一种全方位太阳能转化成无线和有线充电装置

专利查询2022-5-26  1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太阳能转化成无线和有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的现状下,太阳能已经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的利用分为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在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时经常会用到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光伏发电,而太阳能在使用时需要用到一种太阳能转化成无线和有线充电装置。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是固定的,不便于实时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这样在太阳转动时,太阳光无法与太阳能电池板保持垂直,会导致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太阳能的转换。
4.因此,发明一种全方位太阳能转化成无线和有线充电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方位太阳能转化成无线和有线充电装置,通过光敏传感器和光敏电阻对太阳光进行感应,当第一减速电机接收到转动信号时,第一减速电机启动,带动第一涡杆转动,第一涡杆转动使得第一涡轮转动,并在第二支撑杆的连接作用下,驱动固定支架和太阳能电池板在水平方向转动,同理,当第二减速电机接收到转动信号时,第二涡杆转动、第二涡轮、固定支架和太阳能电池板在垂直方向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与太阳光保持垂直,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便于对太阳能进行转换,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方位太阳能转化成无线和有线充电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杆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底座,所述防护底座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防护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防护壳,所述底板顶部另一侧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涡杆,所述第一涡杆的后端与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涡杆,所述第二涡杆的一端与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涡轮顶部的前侧和顶部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涡轮,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有光敏安装板,所述光敏安装板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光敏电阻。
7.优选的,所述防护底座与防护壳之间通过定位槽和定位杆卡合连接,所述定位杆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杆关于防护底座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8.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关于连接杆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9.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v字形,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支架关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的中间位置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光敏传感器的表面由深色光滑材料制成。
11.优选的,所述光敏电阻的数量设置为六个,六个所述光敏电阻分别位于光敏传感器的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上。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通过光敏传感器和光敏电阻对太阳光进行感应,当第一减速电机接收到转动信号时,第一减速电机启动,带动第一涡杆转动,第一涡杆转动使得第一涡轮转动,并在第二支撑杆的连接作用下,驱动固定支架和太阳能电池板在水平方向转动,同理,当第二减速电机接收到转动信号时,第二减速电机启动,带动第二涡杆转动,第二涡杆转动使得第二涡轮转动,并在连接杆的连接作用下,驱动固定支架和太阳能电池板在垂直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跟随太阳运动,使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与太阳光保持垂直,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便于对太阳能进行转换;
14.2、通过蓄电池对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进行存储,在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固定时,将防护壳揭开,将蓄电池放置在防护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举起防护壳,使防护壳底部四个拐角处的定位槽与防护底座顶部四个拐角处的定位杆对齐,将防护壳扣在蓄电池顶部,同时定位杆与定位槽卡合,将防护壳固定在蓄电池的外侧,对蓄电池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敏传感器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壳和防护底座展开立体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底板;2、防护底座;3、定位杆;4、蓄电池;5、防护壳;6、定位槽;7、支撑架;8、第一减速电机;9、第一涡杆;10、支撑座;11、第一涡轮;12、第一支撑杆;13、斜杆;14、第二减速电机;15、第二涡杆;16、第二支撑杆;17、连接杆;18、第二涡轮;19、固定支架;20、太阳能电池板;21、光敏安装板;22、光敏传感器;23、光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全方位太阳能转化成无线和有线充电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杆12和太阳能电池板20,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底座2,所述防护底座2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所述防护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4,所述蓄电池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5,所述防护壳5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防护壳5,所述底板1顶部另一侧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8,所述第一减速电机8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涡杆9,所述第一涡杆9的后端与第一减速电机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涡轮11,所述第一涡轮1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杆13,所述斜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电机14,所述第二减速电机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涡杆15,所述第二涡杆15的一端与第二减速电机1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涡轮11顶部的前侧和顶部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6,所述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杆16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外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涡轮18,所述连接杆17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固定支架19,所述固定支架19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2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光敏安装板21,所述光敏安装板21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光敏传感器22,所述光敏传感器22的外侧设置有光敏电阻23。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底座2与防护壳5之间通过定位槽6和定位杆3卡合连接,所述定位杆3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杆3关于防护底座2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定位杆3和定位槽6,方便将防护壳5固定在防护底座2的顶部,并使防护壳5罩在蓄电池4顶部,对蓄电池4起到防护效果。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杆1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6关于连接杆17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撑杆16对太阳能电池板20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支架19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v字形,所述固定支架19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9关于太阳能电池板20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9的中间位置分别与连接杆17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支架19,保证太阳能电池板20在垂直方向运行时的稳定性。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敏传感器22的表面由深色光滑材料制成,通过深色光滑材料,减少传感器表面反射、漫反射的影响。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敏电阻23的数量设置为六个,六个所述光敏电阻23分别位于光敏传感器22的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上,通过六个上下、左右和前侧设置的光敏电阻23可以对各个方向的太阳光进行感应,使上下两个光敏电阻23始终与太阳光垂直,便于对第一减速电机8和第二减速电机14进行准确控制,使太阳能电池板20始终和太阳光垂直。
30.本实用工作原理: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5,首先,将该太阳能转化成无线和有线充电装置安装在合适的
位置,通过在光敏传感器22外侧上下、左右和前后设置的六个光敏电阻23可以对各个方向的太阳光进行感应光强大小信号大小转换成电阻大小,电阻大小通过电路可以转换成电压大小,光强越强电阻越小则电压越小,光强的差值反映在电压的差值上,在该装置使用过程中,当第一减速电机8接收到转动信号时,第一减速电机8启动,带动第一涡杆9转动,第一涡杆9转动使得第一涡轮11转动,并在第二支撑杆16的连接作用下,驱动固定支架19和太阳能电池板20在水平方向转动,同理,当第二减速电机14接收到转动信号时,第二减速电机14启动,带动第二涡杆15转动,第二涡杆15转动使得第二涡轮18转动,并在连接杆17的连接作用下,驱动固定支架19和太阳能电池板20在垂直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20跟随太阳运动,使太阳能电池板20始终与太阳光保持垂直,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便于对太阳能进行转换;
32.参照说明书附图1-5,将蓄电池4放置在防护底座2顶部的中间位置,通过蓄电池4对太阳能电池板20转化的电能进行存储,举起防护壳5,使防护壳5底部四个拐角处的定位槽6与防护底座2顶部四个拐角处的定位杆3对齐,将防护壳5扣在蓄电池4顶部,同时定位杆3与定位槽6卡合,将防护壳5固定在蓄电池4的外侧,对蓄电池4进行防护。
33.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