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加工用浸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12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板材加工用浸胶装置。


背景技术:

2.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
3.普通板材特点单一,单一形式的板材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因此常需要将多种板材利用胶粘剂做成胶合板,胶合板具有各个板材的优点,其纵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质差异较小,而且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是节约木材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是现有技术中,生产胶合板时大多都是将胶粘剂涂在板材上,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胶粘剂涂抹均匀,容易造成生产出来的胶合板凹凸不平,而且胶粘效果不理想,致使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快速粘胶,可精准控制粘胶厚度,节约资源,使用范围广的一种板材加工用浸胶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材加工用浸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连接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方伸出所述底座连接设有支撑板,所述底座上方对称连接设有固定板,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设有浸胶盒,所述浸胶盒两侧连接设有t形滑条,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匹配所述t形滑条的t形滑槽,所述支撑板中心转动连接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伸出所述支撑板连接设有l形转杆,所述支撑板上方对称设有匹配所述l形转杆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上连接设有强力磁铁一,所述l形转杆上连接设有匹配所述强力磁铁一的强力磁铁二,所述连接柱下端伸出所述支撑板连接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内上下两侧转动连接设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垂直设置,所述调节板内四角处连接设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螺杆两端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一端伸出所述调节板连接设有电机,所述调节板侧壁上连接设有匹配所述电机的电机架,所述螺杆两端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杆上对称螺纹连接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下端连接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下端伸出所述调节板连接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下端连接设有l形固定条,所述支撑条下端位于所述l形固定条上方连接设有定位板,所述底座上方两侧连接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端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定位杆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定位杆上连接设有定位装置。
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浸胶盒通过t形滑条在t形滑槽内移动实现拆装,易于操作,且放置稳定,限位条可限制l形转杆的转动角度,同时强力磁铁一配合强力磁铁二又可将其固定,便于进行浸胶操作,电机可控制支撑条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多种大小的板材,增加装置的适用范围,螺杆上螺纹方向相反,可保证板材的中心始终位于调节板中心,进而保证浸胶位置的准确性,定位板可限制板材的高度,便于通过计算板材需要下降
的高度来调节定位装置的高度,进而精准控制板材的浸胶厚度,通过浸胶可保证粘胶的均匀性,也可避免浪费胶粘剂。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设于所述底座内中心的气泵,所述底座内位于所述气泵两侧对称连接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下两端均通过气管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气缸内连接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方连接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通过控制气泵实现板材的升降,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且省时省力,对称设置的气缸有同一气泵同步控制,可防止支撑板升降过程中倾斜,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l形转杆远离所述连接柱一端连接设有防滑套,便于转动l形转杆。
9.进一步的,所述l形固定条内侧连接设有橡胶垫一,所述橡胶垫一上连接设有防滑凸起,橡胶垫一以及防滑凸起可增加l形固定条的固定效果,同时也可防止l形固定条损坏板材。
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定位杆上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为匹配所述定位杆的弧形,所述夹持板内侧连接设有橡胶垫二,所述夹持板两侧连接设有固定块,位于所述定位杆同侧的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利用螺栓调节两个固定块之间的距离,操作简单且固定牢靠。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板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如图所示:1、底座;2、支撑板;3、固定板;4、浸胶盒;5、t形滑条;6、t形滑槽;7、连接柱;8、l形转杆;9、限位条;10、强力磁铁一;11、强力磁铁二;12、调节板;13、螺杆;14、连接板;15、电机;16、电机架;17、螺纹块;18、连接条;19、支撑条;20、l形固定条;21、定位板;22、定位杆;23、气泵;24、气缸;25、活塞;26、升降杆;27、防滑套;28、橡胶垫一;29、夹持板;30、橡胶垫二;31、固定块;3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结合附图1-4所示,一种板材加工用浸胶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连接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方伸出所述底座1连接设有支撑板2,所述底座1上方对称连接设有固定板3,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固定板3之间连接设有浸胶盒4,所述浸胶盒4两侧连接设有t形滑条5,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匹配所述t形滑条5的t形滑槽6,所述支撑板2中心转动连接设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上端伸出所述支撑板2连接设有l形转杆8,所述支撑板2上方对称设有匹配所述l形转杆8的限位条9,所述限位条9上连接设有强力磁铁一10,所述l形转杆8上连接设有匹配所述强力磁铁一10的强力磁铁二11,所述连接柱7下端伸出所述支撑板2连接设有调节板12,所述调节板12内上下两侧转动连接设有螺杆13,两个所述螺杆13垂直设置,所述调节板12内四角处连接设有连接板14,两个所述螺杆13两端与所述连接板14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3一端伸出所述调节板12连接设有电机15,所述调节板12侧壁上连接设
有匹配所述电机15的电机架16,所述螺杆13两端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杆13上对称螺纹连接设有螺纹块17,所述螺纹块17下端连接设有连接条18,所述连接条18下端伸出所述调节板12连接设有支撑条19,所述支撑条19下端连接设有l形固定条20,所述支撑条19下端位于所述l形固定条20上方连接设有定位板21,所述底座1上方两侧连接设有定位杆22,所述定位杆22上端穿过所述支撑板2,所述定位杆22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定位杆22上连接设有定位装置。
18.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设于所述底座1内中心的气泵23,所述底座1内位于所述气泵23两侧对称连接设有气缸24,所述气缸24上下两端均通过气管与所述气泵23连接,所述气缸24内连接设有活塞25,所述活塞25上方连接设有升降杆26,所述升降杆26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连接。所述l形转杆8远离所述连接柱7一端连接设有防滑套27。所述l形固定条20内侧连接设有橡胶垫一28,所述橡胶垫一28上连接设有防滑凸起。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定位杆22上的夹持板29,所述夹持板29为匹配所述定位杆22的弧形,所述夹持板29内侧连接设有橡胶垫二30,所述夹持板29两侧连接设有固定块31,位于所述定位杆22同侧的所述固定块31通过螺栓32固定连接。
19.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将需要浸胶的板材放置在l形固定条20之间,打开电机15,电机15带动螺杆13转动,进而带动螺纹块17互相靠近移动,直至螺纹块17通过连接条18带动支撑条19和l形固定条20移动至与板材四角接触并将板材固定,同时控制板材上表面与定位板21相接触,转动l形转杆8,l形转杆8通过连接柱7带动调节板12转动,进而带动板材转动,将l形转杆8转动180
°
后,此时强力磁铁一10和强力磁铁二11相互吸引将l形转杆8固定,若转动过程中板材未掉落或晃动,说明板材固定成功,将t形滑条5推入t形滑槽6,进而将装好胶粘剂的浸胶盒4放置在底座1上方中心处,根据胶粘剂上表面的高度和板材需要浸胶的厚度,计算板材需要下降的距离,也是支撑板2下降的距离,拧松螺栓32,观察刻度线,使夹持板29在定位杆22上滑动至合适的高度后拧紧螺栓32,将夹持板29固定,控制气泵23,使气缸24内的活塞25带动升降杆2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板2向下移动,待支撑板2移动至与夹持板29接触,此时板材浸在胶粘剂中的厚度即为合适的厚度,继续控制气泵23,使支撑板2向上移动,将板材取出即可。
2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