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流量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电磁流量计。
背景技术:
2.电磁流量计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根据导电流体通过外加磁场时感生的电动势来测量导电流体流量的一种仪器,其结构主要由磁路系统、测量导管、电极、外壳、衬里和转换器等部分组成。
3.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2309148.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电磁流量计,在使用该过程中发现,该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电磁流量计的角度调节问题,但是电磁流量计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电磁流量计是直接暴露在外界工作,一旦电磁流量计受到外物撞击,将造成电磁流量计的检测不准确,降低生产统计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了防护性的角度可调的电磁流量计。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电磁流量计,包括固定座、圆盘、环形滑块、电磁流量计本体、防护机构和驱动机构,固定座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环形滑槽,圆盘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滑块,环形滑块在环形滑槽中滑动安装,电磁流量计本体安装在圆盘的顶端,驱动机构安装在圆盘的底端,用于圆盘的转动;
6.防护机构包括一号支板、二号支板、转轴、蜗轮、一号立板、二号立板、蜗杆、转把、竖板、横板和观察窗,一号支板和二号支板的底端均连接固定座的顶端,一号支板和二号支板均在圆盘的右侧,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一号支板和二号支板之间,转轴的前端延伸至二号支板的前侧并且连接蜗轮的后端,一号立板和二号立板的底端均连接固定座的顶端,一号立板和二号立板均在二号支板的前侧,蜗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一号立板的右端转动连接,蜗杆的右端延伸至二号立板的右侧并且连接转把的左端,竖板在一号支板和二号支板之间安装在转轴上,横板的底端连接竖板的顶端,竖板上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上设置有观察窗;通过驱动机构使圆盘在环形滑块的配合下进行转动,从而使圆盘带动电磁流量计本体进行角度的调整,调整完毕后,正向转动转把,从而使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使蜗轮在一号支板和二号支板的配合下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转轴带动竖板进行逆时针的转动,从而使横板远离竖板的一端经过逆时针转动与固定座的顶端接触,竖板、横板和固定座之间形成保护腔,电磁流量计本体在保护腔中,当工作人员需要读取数据时,通过观察窗进行读取即可,提高了防护性。
7.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轴、一号锥轮、二号锥轮、传动轴和一号把手,转动轴的顶端连接圆盘的底端,一号锥轮安装在转动轴的底端,传动轴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圆形凹槽的右端转动连接,传动轴的左端延伸至固定座的左侧并且连接一号把手的右端,二号锥轮
在圆形凹槽中安装在传动轴上,一号锥轮与二号锥轮啮合;转动一号把手,使传动轴在圆形凹槽中带动二号锥轮转动,从而使一号锥轮通过转动轴在环形滑块的配合下带动圆盘转动,从而使圆盘带动电磁流量计本体进行角度的调整,提高便利性。
8.优选的,还包括两组伸缩杆、两组弹簧和圆环,两组伸缩杆和两组弹簧的右端均连接固定座的左端,两组伸缩杆和两组弹簧的左端均连接圆环的右端,两组弹簧分别套装在两组伸缩杆的外侧,传动轴在两组弹簧之间,圆环套装在传动轴的外侧,圆环的左端顶紧一号把手的右端;需要转动一号把手时,将圆环向右按压,从而使一号把手转动,当不需要转动时,松开圆环,使圆环分别在两组伸缩杆和两组弹簧的配合下向左移动,从而使圆环的左端顶紧一号把手的右端,提高稳定性。
9.优选的,还包括多组凸块,多组凸块均安装在圆环的左端;圆环通过多组凸块顶紧一号把手的右端,使一号把手无法转动,提高了稳定性。
10.优选的,还包括灯泡,灯泡安装在圆盘的顶端,灯泡在电磁流量计本体的左侧;当需要对电磁流量计本体进行读数时,打开灯泡,提高读数的准确性。
11.优选的,还包括两组二号把手,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二号把手;通过两组二号把手对固定座进行搬运,提高便捷性。
12.优选的,还包括两组把套,两组把套分别套装在两组二号把手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驱动机构使圆盘在环形滑块的配合下进行转动,从而使圆盘带动电磁流量计本体进行角度的调整,调整完毕后,正向转动转把,从而使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使蜗轮在一号支板和二号支板的配合下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转轴带动竖板进行逆时针的转动,从而使横板远离竖板的一端经过逆时针转动与固定座的顶端接触,竖板、横板和固定座之间形成保护腔,电磁流量计本体在保护腔中,当工作人员需要读取数据时,通过观察窗进行读取即可,提高了防护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图3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标记:1、固定座;2、圆盘;3、环形滑块;4、本体;5、一号支板;6、二号支板;7、转轴;8、蜗轮;9、一号立板;10、二号立板;11、蜗杆;12、转把;13、竖板;14、横板;15、观察窗;16、转动轴;17、一号锥轮;18、二号锥轮;19、传动轴;20、一号把手;21、伸缩杆;22、弹簧;23、圆环;24、凸块;25、灯泡;26、二号把手;27、把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实施例1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电磁流量计,包括固定座1、圆盘2、环形滑块3、电磁流量计本体4、一号支板5、二号支板6、转轴7、蜗轮8、一号立板9、二号立板10、蜗杆11、转把12、竖板13、横板14、观察窗15、转动轴16、一号锥轮17、二号锥轮18、传动轴19、一号把手20、两组伸缩杆21、两组弹簧22和圆环23,固定座1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环形滑槽,圆盘2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滑块3,环形滑块3在环形滑槽中滑动安装,电磁流量计本体4安装在圆盘2的顶端,一号支板5和二号支板6的底端均连接固定座1的顶端,一号支板5和二号支板6均在圆盘2的右侧,转轴7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一号支板5和二号支板6之间,转轴7的前端延伸至二号支板6的前侧并且连接蜗轮8的后端,一号立板9和二号立板10的底端均连接固定座1的顶端,一号立板9和二号立板10均在二号支板6的前侧,蜗杆11的右端通过轴承与一号立板9的右端转动连接,蜗杆11的右端延伸至二号立板10的右侧并且连接转把12的左端,竖板13在一号支板5和二号支板6之间安装在转轴7上,横板14的底端连接竖板13的顶端,竖板13上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上设置有观察窗15,转动轴16的顶端连接圆盘2的底端,一号锥轮17安装在转动轴16的底端,传动轴19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圆形凹槽的右端转动连接,传动轴19的左端延伸至固定座1的左侧并且连接一号把手20的右端,二号锥轮18在圆形凹槽中安装在传动轴19上,一号锥轮17与二号锥轮18啮合,两组伸缩杆21和两组弹簧22的右端均连接固定座1的左端,两组伸缩杆21和两组弹簧22的左端均连接圆环23的右端,两组弹簧22分别套装在两组伸缩杆21的外侧,传动轴19在两组弹簧22之间,圆环23套装在传动轴19的外侧,圆环23的左端顶紧一号把手20的右端;需要转动一号把手20时,将圆环23向右按压,转动一号把手20,从而使传动轴19在圆形凹槽中带动二号锥轮18转动,从而使一号锥轮17通过转动轴16在环形滑块3的配合下带动圆盘2转动,从而使圆盘2带动电磁流量计本体4进行角度的调整,调整完毕后,松开圆环23,使圆环23分别在两组伸缩杆21和两组弹簧22的配合下向左移动,从而使圆环23的左端顶紧一号把手20的右端,提高稳定性,正向转动转把12,从而使蜗杆11带动蜗轮8转动,从而使蜗轮8在一号支板5和二号支板6的配合下带动转轴7转动,从而使转轴7带动竖板13进行逆时针的转动,从而使横板14远离竖板13的一端经过逆时针转动与固定座1的顶端接触,竖板13、横板14和固定座1之间形成保护腔,电磁流量计本体4在保护腔中,当工作人员需要读取数据时,通过观察窗15进行读取即可,提高了防护性。
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电磁流量计,其在工作时,安装时,分别通过两组把套27握紧二号把手26,安装完毕后,需要转动一号把手20时,将圆环23向右按压,转动一号把手20,从而使传动轴19在圆形凹槽中带动二号锥轮18转动,从而使一号锥轮17通过转动轴16在环形滑块3的配合下带动圆盘2转动,从而使圆盘2带动电磁流量计本体4进行角度的调整,调整完毕后,松开圆环23,使圆环23分别在两组伸缩杆21和两组弹簧22的配合下向左移动,从而使圆环23的左端顶紧一号把手20的右端,提高稳定性,正向转动转把12,从而使蜗杆11带动蜗轮8转动,从而使蜗轮8在一号支板5和二号支板6的配合下带动转轴7转动,从而使转轴7带动竖板13进行逆时针的转动,从而使横板14远离竖板13的一端经过逆时针转动与固定座1的顶端接触,竖板13、横板14和固定座1之间形成保护腔,电磁流量计本体4在保护腔中,当工作人员需要读取数据时,打开灯泡25,通过观察窗15进行读取即可。
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电磁流量计,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
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电磁流量计的电磁流量计本体4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25.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