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钴源辐照装置的钴源辨识的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5  1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辐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钴源辐照装置的钴源辨识的源模块。


背景技术:

2.bft型钴源辐照装置配套钴源架模块为“子弹夹”式,即每个源模块通常由真钴源棒和(或)模拟假源棒(材质为不锈钢)紧密排列组成(因为源架盛装钴源棒数量较多,而通常不可能全是真钴源棒,必须有模拟假源棒占据相应位置,同时达到源架配重的目的)。盛装源棒时,需要取下源模块至贮源水井中的倒装源平台进行操作,操作流程大致为取下源模块-打开源模块-依次取出模拟假源棒(位置调整或退役时,取出真钴源棒)-增加真钴源棒-关闭源模块-返回源架。
3.然而,根据原设计盛装钴源模块,需要每次依次取放每枚钴源棒,并单独进行水下摄像识别,操作过程非常复杂,且容易混淆钴源棒的位置编号(无实物编号,仅靠人工记数),钴源辨识过程中,对水下摄像系统对焦、观察、记数和记录人员要求较高,录像记录数据庞大,不方便统计,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钴源辐照装置的钴源辨识的源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钴源辐照装置的钴源辨识的源模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后端设置有活动轴,所述第二框架的上端设置有模块卡扣,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旋转卡扣,所述主体的内部位于旋转卡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8.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主体的内部位于第三凹槽的右侧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快,所述固定快关于第四凹槽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更加稳定的安装源棒。
9.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外侧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关于第一框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框架与第四限位块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框架可转动的功能。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框架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内部设置有绳索,方便将第一框架抬起。
11.优选的,所述活动轴关于第二框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的内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关于第二框架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关于第二框架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框架的内部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采用v型结构设计,所述第六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关于第六凹槽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模块卡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更加方便拍摄钴源棒端面的标号数字或文字。
12.优选的,所述旋转卡扣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旋转卡扣与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更加稳定的将第一框架进行固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用于钴源辐照装置的钴源辨识的源模块,通过长杆工具将第二框架上的圆环勾住,让第一框架处于竖直状态下,通过第二框架上端的开口可拍摄所有钴源棒端面的标号数字或文字,方便快捷,大大增加了实用性。
15.2、该用于钴源辐照装置的钴源辨识的源模块,如果钴源棒有颠倒情况,利用长杆工具勾住第二框架下端中间处的圆环,钴源辨识的第二框架下端即可竖直,即可从第二框架下端开口处拍摄所有钴源棒端面的标号数字或文字,不用在水下对钴源棒进行拍摄与记录,大大增加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框架立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凹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框架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主体;2、第一凹槽;3、隔板;4、第一框架;5、第一限位块;6、第一转轴;7、第一圆孔;8、绳索;9、第二凹槽;10、第一连接块;11、活动轴;12、第二框架;13、圆环;14、第六凹槽;15、第二连接块;16、开口;17、第三限位块;18、模块卡扣;19、第一螺栓;20、第四限位块;21、第三凹槽;22、第四凹槽;23、固定快;25、旋转卡扣;26、第二螺栓;27、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钴源辐照装置的钴源辨识的源模块,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框架4,第一框架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9,第一框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第一限位块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6,第二凹槽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框架12,
第二框架12的后端设置有活动轴11,第二框架12的上端设置有模块卡扣18,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旋转卡扣25,主体1的内部位于旋转卡扣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7;
25.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21,主体1的内部位于第三凹槽21的右侧开设有第四凹槽22,第四凹槽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快23,固定快23关于第四凹槽22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更加稳定的安装源棒,隔板3的外侧位于第一凹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块20,第一限位块5关于第一框架4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4与第四限位块20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框架4可转动的功能;
26.第二凹槽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0,第一框架4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圆孔7,第一圆孔7的内部设置有绳索8,方便将第一框架4抬起,活动轴11关于第二框架12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框架12与第一框架4通过活动轴11活动连接,第二框架12的内部开设有开口16,开口16关于第二框架12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框架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环13,圆环13关于第二框架12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框架12的内部设有第六凹槽14,第六凹槽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5,第二连接块15采用v型结构设计,第六凹槽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17,第三限位块17关于第六凹槽14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模块卡扣1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19,更加方便的拍摄钴源棒端面的标号数字或文字,旋转卡扣2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26,旋转卡扣25与第二限位块27通过第二螺栓26可拆卸连接,更加稳定的将第一框架4进行固定。
27.工作原理:首先,第一框架4通过第一转轴6处于水平状态下,再将旋转卡扣25旋转,将第一框架4进行固定,再将源模块安装在第二连接块15上,再通过模块卡扣18的转动,将源模块进行固定,再将旋转卡扣25进行转动,利用长杆工具勾住第二框架12上端中间处的圆环13,通过上端的开口16对钴源棒端面的标号数字或文字进行拍摄,如果钴源棒有颠倒情况,利用长杆工具勾住第二框架12下端中间处的圆环13,钴源辨识的源模块即可竖直,即可从第二框架12下端开口16拍摄所有钴源棒端面的标号数字或文字,大大增加了实用性和功能性。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