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砂轮打磨机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砂轮是刚玉、碳化硅等原材料热压成型后,经过冷却、打磨等处理工序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磨具。为了使制作的砂轮具有特定的形状,需要对砂轮进行打磨。
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10774175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砂轮打磨工具,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箱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内部安装有调速电机,调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箱体内部的转轴,转轴远离调速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实现了对砂轮进行多个方位进行打磨的功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砂轮打磨工具在对砂轮进行打磨时,砂轮磨除的粉尘会四处飞散,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粉尘飘散的情况发生,本技术提供一种砂轮打磨机用除尘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砂轮打磨机用除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砂轮打磨机用除尘装置,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外筒和内筒,内筒安装在外筒内部,内筒的内壁围成了内腔,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围成了外腔,内筒的侧部设有若干连通于内腔和外腔的滤尘孔;外筒上设有连通于内腔的吸尘罩和连通于外腔的风机;内筒的下侧设有排尘槽,外筒的下侧设有插接槽,插接槽内插接有收集盒,收集盒的盒口朝上并对应于排尘槽,且收集盒的上端抵触于内筒的外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风机的作用下,砂轮在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将通过吸尘罩进入到内腔内,空气将穿过滤尘孔并通过风机排出到外筒外,粉尘将沿着内腔的内壁下滑穿过排尘槽并落入到收集盒内,实现了对粉尘的收集,减少了粉尘飘散的情况发生;将收集盒从插接槽内滑出,即可对收集盒内的粉尘进行清理。
8.可选的,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与内筒呈同轴线设置,转轴上设有抵触于内筒内壁的刮板,转轴的一端穿出到外筒的外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转轴穿出到外筒外的一端,即可使得刮板旋转刮除附着在内筒内壁上的粉尘,被刮除的粉尘将穿过排尘槽并落入到收集盒内,提高了对粉尘的收集效果,且使得滤尘孔不易被粉尘堵塞。
10.可选的,所述内筒的内部设有用于封闭排尘槽的封闭板,封闭板通过弹簧连接于排尘槽的槽壁,封闭板位于刮板的旋转轨迹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需清理内筒内壁上的粉尘时,弹簧将促使封闭板封闭于排尘槽,使得收集盒内的粉尘不易通过排尘槽进入到内腔内;当旋转转轴,使得转轴带动刮板旋转刮除附着在内筒内壁上的粉尘时,刮板将推动封闭板运动,使得排尘槽露出,以
便被刮板刮除的粉尘通过排尘槽排出。
12.可选的,所述刮板上设有用于推动封闭板旋转的推杆。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板的旋转过程中,推杆将推动封闭板运动,使得排尘槽露出,故被刮板刮除的粉尘将不易被刮板压在封闭板上,方便了粉尘的清理。
14.可选的,所述外筒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封闭盘,封闭盘朝向外筒内部的一侧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外壁螺纹配合于外筒的内壁;内筒的两端均呈敞口设置,内筒的一端插接在限位环内,内筒的另一端抵触于外筒内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盘实现了对内筒的限位固定;当旋转封闭盘,使得限位环从外筒内侧脱离后,即可将内筒从限位环内取出,方便了内筒的清理或更换。
16.可选的,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环,内筒远离于限位环的一端插接在固定环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内筒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外筒上螺纹配合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穿设于固定环,内筒的外壁上设有供第一螺栓嵌设的嵌设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能够旋转嵌入到嵌设槽内,提高了内筒的稳定性,且实现了对内筒的定位,保证了内筒的排尘槽能够准确对应于收集盒的盒口。
20.可选的,所述外筒上螺纹配合有用于抵紧收集盒侧部外壁的第二螺栓。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栓能够将收集盒抵紧固定在插接槽内,提高了收集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表示外筒、内筒和吸尘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外筒和内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外筒;11、外腔;12、风机;13、开口;14、封闭盘;141、限位环;15、固定环;151、第一螺栓;16、转轴;161、连接杆;162、刮板;17、插接槽;18、收集盒;19、第二螺栓;2、内筒;21、内腔;22、滤尘孔;23、排尘槽;24、封闭板;241、滑块;242、弹簧;243、推杆;3、吸尘罩;4、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砂轮打磨机用除尘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砂轮打磨机用除尘装置,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外筒1和内筒2,外筒1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支撑脚4;内筒2的两端均呈敞口设置,内筒2安装在外筒1内部,内筒2的内壁围成了内腔21,内筒2的外壁与外筒1的内壁围成了外腔11,内筒2的侧部设有若干连通于内腔21和外腔11的滤尘孔22;外筒1上安装有连通于内腔21的吸尘罩3和连通于外腔11的风机12。在风机12的作用下,砂轮在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将通过吸尘罩3进入到内腔21内,空气将穿过滤尘孔22并通过风机12排出到外筒1外,粉尘将堆积在内腔21内。
28.外筒1远离于吸尘罩3的一端设有开口13,开口13处设有封闭盘14,封闭盘14贴合
于外筒1的端部,使得开口13被封闭;封闭盘14朝向外筒1内部的一侧设有限位环141,限位环141的外壁螺纹配合于外筒1的内壁,保证了封闭盘14的稳定性。
29.内筒2的一端插接在限位环141内,内筒2的另一端套设有固定环15,固定环15固定在外筒1的端部内壁上,实现了对内筒2的稳定安装;当旋转封闭盘14,使得限位环141从外筒1内侧脱离后,即可将内筒2从限位环141内取出,方便了内筒2的清理或更换。
30.外筒1上螺纹配合有第一螺栓151,第一螺栓151穿设于固定环15,内筒2的外壁上设有嵌设槽,第一螺栓151能够旋转嵌入到嵌设槽内,使得内筒2被限位固定在固定环15内,提高了内筒2的稳定性。
31.外筒1的端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与内筒2呈同轴线设置,转轴16上通过连接杆161连接有抵触于内筒2内壁的刮板162,转轴16的一端穿出到外筒1的外侧。旋转转轴16穿出到外筒1外的一端,即可使得刮板162旋转刮除附着在内筒2内壁上的粉尘,被刮除的粉尘将堆积在内筒2的底部内壁上。
32.如图2和图3所示,内筒2的下侧设有排尘槽23,外筒1的下侧设有插接槽17,插接槽17内插接有收集盒18,收集盒18的盒口朝上并对应于排尘槽23,堆积在内筒2底部的粉尘将穿过排尘槽23并落入到收集盒18内,将收集盒18从插接槽17内取出,即可对收集盒18内的粉尘进清理。
33.收集盒18的上端抵触于内筒2的外壁,使得穿过排尘槽23的粉尘不易进入到外腔11内;外筒1上螺纹配合有第二螺栓19,第二螺栓19能够抵紧于收集盒18的侧部外壁,使得收集盒18被限位固定在插接槽17内,提高了收集盒18在收集粉尘时的稳定性。
34.内筒2的内部设有封闭板24,封闭板24上固定有位于内筒2内部的推杆243和滑动嵌设在排尘槽23内的滑块241,滑块241通过弹簧242连接于排尘槽23的槽壁,封闭板24位于刮板162的旋转轨迹上。当无需清理内筒2内壁上的粉尘时,弹簧242将促使封闭板24封闭于排尘槽23,使得收集盒18内的粉尘不易通过排尘槽23进入到内腔21内;当旋转转轴16,使得转轴16带动刮板162旋转刮除附着在内筒2内壁上的粉尘时,刮板162将通过推杆243推动封闭板24运动,使得排尘槽23露出,被刮板162刮除的粉尘将通过排尘槽23排出,从而方便了粉尘的清理和收集。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砂轮打磨机用除尘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风机12的作用下,砂轮在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将通过吸尘罩3进入到内腔21内,空气将穿过滤尘孔22并通过风机12排出到外筒1外,粉尘将堆积在内腔21内。
36.旋转转轴16穿出到外筒1外的一端,即可使得刮板162旋转刮除附着在内筒2内壁上的粉尘,且刮板162将通过推杆243推动封闭板24运动,使得排尘槽23露出,被刮板162刮除的粉尘将通过排尘槽23排出,从而方便了粉尘的清理和收集。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