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5  129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目前锂电池隔膜上的涂层功能单一,不具备很好的隔热耐腐的保护性能,且在受到碰撞时容易造成隔膜的损坏,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强度,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隔膜上的涂层功能单一,不具备很好的隔热耐腐的保护性能,且在受到碰撞时容易造成隔膜的损坏,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强度,容易发生危险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包括多孔膜基体、聚合物涂层、表面处理层、缓冲保护层、阻隔屏蔽层、绝缘保护层和耐高温防护层,所述聚合物涂层涂设在多孔膜基体的下侧,所述表面处理层涂覆在多孔膜基体的上侧,所述缓冲保护层粘接在表面处理层的上侧,所述阻隔屏蔽层粘接在缓冲保护层的上侧,所述绝缘保护层粘接在阻隔屏蔽层的上侧,所述耐高温防护层粘接在绝缘保护层的上侧;
7.所述绝缘保护层的上侧和耐高温防护层的下侧均一体连接有多个加强凸齿,所述绝缘保护层和耐高温防护层之间通过胶粘剂粘接。
8.优选的,所述聚合物涂层具体为大孔隙率聚合物涂层。
9.优选的,所述多孔膜基体具体为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
10.优选的,所述表面处理层具体为纳米纤维表面处理层。
11.优选的,所述缓冲保护层具体为弹性橡胶颗粒层。
12.优选的,所述阻隔屏蔽层具体为氧化硅阻隔屏蔽层。
13.优选的,所述绝缘保护层具体为陶瓷微粒绝缘层,且陶瓷微粒的粒径为0.2~0.8μm。
14.优选的,所述耐高温防护层具体为三氧化二铝耐高温防护层。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通过设有的多孔膜基体、聚合物涂层、表面处理层、缓冲保护层、阻隔屏蔽层、绝缘保护层和耐高温防护层,聚合物涂层具体为大孔隙
率聚合物涂层,能够保证电池隔膜的透气性能,多孔膜基体具体为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保证了模体的使用质量,表面处理层具体为纳米纤维表面处理层,对多孔膜基体的表面保护性好,缓冲保护层具体为弹性橡胶颗粒层,使得整个隔膜具有很好的缓冲保护性能,有效避免外部撞击容易造成整个隔膜损坏影响使用寿命造成危险的问题,阻隔屏蔽层具体为氧化硅阻隔屏蔽层,对整个隔膜具有很好的屏蔽保护功能,绝缘保护层具体为陶瓷微粒绝缘层,能够使得整个隔膜具有很好的绝缘保护性能,耐高温防护层具体为三氧化二铝耐高温防护层,进一步提升了隔膜的耐高温隔热性能,使得整个隔膜的保护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保证了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7.2、该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通过设有的加强凸齿和胶粘剂,使得绝缘保护层和耐高温防护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了连接结构的稳固性。
18.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使得整个隔膜的保护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保证了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a 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多孔膜基体、2聚合物涂层、3表面处理层、4缓冲保护层、5阻隔屏蔽层、6绝缘保护层、7耐高温防护层、8加强凸齿、9 胶粘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参照图1-2,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包括多孔膜基体1、聚合物涂层2、表面处理层3、缓冲保护层4、阻隔屏蔽层5、绝缘保护层6和耐高温防护层7,聚合物涂层2涂设在多孔膜基体1 的下侧,表面处理层3涂覆在多孔膜基体1的上侧,缓冲保护层4粘接在表面处理层3的上侧,阻隔屏蔽层5粘接在缓冲保护层4的上侧,绝缘保护层6粘接在阻隔屏蔽层5的上侧,耐高温防护层7粘接在绝缘保护层6的上侧;
25.绝缘保护层6的上侧和耐高温防护层7的下侧均一体连接有多个加强凸齿8,绝缘保护层6和耐高温防护层7之间通过胶粘剂9粘接。
26.聚合物涂层2具体为大孔隙率聚合物涂层。
27.多孔膜基体1具体为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
28.表面处理层3具体为纳米纤维表面处理层。
29.缓冲保护层4具体为弹性橡胶颗粒层。
30.阻隔屏蔽层5具体为氧化硅阻隔屏蔽层。
31.绝缘保护层6具体为陶瓷微粒绝缘层,且陶瓷微粒的粒径为 0.2~0.8μm。
32.耐高温防护层7具体为三氧化二铝耐高温防护层。
33.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设有的多孔膜基体1、聚合物涂层2、表面处理层3、缓冲保护层4、阻隔屏蔽层5、绝缘保护层6和耐高温防护层7,聚合物涂层2具体为大孔隙率聚合物涂层,能够保证电池隔膜的透气性能,多孔膜基体1具体为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保证了模体的使用质量,表面处理层3具体为纳米纤维表面处理层,对多孔膜基体1的表面保护性好,缓冲保护层4具体为弹性橡胶颗粒层,使得整个隔膜具有很好的缓冲保护性能,有效避免外部撞击容易造成整个隔膜损坏影响使用寿命造成危险的问题,阻隔屏蔽层5 具体为氧化硅阻隔屏蔽层,对整个隔膜具有很好的屏蔽保护功能,绝缘保护层6具体为陶瓷微粒绝缘层,能够使得整个隔膜具有很好的绝缘保护性能,耐高温防护层7具体为三氧化二铝耐高温防护层,进一步提升了隔膜的耐高温隔热性能,使得整个隔膜的保护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保证了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通过设有的加强凸齿8和胶粘剂9,使得绝缘保护层6和耐高温防护层7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了连接结构的稳固性。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包括多孔膜基体(1)、聚合物涂层(2)、表面处理层(3)、缓冲保护层(4)、阻隔屏蔽层(5)、绝缘保护层(6)和耐高温防护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涂层(2)涂设在多孔膜基体(1)的下侧,所述表面处理层(3)涂覆在多孔膜基体(1)的上侧,所述缓冲保护层(4)粘接在表面处理层(3)的上侧,所述阻隔屏蔽层(5)粘接在缓冲保护层(4)的上侧,所述绝缘保护层(6)粘接在阻隔屏蔽层(5)的上侧,所述耐高温防护层(7)粘接在绝缘保护层(6)的上侧;所述绝缘保护层(6)的上侧和耐高温防护层(7)的下侧均一体连接有多个加强凸齿(8),所述绝缘保护层(6)和耐高温防护层(7)之间通过胶粘剂(9)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涂层(2)具体为大孔隙率聚合物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膜基体(1)具体为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层(3)具体为纳米纤维表面处理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保护层(4)具体为弹性橡胶颗粒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屏蔽层(5)具体为氧化硅阻隔屏蔽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层(6)具体为陶瓷微粒绝缘层,且陶瓷微粒的粒径为0.2~0.8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防护层(7)具体为三氧化二铝耐高温防护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结构,包括多孔膜基体、聚合物涂层、表面处理层、缓冲保护层、阻隔屏蔽层、绝缘保护层和耐高温防护层,聚合物涂层涂设在多孔膜基体的下侧,表面处理层涂覆在多孔膜基体的上侧,缓冲保护层粘接在表面处理层的上侧,阻隔屏蔽层粘接在缓冲保护层的上侧,绝缘保护层粘接在阻隔屏蔽层的上侧,耐高温防护层粘接在绝缘保护层的上侧;绝缘保护层的上侧和耐高温防护层的下侧均一体连接有多个加强凸齿,绝缘保护层和耐高温防护层之间通过胶粘剂粘接。本实用新型使得整个隔膜的保护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保证了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炎 巫杨 刘亚兵 刘雪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亿特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