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位卡簧、制动卡钳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摩擦块总成是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由摩擦块、消音片、背板等零部件组成,并活动连接在制动卡钳上。制动卡钳受制动液压力后,活塞推动摩擦块压紧制动盘产生摩擦力,制动盘将摩擦阻力传递至轴承,再通过车轮螺栓传递至轮胎,成为轮胎滚动的阻力,从而实现制动刹车的功能。
3.现有技术中,在松开制动盘踏板后,摩擦块在活塞轴向方向处于无约束状态,不能在第一时间与制动盘脱离接触,只能依靠制动盘的跳动将摩擦块弹回,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制动盘敲击力小而摩擦块不能脱离制动盘,即摩擦块回位不良。从而大大缩短了摩擦块的使用寿命,且增加了车辆油耗。
4.cn 210290562 u中公开了一种制动卡钳用回位装置,该回位装置包括用于对摩擦片提供支撑,且可对摩擦片提供使其进行回位的弹性作用力的回位弹簧,回位弹簧设置于摩擦片上。该制动卡钳用回位装置,具有支撑和回位功能,可以满足摩擦片的回位要求,降低拖滞,节省空间,方便布置。但该回位弹簧的安装空间有限,使得回位力的调整范围小,且该回位弹簧的模具成型复杂,不利于实际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回位卡簧,以解决现有制动卡钳的摩擦块回位不良,使制动卡钳的拖滞力矩增大,导致摩擦块的使用寿命缩短和增加车辆油耗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卡钳,以解决现有制动卡钳用回位装置中的回位卡簧存在安装空间有限,使得回位力的调整范围小的问题,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回位卡簧,包括卡簧本体,其具有连接段,连接段的两端形成有回位段,两个回位段的端部均形成有插接段;
8.两个所述插接段分别用于与制动卡钳的两个背板相连。
9.优选的,所述回位段为s型构造,所述插接段为l型构造。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动卡钳,包括两个摩擦块、两个卡簧片和两个背板,两个所述摩擦块的一端同时与其中一个所述卡簧片相连,另一端同时与另一个所述卡簧片相连;
11.两个所述背板分别与两个摩擦块相连;
12.两个所述背板通过回位卡簧相连,所述回位卡簧采用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位卡簧。
13.优选的,两个所述背板上均设有相互对应的插接孔,两个所述插接段的两端分别
插接在所述插接孔中,使回位卡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背板上。
14.优选的,两个所述插接段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h1,两个所述插接孔之间的距离为h2,则h1与h2之间的差值在0.2mm~0.5mm之间。
15.优选的,所述插接段的折弯角度为92
°
~94
°
。
16.优选的,所述回位卡簧位于所述背板的上方。
17.优选的,所述回位卡簧包括两个,且相互对称的插接在所述背板的插接孔中。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卡钳。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位卡簧,通过设置回位段和用于与制动卡钳的两个背板相连的插接段,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松开制动盘踏板后,回位卡簧提供回位作用力,使得制动卡钳的摩擦块脱离与制动盘的接触,从而降低了制动卡钳的拖滞力矩,延长了摩擦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辆的油耗,且回位卡簧具有结构简单、易成型、通用性强和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制动卡钳的摩擦块回位不良,使得制动卡钳的拖滞力矩增大,导致摩擦块的使用寿命缩短和增加车辆油耗的问题。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动卡钳,通过直接在制动卡钳的两个背板上设置回位卡簧,背板上空间位置大,使得回位卡簧的安装空间宽阔,从而增大了回位卡簧的回位力的调整范围,解决了现有制动卡钳用回位装置中的回位卡簧存在安装空间有限,使得回位力的调整范围小的问题,在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回位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主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卡钳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卡钳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回位卡簧);
26.图5为图4的俯视图(未安装卡簧片);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制动盘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1-回位卡簧,101-连接段,102-回位段,103-插接段;2-背板,201-插接孔;3-摩擦块;4-卡簧片;5-制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3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回位卡簧,包括卡簧本体,其具有连接段101,连接段101的两端形成有回位段102,两个回位段102的端部均形成有插接段103;
32.两个插接段103分别用于与制动卡钳的两个背板2相连。
33.回位卡簧通过设置回位段和用于与制动卡钳的两个背板相连的插接段,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松开制动盘踏板后,回位卡簧提供回位作用力,即附图2中箭头所指的回位力方向,使得制动卡钳的摩擦块脱离与制动盘5的接触,从而降低了制动卡钳的拖滞力矩,延长了摩擦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辆的油耗,且回位卡簧具有结构简单、易成型、通用性强和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制动卡钳的摩擦块回位不良,使得制动卡钳的拖滞力矩增大,导致摩擦块的使用寿命缩短和增加车辆油耗的问题。
34.本实施例中的回位卡簧为主动回位卡簧,其可直接通过钢材冲压成型制成。
35.回位段102为s型构造,插接段103为l型构造。
3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动卡钳,包括两个摩擦块3、两个卡簧片4和两个背板2,两个摩擦块3的一端同时与其中一个卡簧片4相连,另一端同时与另一个卡簧片4相连;
37.两个背板2分别与两个摩擦块3相连;
38.两个背板2通过回位卡簧1相连,回位卡簧1采用如本实施例中的回位卡簧1。
39.通过直接在制动卡钳的两个背板上设置回位卡簧,背板上空间位置大,使得回位卡簧的安装空间宽阔,从而增大了回位卡簧的回位力的调整范围,解决了现有制动卡钳用回位装置中的回位卡簧存在安装空间有限,使得回位力的调整范围小的问题。
40.本实施例中的制动卡钳,通过在背板上设置回位卡簧后,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摩擦块与制动盘接触产生制动力,实现制动功能,当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在回位卡簧的作用力下,摩擦块与制动盘直接脱离接触,从而避免了摩擦块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延长了制动卡钳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降低了车辆的油耗。
41.两个背板2上均设有相互对应的插接孔201,两个插接段103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插接孔201中,使回位卡簧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背板2上。
42.两个插接段103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h1,两个插接孔201之间的距离为h2,则h1与h2之间的差值在0.2mm~0.5mm之间。
43.插接段103的折弯角度为92
°
~94
°
。
44.通过限定两个插接孔和两个插接段之间的间隙,以及插接段的折弯角,以保证回位卡簧具有足够的回位力和装配的稳固性。
45.本实施例中插接段的折弯角度,即图2中a-a处的弯曲角度。
46.回位卡簧1位于背板2的上方。
47.本实施例中,回位卡簧的插接段的两端与背板上的插接孔之间为过盈配合。以提高装配的稳固性。
48.回位卡簧1包括两个,且相互对称的插接在背板2的插接孔201中。
4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施例中的制动卡钳。
5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位卡簧,通过设置回位段和用于与制动卡钳的两个背板相连的插接段,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松开制动盘踏板后,回位卡簧提供回位作用力,使得制动卡钳的摩擦块脱离与制动盘的接触,从而降低了制动卡钳的拖滞力矩,延长了摩擦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辆的油耗,且回位卡簧具有结构简单、易成型、通用性强和成本低的优
点。解决了现有制动卡钳的摩擦块回位不良,使得制动卡钳的拖滞力矩增大,导致摩擦块的使用寿命缩短和增加车辆油耗的问题。
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动卡钳,通过直接在制动卡钳的两个背板上设置回位卡簧,背板上空间位置大,使得回位卡簧的安装空间宽阔,从而增大了回位卡簧的回位力的调整范围,解决了现有制动卡钳用回位装置中的回位卡簧存在安装空间有限,使得回位力的调整范围小的问题,在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52.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