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化轻量化的二级行星减速机。
背景技术:
2.行星减速机减速比大、传动效率高,以其体积小、重量轻、故障少、寿命长、运转平稳可靠、噪声低、拆装方便、容易维修等多种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是机械传动领域中的重要零部件,特别在起重、挖掘、运输等行业运用较广。
3.行星减速机主要传动结构包括行星轮、太阳轮、内齿圈。其中一套行星轮、太阳轮、内齿圈组成一级减速机。由于一级减速机无法满足较大的传动比,有时需要两套来满足用户较大传动比的要求。由于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的零部件,所以二级行星减速机的体积和重量会随着增大,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就无法使用。
4.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行星减速机正朝着小型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以解决现有的行星减速机不能满足安装空间需求以及重量超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轻量化的二级行星减速机,该机整体结构紧凑,可满足小空间安装,且重量大大减轻。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轻量化的二级行星减速机,包括输入轴,输入联接座,一级行星组件,一级内齿圈,二级行星组件,二级内齿圈,输出联接座和输出轴;
8.为缩小减速机的体积,减轻减速机的整体重量,本实用新型将输入轴与一级太阳轮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其前端与电机或液压马达的花键轴相连接,后端与一级行星轮相啮合;所述一级行星组件与输入轴和一级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一级行星组件浮动安装在输入轴和二级太阳轮上;所述二级行星组件与二级太阳轮、二级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二级行星组件浮动安装在二级太阳轮和输出轴在减速机内部一侧的花键轴上。
9.所述输入轴通过深沟球轴承安装在输入联接座上。
10.所述输入轴联接座侧壁上设计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安装有透气帽,用来为减速机透气散热。
11.所述输入轴联接座的外端面(与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安装面配合)上设置有安装o型密封圈的凹槽,其安装的o型密封圈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12.所述一级行星组件包括一级行星架,一级行星轮,一级行星轴,所述一级行星轮通过圆柱滚子轴承与一级行星轴传动连接;所述二级行星组件包括二级行星架,二级行星轮,二级行星轴;所述二级行星轮通过两个圆柱滚子轴承与二级行星轴传动连接;在所述一级行星架和二级行星架之间安装有铜套;该铜套可起到减少一、二级行星架之间的摩擦和轴向定位作用。
13.所述输入轴和二级太阳轮之间、二级太阳轮与输出轴之间安装有球顶。该球顶采
用淬火工艺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其表面硬度,可起到轴向定位以及减小噪音和摩擦发热的作用。
14.所述输出轴通过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输出联接座上,在所述二级行星架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设置有定位垫,以此来限定其轴向位置。
15.在所述输出联接座端部安装有输出轴透盖,所述输出轴和输出轴透盖的结合面上依次设置有耐磨套和骨架油封。耐磨套采用氮化工艺提高表面硬度,与骨架油封摩擦配合,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16.所述输入联接座与一级内齿圈、一级内齿圈与二级内齿圈、二级内齿圈与输出联接座、输出联接座与输出轴透盖之间的结合面上均设计有o型密封圈,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合理,输入轴与一级太阳轮的一体化设计可减小减速机的轴向尺寸;一级行星架采用单支撑结构,一级行星组件、二级行星组件均采用浮动安装方式,依靠太阳轮和行星轮啮合定位,不用常规的轴承定位,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减速机的轴向尺寸和减速机的整体重量;二级行星架则采用双支撑结构,可承载更大的扭矩。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一级行星组件的结构图。
20.图3是图1中二级行星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轻量化的二级行星减速机,包括输入轴1,输入联接座2,一级行星组件,一级内齿圈3,二级行星组件,二级内齿圈4,输出联接座5和输出轴6;
24.其中:一级行星组件包括一级行星架101,一级行星轮102,一级行星轴103;一级行星轮102通过一圆柱滚子轴承104与一级行星轴103传动连接,一级行星轴单支撑的悬臂式结构可减小一级行星架的轴向尺寸及重量,如图2所示。
25.二级行星组件包括二级行星架201,二级行星轮202,二级行星轴203;二级行星轮202通过两个圆柱滚子轴承204与二级行星轴203传动连接;二级行星轴为两端支撑式,使二级行星架形成双支撑结构,可承载更大的扭矩,如图3所示。
26.为缩小减速机的体积,减轻减速机的整体重量,本实用新型将输入轴1与原一级太阳轮设计为一体式结构,输入轴1通过深沟球轴承7安装在输入联接座2上(在输入轴1的外周面上还可以开设环槽,其内安装挡圈,以限定深沟球轴承7的位置);输入轴1的前端与电机或液压马达的花键轴相连接,后端作为一级太阳轮与一级行星组件中的一级行星轮102
啮合传动,一级行星轮102与输入轴1和一级内齿圈3啮合传动并带动一级行星架101转动;一级行星架101与二级太阳轮8通过内外齿连接,带动二级太阳轮8转动,二级太阳轮8与二级行星组件中的二级行星轮202啮合传动,二级行星轮202与二级内齿圈4啮合传动并带动二级行星架201转动,二级行星架201与输出轴6通过内花键连接,带动输出轴6转动,提供工作扭矩。此时,一级行星组件浮动安装在输入轴1和二级太阳轮8上,二级行星组件浮动安装在二级太阳轮8和输出轴6在减速机内部一侧的花键轴上,工作时依靠太阳轮和行星轮啮合定位,不用轴承定位,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减速机的轴向尺寸,也大大减小了减速机的整体重量。
27.在一级行星架101和二级行星架201之间安装有铜套9,铜套9可减少一、二级行星架之间的摩擦,并起到轴向定位作用。
28.在输入轴1和二级太阳轮8之间、二级太阳轮8与输出轴6之间分别安装有球顶10。两个球顶10需采用淬火工艺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其表面硬度,可起到轴向定位以及减小噪音和摩擦发热的作用。
29.输出轴6通过一对圆锥滚子轴承11安装在输出联接座5上,在二级行星架201和圆锥滚子轴承11之间设置有定位垫12,以此来限定其轴向位置。
30.在输出联接座5端部安装有输出轴透盖13,输出轴6和输出轴透盖13的结合面上依次设置有耐磨套14和骨架油封15。耐磨套14采用氮化工艺提高表面硬度,与骨架油封15摩擦配合,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31.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采用内部储油,飞溅润滑方式对齿轮和轴承进行润滑。
32.在输入轴联接座2侧壁上设计有透气孔,透气孔上安装有透气帽16,用来为减速机内部透气散热。
33.在输入轴联接座2的外端面(与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安装面配合)上设置有安装o型密封圈的凹槽,其安装的o型密封圈17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34.为提高减速机各部位的密封性,在输入联接座2与一级内齿圈3之间、一级内齿圈3与二级内齿圈4之间、二级内齿圈4与输出联接座5之间、输出联接座5与输出轴透盖13之间的结合面上均设计有o型密封圈,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