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agv载车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凹式载车板。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当前已经全面进入汽车时代。然而,随之而来的停车难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缓解这一问题,一种基于双层或多层车位的立体停车场应运而生。该立体停车场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停车位的离地空间加以利用,以及设置承载汽车的载车板,使汽车随载车板承放在停车架中以形成堆叠的双层或多层停车位,可有效的增加停车场的停车容量。
3.现有的载车板的顶面设置有固定装置,以便于对汽车的车轮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出现汽车溜车的现象。但是,由于此时立体车库的高度需大于载车板的厚度+汽车的高度,从而导致立体车库整体高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凹式载车板,以解决现有立体车库高度较高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凹式载车板,该下凹式载车板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面具有至少两个朝向所述框架凹陷的定位槽。
6.优选地,所述定位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槽并列布置,且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7.优选地,所述承载板包括并排铺设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两个所述定位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上。
8.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开口端由内至外逐渐扩大。
9.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四个间隔布置的竖梁、两个间隔布置的横梁、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竖梁之间的副梁,其中一个所述横梁分别与四个所述竖梁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横梁分别与四个所述竖梁的另一端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支撑脚以及驱动相对布置的所述支撑脚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机构。
11.优选地,所述定位槽位内设置有防滑层。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凹式载车板,通过在载车板上设置定位槽对汽车进行定位,同时利用定位槽来收纳汽车的车轮,从而有利于降低汽车位于载车板上的高度,从而有利于降低立体车库设置的高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凹式载车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所示第一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1中所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凹式载车板,如图1所示,该下凹式载车板包括框架10以及设置在框架10顶部的承载板20,承载板20顶面具有至少两个朝向框架10凹陷的定位槽21。
18.本实施例中,框架10优选为矩形,其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一般大于现有家用车的占地面积。优选承载板20采用硬质金属材料制成,至于定位槽21形成的方式可以是利用冲压设备冲压而成,当然,也可以是承载板20上设置有避位缺口,而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在避位缺口处设置构成定位槽21的盒体。其中,定位槽2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即两个定位槽21并列布置,且其间隔距离与汽车轴距相适配,定位槽21的延伸方向与承载板20的长度方向一致,从而便于两个定位槽21分别容纳汽车左右两边的两个车轮,以此实现了对位于载车板上的汽车进行定位,且定位槽21的深度即可降低汽车位于载车板上的高度,从而有利于降低立体成车库整体的高度。当然,定位槽21的数量还可以是四个,从而便于分别收纳汽车的四个车轮。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载车板上设置定位槽21对汽车进行定位,同时利用定位槽21来收纳汽车的车轮,从而有利于降低汽车位于载车板上的高度,从而有利于降低立体车库设置的高度。
1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优选承载板20包括并排铺设在框架10上的第一面板22、第二面板23和第三面板24,两个定位槽21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面板22和第三面板24上。其中,第一面板22、第二面板23和第三面板24分体设置,从而便于第一面板22和第三面板24损坏时进行单独更换。
2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优选定位槽21的开口端由内至外逐渐扩大。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定位槽21的开口端设置为喇叭口,从而便于汽车的车轮移动至定位槽21内。
2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优选框架10包括四个间隔布置的竖梁11、两个间隔布置的横梁12、连接于相邻两个竖梁11之间的副梁13,其中一个横梁12分别与四个竖梁11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横梁12分别与四个竖梁11的另一端连接。其中,优选中间两个竖梁11之间的副梁13较少,如为两个,而左右两侧两个竖梁11之间的横梁12较多,如为二十四个,以便于对承载板20(即上述第一面板22和第三面板24)进行支撑。此时,优选第一面板22和第二面板23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竖梁11上,而第二面板23设置在中间两个竖梁11上。
2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优选框架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支撑脚14以及驱动相对布置的支撑脚14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机构。其中,优选支撑脚14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支撑脚14相对布置在框架10的前端,另两个支撑脚14布置在框架10的后端,具体的,优选支撑脚14均与左右侧的两个竖梁11滑动连接,而驱动机构则可设置在中间两个竖梁11之间。此时,框架10上还可设置有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电源装置以及与电源装
置电连接的供电接口,从而便于利用电源装置对驱动机构进行供电以及利用供电接口对电源装置进行充电。
2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优选定位槽21内设置有防滑层25。其中,防滑层25可以是贴合布置在其侧面以及底部的防滑垫,也可以是其侧面以及底部上设置的防滑纹路,从而便于防止汽车驶离载车板时出现打滑的现象。
24.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下凹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面具有至少两个朝向所述框架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开口端由内至外逐渐扩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凹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槽并列布置,且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凹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包括并排铺设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两个所述定位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凹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四个间隔布置的竖梁、两个间隔布置的横梁、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竖梁之间的副梁,其中一个所述横梁分别与四个所述竖梁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横梁分别与四个所述竖梁的另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凹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支撑脚以及驱动所述支撑脚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凹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防滑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下凹式载车板,该下凹式载车板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面具有至少两个朝向所述框架凹陷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载车板上设置定位槽对汽车进行定位,同时利用定位槽来收纳汽车的车轮,从而有利于降低汽车位于载车板上的高度,从而有利于降低立体车库设置的高度。度。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君 王志勇 陆仪德 王信喜 占永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达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