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风帐篷。
背景技术:
2.帐篷作为户外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装备,使亲人、朋友、情人甚 至陌生人能共同享受欢乐清新的户外时光。它可以在任意选取的心仪 风景点,支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营地,尽情地感受自然和美丽;它可以 防风、防雨、防虫、可以反复拆装,并且携带方便。帐篷通常采用防水材料制成,透气性较差。因此帐蓬设有通风窗。 而现有的带有通风窗的帐篷,通风窗设置的较高,主要起透气作用,通风效果差。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通风帐篷。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帐篷,包括篷身,和设置在篷身外表面的多个攀拉,所述篷身顶端设有纱网透气窗,篷身的顶部设有覆盖在该纱网透气窗外表面的顶盖布;所述篷身的侧面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上侧边设有向上翻转的遮布,所述遮布与通风口的之间经拉链连合连接,所述篷身的内壁设有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篷身在位于通风口的下底边设有向上翻转的且对通风口遮盖的防虫网,所述防虫网的边缘两侧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通风口的两侧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二魔术贴;所述防虫网的翻转端经定位机构与向上翻转后的遮布相固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篷身的内壁上的第三魔术贴,所述遮布侧面上设有与第三魔术贴配合的第四魔术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篷身上设有对未向上翻转的防虫网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篷身内壁上的第五魔术贴,所述防虫网上设有与第五魔术贴配合的第六魔术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防虫网的翻转端的第七魔术贴,所述遮布上设有与第七魔术贴配合的第八魔术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虫网的固定端经针线与篷身缝纫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布与篷身一体设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该种通风帐篷通过在篷身的侧面设有通风口,且在侧面的多个通风口的配合下从而有效提高了空气流通速度,从而提高了通风效果,并且在通风口处设有向上翻转的遮布,在需要进行通风时将遮布向上翻转,并且通过固定机构将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进行固定,从而将通风口打开;而在需要进行防蚊虫时,将设置在通风口的下底边的防虫网向上翻转,来对通风口进遮盖,其中防虫网的边缘经相互配合的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与篷身相固定,具有便于拆装的特点,且均可在帐篷内进行操作;其中篷身的内壁设有对向上翻转后的
遮布固定的固定机构,来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进行固定,避免遮布处于垂直状态,而对帐篷内的人员活动带来不便,以及篷身上设有对未向上翻转的防虫网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在不对防虫网进行使用时,来对防虫网进行固定,从而避免防虫网处于垂直状态,而对帐篷内的人员活动带来不便;且该通风口可根据需要进行打开或闭合。其中锁定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均采用魔术贴,具有便于拆卸和不易损坏的特点。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帐篷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帐篷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帐篷的防虫网的安装状态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帐篷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帐篷的通风口的打开状态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帐篷的防虫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篷身;2、攀拉;3、纱网透气窗;5、顶盖布;6、通风口;7、遮布;8、防虫网;9、第一魔术贴;10、第二魔术贴;11、第三魔术贴;12、第四魔术贴;13、第五魔术贴;14、第六魔术贴;15、第七魔术贴;16、第八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帐篷,包括篷身1,和设置在篷身1外表面的多个攀拉2,所述篷身1顶端设有纱网透气窗3,篷身1的顶部设有覆盖在该纱网透气窗3外表面的顶盖布5;所述篷身1的侧面设有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的上侧边设有向上翻转的遮布7,所述遮布7与通风口6的之间经拉链连合连接,所述篷身1的内壁设有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7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篷身1在位于通风口6的下底边设有向上翻转的且对通风口6遮盖的防虫网8,所述防虫网8的边缘两侧设有第一魔术贴9,所述通风口6的两侧设有与第一魔术贴9相配合的第二魔术贴10;所述防虫网8的翻转端经定位机构与向上翻转后的遮布7相固定。通过在篷身1的侧面设有通风口6,且在侧面的多个通风口6的配合下从而有效提高了空气流通速度,从而提高了通风效果,并且在通风口6处设有向上翻转的遮布7,在需要进行通风时将遮布7向上翻转,并且通过固定机构将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7进行固定,从而将通风口6打开;而在需要进行防蚊虫时,将设置在通风口6的下底边的防虫网8向上翻转,来对通风口6进遮盖,其中防虫网8的边缘经相互配合的第一魔术贴9与第二魔术贴10与篷身1相固定,具有便于拆装的特点,且均可在帐篷内进行操作。
22.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篷身1的内壁上的第三魔术贴11,所述遮布7侧面上设有与第三魔术贴11配合的第四魔术贴12。其中篷身1的内壁设有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7固定的固定机构,来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7进行固定,避免遮布7处于垂直状态,而对帐篷内的人员活动带来不便,采用魔术贴,具有便于拆卸和不易损坏的特点。
23.所述篷身1上设有对未向上翻转的防虫网8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篷身1内壁上的第五魔术贴13,所述防虫网8上设有与第五魔术贴13配合的第六魔术贴14,篷身1上设有对未向上翻转的防虫网8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在不对防虫网8进行使用时,来对防虫网8进行固定,从而避免防虫网8处于垂直状态,而对帐篷内的人员活动带来不便;且该通风口6可根据需要进行打开或闭合,采用魔术贴,具有便于拆卸和不易损坏的特点。
24.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防虫网8的翻转端的第七魔术贴15,所述遮布7上设有与第七魔术贴15配合的第八魔术贴16,对防虫网8的翻转端与遮布7之间连接处进行连接加强,避免出现较大的缝隙,而使得蚊虫能够从该缝隙中进入到帐篷内部。
25.所述防虫网8的固定端经针线与篷身1缝纫连接,避免防虫网8与篷身1分离,而造成遗失。
26.所述遮布7与篷身1一体设置,避免遮布7与篷身1分离,而造成遗失。
27.工作原理:通过在篷身1的侧面设有通风口6,且在侧面的多个通风口6的配合下从而有效提高了空气流通速度,从而提高了通风效果,并且在通风口6处设有向上翻转的遮布7,在需要进行通风时将遮布7向上翻转,并且通过固定机构将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7进行固定,从而将通风口6打开;而在需要进行防蚊虫时,将设置在通风口6的下底边的防虫网8向上翻转,来对通风口6进遮盖,其中防虫网8的边缘经相互配合的第一魔术贴9与第二魔术贴10与篷身1相固定,具有便于拆装的特点,且均可在帐篷内进行操作。其中篷身1的内壁设有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7固定的固定机构,来对向上翻转后的遮布7进行固定,避免遮布7处于垂直状态,而对帐篷内的人员活动带来不便,以及篷身1上设有对未向上翻转的防虫网8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在不对防虫网8进行使用时,来对防虫网8进行固定,从而避免防虫网8处于垂直状态,而对帐篷内的人员活动带来不便;且该通风口6可根据需要进行打开或闭合。其中锁定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均采用魔术贴,具有便于拆卸和不易损坏的特点。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