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件卡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5  137



1.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楔形件卡夹,该楔形件卡夹与用于线缆入口、线缆过渡件或管道贯穿件的框架的呈楔形件形式的压紧单元一起使用。


背景技术:

2.用于穿过某种隔板的线缆或管道的常见过渡件包括例如借助于焊接固定在隔板的开口中的框架。在框架内部接纳有多个可压紧模块,这些模块被设计成各自接纳一根线缆或管道。为了将模块保持在框架内,可以将撑板安置在各行模块之间。此外,框架内安置有某种压紧单元,以压紧模块并由此密封过渡件。压紧单元的一个示例被称为楔形件并且具有多个楔形元件,这些楔形元件借助于螺钉相对于彼此移动。螺钉的螺钉头的位置可用作由压紧单元施加的压紧力的表示。
3.从wo2007/097706已知使用压紧指示器来控制压紧单元已被施加正确的压紧。


技术实现要素:

4.在一些安装中,需要在控制已施加正确的压紧力之后阻止压紧单元被干预。此外,可能还需要以某种方式标记压紧单元在安装后已被检查。
5.这些目的借助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楔形件卡夹来实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陈述了楔形件卡夹的其他特征。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楔形件卡夹,所述楔形件卡夹用于控制压紧单元的压紧,所述压紧单元是用于线缆或管道的过渡件的一部分,所述过渡件还包括框架和安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的模块,由此所述压紧单元也被安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其特征在于,通过向外转动所述压紧单元的两个螺钉来增大压紧力,并且所述两个螺钉的头部与所述压紧单元之间的距离由此作为所施加的压紧力的表示,其中,所述楔形件卡夹适于用在所述压紧单元上,并且其中,所述楔形件卡夹由自身弯折的长型板形成。
7.当阅读以下不同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时,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8.下面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并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9.图1是过渡件的立体图,在该过渡件中安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楔形件卡夹,
10.图2是图1的过渡件的楔形件卡夹在第一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
11.图3是图1的过渡件的楔形件卡夹在第二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以及
12.图4是形成楔形件卡夹的长型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在图1的示例中,示出了框架1,该框架1旨在被接纳在房屋、船舶、电气柜、集装箱
等的壁、顶部、地板或底部的开口中。壁、顶部、地板或底部可以表示为任何分隔结构或隔板。为了简化,在本说明书中将使用术语“隔板”作为供框架1安置在其中的不同部分的通用术语。框架1通常借助于焊缝2连接到隔板,如图1中所示出的。
14.在框架1内部安置有多个可压紧的模块3。在每个这样的模块3中可以接纳线缆或管道。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模块3配备有多个可剥离层,这些层被剥落以使模块3的内径适配于将被接纳在模块3内部的线缆或管道的外径。撑板6被安置在框架1内部的各行模块3之间。此外,在框架1 内部安置在此呈楔形件4的形式的压紧单元。楔形件4包括两个螺钉5,借助于所述两个螺钉5,楔形件4能够在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的压紧状态与非压紧状态之间移动。在楔形件4的压紧状态下,框架1内部的模块 3将被压紧,由此模块3将压靠被接纳在模块3内部的线缆或管道并抵靠线缆或管道密封。
15.楔形件4包括第一楔形元件7和第二楔形元件8,所述第一楔形元件7 和第二楔形元件8可以借助于螺钉5朝向和远离彼此移动。楔形件4还包括第三楔形元件9和第四楔形元件10,所述第三楔形元件9和第四楔形元件10将与第一楔形元件7和第二楔形元件8以共同活动的方式朝向和远离彼此移动。
16.螺钉5被接纳在第一插口11和第二插口12中。第一插口11接纳在第一楔形元件7中,每个螺钉5对应一个插口11,并且第二插口12接纳在第二楔形元件8中,每个螺钉5对应一个插口12。插口11、12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第一楔形元件7和第二楔形元件8中的松散部分,或者分别集成在第一楔形元件7和第二楔形元件8中、即与相应的第一楔形元件7和第二楔形元件8制成为一件。每个螺钉5具有与第一插口11和第二插口 12中的一者的螺纹共同作用的第一螺纹和与第一插口11和第二插口12 中的另一者的螺纹共同作用的第二螺纹。每个螺钉5的所述螺纹中的一个螺纹是右旋螺纹,另一个是左旋螺纹。因此,第一楔形元件7和第二楔形元件8将根据螺钉5的旋转方向而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移动。
17.第一楔形元件7沿着倾斜表面与第三楔形元件9和第四楔形元件10 接触。第二楔形元件8也沿着倾斜表面与第三楔形元件9和第四楔形元件 10接触。所述表面的倾斜度使得当第一楔形元件7和第二楔形元件8朝向彼此移动时,第三楔形元件9和第四楔形元件10将远离彼此移动。当第一楔形元件7和第二楔形元件8远离彼此移动时,第三楔形元件9和第四楔形元件10将朝向彼此移动。
18.在使用中,第一楔形元件7和第二楔形元件8沿着螺钉5轴向地移动,同时第三楔形元件9和第四楔形元件10朝向和远离螺钉5径向地移动。
19.楔形件4越朝向压紧状态移动,螺钉5被旋拧出楔形件4越远。为了足够的压紧,每个螺钉5的头部与楔形件4、即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楔形元件7之间的距离应具有一定的尺寸,该尺寸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而变化。为了控制已经达到的正确的最小压紧,具有预定宽度的楔形件卡夹13将被安置在螺钉5上位于各螺钉5的头部与楔形件4之间。因此,如果螺钉5的头部与楔形件4之间的距离对于接纳楔形件卡夹13而言太小,则尚未达到预定的压紧量。在这种情况下,螺钉5将被进一步向外转动直到能够接纳楔形件卡夹13。
20.楔形件卡夹13具有长型板14的形式,在使用中其自身弯折。楔形件卡夹13具有第一半圆筒形凹部15、第二半圆筒形凹部16、第三半圆筒形凹部17和第四半圆筒形凹部18。第一凹部15和第四凹部18位于长型板 14的相反的端部处。第二凹部16和第三凹部17位于长形开口19的相反两侧,该长形开口19是位于长型板14的中心的贯通开口。此外,长型板 14
具有第一圆形开口20和第二圆形开口21。所述第一圆形开口20和第二圆形开口21是贯通开口并且分别与第一凹部15和第四凹部18相邻。
21.在使用中,楔形件卡夹13形成为使长型板14在长形开口19处弯折。长型板14的凹部15至18位于下述这样的位置:当长型板14自身翻折时,第一半圆筒形凹部15和第四半圆筒形凹部18彼此叠置,同时第二半圆筒形凹部16和第三半圆筒形凹部17彼此叠置。因此,楔形件卡夹13将具有两个圆筒形凹部。所述各圆筒形凹部彼此相距的距离与楔形件4的各螺钉5彼此相距的距离相同。在使用中,卡夹的每个圆筒形凹部将围绕楔形件4的螺钉5中的一个螺钉的杆安置。
22.长型板14的第一圆形开口20和第二圆形开口21位于下述这样的位置:在楔形件卡夹13形成时它们彼此叠置。因此,楔形件卡夹13将具有圆形贯通开口,该圆形贯通开口与由长型板14的第一半圆筒形凹部15和第四半圆筒形凹部18形成的圆筒形凹部相邻。楔形件卡夹13可以借助于挂锁22而在楔形件4的螺钉5上锁定就位,由此挂锁22的钩环23被安置在楔形件卡夹13的已形成的贯通开口中。
23.管理员可以使用挂锁22指示楔形件4已经以正确的方式被上紧。此外,挂锁22将阻止楔形件4的各螺钉5在松开方向上的、超过预定的最小压紧的干预。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