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弹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5  1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雾弹,特别涉及用于电子烟和药物溶液雾化等应用领域中的包括中继导液元件的气雾弹。


背景技术:

2.雾化液体的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电子烟等领域。电子雾化烟中常见的技术是加热与烟油直接连通的雾化芯导液元件,如穿过雾化室腔体的玻纤束或棉纤束,使液体雾化。需要使雾化室腔体与雾化芯导液元件适当配合,从而使液体从雾化芯导液元件传导的同时让外部空气从雾化芯导液元件和雾化室腔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储液元件。由于玻纤束和棉纤束柔软并缺乏固定的形状,使得雾化芯导液元件和雾化室腔体之间的间隙难以精密控制,间隙过大时雾化芯上的液体过多,雾化时会爆油,严重时会漏液,间隙过小时空气难以进入储液元件,使储液元件内负压过高而导致雾化芯缺液、糊芯,这些均影响雾化的稳定性和消费体验。
3.根据已知的一种具有气液通道的气雾弹中,气液通道包括纤维粘结制成的流体芯体,利用流体芯体为雾化芯传导液体,并利用流体芯体对液体的吸收和释放来控制流体腔道的液封从而控制雾化过程,例如,在平衡状态时,流体芯体吸收足够的液体,流体芯体周表的液体将流体腔道液封。当液体从储液元件导出时,储液元件内负压增加,流体腔道中的液体被流体芯体吸收,部分或全部流体腔道的液封消失,雾化室中的空气通过流体腔道进入储液元件,储液元件内真空度降低至平衡状态时,流体腔道重新被液封。这种技术中由于纤维粘结的流体芯体中液体流动路径较为曲折,液体流动速度较慢,特别是温度较低时,主要成份为丙二醇和甘油的电子烟液体的粘度较高,容易导致雾化芯供液不足而影响口感甚至糊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雾弹,所述气雾弹包括储液元件、雾化芯和中继导液元件,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导液元件,所述雾化芯导液元件直接与储液元件中的液体接触,同时所述雾化芯导液元件通过中继导液元件间接连通储液元件,所述中继导液元件包括中继导液元件芯体和至少一个轴向贯穿所述中继导液元件芯体的中继流体腔道。
5.进一步,所述中继流体腔道的壁面能被储液元件中的液体浸润。
6.进一步,所述中继流体腔道的最小横截面的最大内切圆直径为0.08mm到0.8mm。
7.进一步,所述中继导液元件芯体为非流体芯体。
8.进一步,所述非流体芯体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9.进一步,所述中继导液元件芯体为流体芯体。
10.进一步,所述流体芯体由纤维粘结制成。
11.进一步,所述流体芯体由皮芯结构的双组分纤维粘结制成。
12.进一步,所述气雾弹还包括雾化室腔体、由雾化室腔体和壳体底座共同围成的雾化室、连通雾化室和储液元件的雾化室通孔。
13.进一步,所述雾化芯封堵所述雾化室通孔,并通过所述雾化室通孔与所述储液元件中的液体直接接触。
14.进一步,所述中继导液元件芯体包括第一中继导液元件芯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中继导液元件芯体上的第二中继导液元件芯体。
15.本实用新型中雾化芯导液元件直接连通储液元件,同时雾化芯导液元件通过中继导液元件间接连通储液元件,确保雾化芯导液元件上的液体含量和供应速度,同时由于雾化芯封堵雾化室通孔,避免过量液体传导至雾化芯导液元件。既保证了雾化的气雾量,又避免了因雾化芯导液元件上液体太多而产生的爆油或泄漏。由于流体腔道的毛细作用,当雾化芯导液元件中液体含量增加时毛细力减小,达到与通过中继导液元件传导的储液元件内的负压平衡,从而使雾化芯导液元件中的液体含量适中,使雾化稳定。
16.本实用新型的气雾弹适合于各种液体的雾化,并可根据不同的液体的雾化要求设计合适的流体腔道形状、大小及数量。本实用新型的中继导液元件结构简单,可通过注塑、挤出等方法制造,尺寸精密,成本低,强度高,适合自动化装配。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18.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雾弹的结构示意图;
19.图1b至图1g为根据第一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各种横截面示意图;
20.图1h为根据第一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一种纵剖面示意图;
21.图1i为根据第一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另一种纵剖面示意图;
22.图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气雾弹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b为根据第二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24.图2c为根据第二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纵剖面示意图;
25.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气雾弹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b为根据第三实施例中中继导液元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27.图3c为根据第三实施例中中继导液元件在雾化室腔体顶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9.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
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30.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义:
31.中继导液元件:在气雾弹中能将储液元件中的液体输送至雾化芯导液元件的导液元件。
32.径向封闭的流体腔道:流体腔道除两端与流体腔道的外界连通,流体腔道任何部位的径向不与外界连通,比如毛细管。
33.径向开放的流体腔道:流体腔道除两端与流体腔道的外界连通,流体腔道的径向与流体腔道的外界连通,比如毛细槽。
34.流体腔道横截面的最大内切圆直径:径向封闭的流体腔道横截面,最大内切圆按数学定义获取;径向开放的流体腔道横截面,先将横截面上开放的点之间用直线连接,然后按径向封闭的流体腔道横截面处理,获得最大内切圆直径。
35.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36.第一实施例
37.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雾弹的结构示意图;图1b至图1g为根据第一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各种横截面示意图;图1h为根据第一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一种纵剖面示意图;图1i为根据第一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另一种纵剖面示意图。
38.如图1a至图1g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雾弹800,气雾弹800包括储液元件100、雾化芯930和中继导液元件939,雾化芯930包括雾化芯导液元件932,雾化芯导液元件932直接与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接触,同时雾化芯导液元件932通过中继导液元件939间接连通储液元件100,中继导液元件939包括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和至少一个轴向贯穿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
39.气雾弹800还包括气雾弹壳体810和设置在气雾弹壳体810底部的壳体底座112。
40.《储液元件》
41.本实用新型的气雾弹800中,储液元件100是储存被雾化液体的部件。根据应用的目的可以在其中储存不同的液体,如电子烟烟油,cbd溶液,药物溶液等。储液元件100的横截面可以为各种几何形状。
42.储液元件100可以具有轴向贯穿储液元件100的储液元件通孔130。储液元件通孔130可以用作气雾弹800的气雾通道1303。气雾通道1303的一端连通雾化室934,另一端为气雾出口1301。可以在气雾通道1303中安装冷凝液吸收元件(未图示)来吸收冷凝液,提高用户体验。
43.《雾化部》
44.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部包括雾化室腔体9342、雾化室934和雾化芯930。雾化室934是液体被雾化的空腔,由雾化室腔体9342和壳体底座112围成。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室934设置在储液元件100下部。雾化室934中设置雾化芯930,壳体底座112上设置有贯穿壳体底座112的壳体底座通孔1122,壳体底座通孔1122与外界连通的一端作为进气口1121,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1121进入雾化室934。液体在雾化室934中被雾化芯930雾化,并经过气雾通道1303
逸出气雾弹800。
45.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930泛指能将液体按使用要求雾化的部件,如缠绕电热丝的玻纤束、缠绕电热丝的棉纤束、预埋电热丝的多孔陶瓷、印刷厚膜电阻的陶瓷、超声波雾化头等。雾化芯930包括雾化芯导液元件932和加热雾化芯导液元件932的发热体931,雾化芯导液元件932为毛细材料,如玻纤束、棉纤束、pet聚酯纤维束、或多孔陶瓷等。发热体931可以为电热丝、pct热敏电阻、或厚膜电阻等。雾化芯930还包括导线933,导线933与导线引脚936或电源(未图示)连接。
46.《中继导液元件》
47.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中继导液元件939设置在雾化室934中,雾化芯导液元件932直接连通储液元件100,同时雾化芯导液元件932通过中继导液元件939间接连通储液元件100。如图1b至图1i所示,中继导液元件939包括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和至少一个轴向贯穿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
48.本实用新型中,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壁面能被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浸润。在液体表面张力和雾化芯导液元件932的毛细力作用下,液体能在中继流体腔道9392中流动。中继导液元件939可以包括径向封闭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如图1b、图1c所示。中继导液元件939也可包括径向开放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如图1d、图1e所示。中继导液元件939还可同时包括径向封闭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和径向开放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如图1f所示。可以在径向开放的中继导液元件939外面设置中继导液元件外管9393,中继导液元件外管9393的长度可以等于中继导液元件939,使径向开放的中继导液元件939变成径向封闭的中继导液元件939,如图1h所示。也可以使中继导液元件外管9393的长度小于中继导液元件939,如图1i所示。
49.中继导液元件939的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可以为非流体芯体,非流体芯体本身不具有导液功能。如图1b至图1f所示,非流体芯体优选由塑料或金属制成。中继导液元件939的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可以为流体芯体,流体芯体本身具有导液功能,如图1g所示。流体芯体优选由纤维粘结制成,尤其优选由皮芯结构的双组分纤维制成,更优选为,由皮芯结构的双组分纤维经热粘结制成。
50.中继导液元件939中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大小用中继流体腔道9392中最小横截面的最大内切圆直径表示,一个中继导液元件939中不同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中继流体腔道9392中最小横截面的最大内切圆直径为0.08mm-0.8mm,如0.08mm、0.12mm、0.15mm、0.2mm、0.25mm、0.3mm、0.4mm、0.5mm、0.6mm、0.8mm,优选0.12mm-0.6mm,本文中的“mm”均指毫米。较小内切圆直径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液封能力较强,适合于粘度较低和雾化量较小的应用。较大内切圆直径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液封能力较弱,适合于粘度较高或雾化量较大的应用。在平衡状态下,中继流体腔道9392由于毛细力被液封。
51.气雾弹800还包括雾化室腔体9342、由雾化室腔体9342和壳体底座112共同围成的雾化室934、连通雾化室934和储液元件100的雾化室通孔9341。雾化芯930封堵雾化室通孔9341,并通过雾化室通孔9341与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直接接触。连通雾化室934和储液元件100的雾化室通孔9341贯穿雾化室腔体9342形成。
5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雾化室腔体9342上设置有连通雾化室934和储液元件100的贯穿雾化室腔体9342的雾化室通孔9341,雾化芯导液元件932的两端穿过雾化室通孔9341
与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直接接触。优选,雾化芯导液元件932与雾化室通孔9341紧配,雾化芯930封堵雾化室通孔9341。
53.雾化芯930工作时,雾化芯930上的液体被雾化,气雾经气雾通道1303逸出气雾弹800,同时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补充到雾化芯930。随着液体的导出,储液元件100内的负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中继导液元件939的某一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液封被打开,雾化室934中的空气通过该液封打开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进入储液元件100,使储液元件100内的负压下降,液封打开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重新被液封,这个过程反复进行使雾化过程可不断进行直至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被用完。
54.第二实施例
55.图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气雾弹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根据第二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c为根据第二实施例中的中继导液元件的纵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似,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不再赘述。
56.如图2a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具有中继导液元件939的气雾弹800,包括储液元件100、雾化芯930和中继导液元件939,雾化芯930包括雾化芯导液元件932,雾化芯导液元件932直接与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接触,同时雾化芯导液元件932通过中继导液元件939间接连通储液元件100,中继导液元件939包括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和至少一个轴向贯穿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
57.如图2b和图2c所示,本实施例的中继导液元件939的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为流体芯体,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由皮芯结构的双组分纤维经热粘结制成。并且,在中继导液元件939套设有中继导液元件外管9393,中继导液元件外管9393的长度略小于中继导液元件939的长度。中继导液元件外管9393有利于中继导液元件939的安装和定位,中继导液元件外管9393内壁的表面张力有助于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液封。
58.本实施例中,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壁面能被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浸润,在液体表面张力和雾化芯导液元件932的毛细力作用下,液体能在中继流体腔道9392中流动。中继流体腔道9392中最小横截面的最大内切圆直径为0.08mm-0.8mm,优选0.12mm-0.6mm。
59.雾化芯930工作时,雾化芯930上的液体被雾化,经气雾通道1303逸出气雾弹800,同时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补充到雾化芯930。随着液体的导出,储液元件100内的负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中继导液元件939的某一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液封被打开,雾化室934中的空气通过该液封打开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进入储液元件100,使储液元件100内的负压下降,液封打开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重新被液封,这个过程反复进行使雾化过程可不断进行直至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被用完。
60.第三实施例
61.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气雾弹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根据第三实施例中中继导液元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c为根据第三实施例中中继导液元件在雾化室腔体顶部的横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似,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不再赘述。
62.如图3a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具有中继导液元件939的气雾弹800,气雾弹800包括储液元件100、雾化芯930和中继导液元件939,雾化芯930包括雾化芯导液元
件932,雾化芯导液元件932直接与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接触,同时雾化芯导液元件932通过中继导液元件939间接连通储液元件100,中继导液元件939包括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和至少一个轴向贯穿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
63.本实施中,雾化芯导液元件932为棉纤束、玻纤束或聚酯纤维束,雾化芯930的发热体931优选为印刷厚膜电阻的平板硬质陶瓷或多孔陶瓷,连接有针状硬质导线933的导线引脚936可以直接与雾化芯930的发热体931的导电触点连接。
64.如图2b和图2c所示,本实施例的中继导液元件939连通储液元件100和雾化芯导液元件932。中继导液元件939的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包括第一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a和套设在第一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a上的第二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b。第一中继导液元件芯体9391a为流体芯体,由皮芯结构的双组分纤维经热粘结制成。本实施例中,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壁面能被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浸润。中继流体腔道9392中最小横截面的最大内切圆直径为0.08mm-0.8mm,优选0.12mm-0.6mm。
65.雾化芯930工作时,雾化芯930上的液体被雾化,经气雾通道1303逸出气雾弹800,同时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补充到雾化芯930。随着液体的导出,储液元件100内的负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中继导液元件939的某一中继流体腔道9392的液封被打开,雾化室934中的空气通过该液封打开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进入储液元件100,使储液元件100内的负压下降,液封打开的中继流体腔道9392重新被液封,这个过程反复进行使雾化过程可不断进行直至储液元件100中的液体被用完。
66.综上,本实用新型中雾化芯导液元件直接连通储液元件,同时雾化芯导液元件通过中继导液元件间接连通储液元件,确保雾化芯导液元件上的液体含量和供应速度,同时由于雾化芯封堵雾化室通孔,避免过量液体传导至雾化芯导液元件。既保证了雾化的气雾量,又避免了因雾化芯导液元件上液体太多而产生的爆油或泄漏。当雾化芯导液元件中液体含量增加时毛细力减小,达到与通过中继导液元件传导的储液元件内的负压平衡,从而使雾化芯导液元件中的液体含量适中,使雾化稳定。这种气雾弹结构紧凑,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烟和药物雾化装置。
67.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