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杆锡银铜线。
背景技术:
2.线缆是光缆、线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线缆主要由pvc塑料粒子加工护套绝缘以及各种规格的铜丝绞合成缆。电线线缆制造涉及的工艺门类广泛,从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压力加工,到塑料、橡胶、油漆等化工技术;纤维材料的绕包、编织等的纺织技术,到金属材料的绕包及金属带材的纵包、焊接的金属成形加工工艺等等,其中铜线的导电和导热性俱佳,为设备连接的首选。
3.目前,现有的铜线直接在外部包裹pvc绝缘护套,防护性差,内部散热性能不佳,同时易受外部无线电的干扰,且结构强度低,相邻铜线间易相互干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铜杆锡银铜线。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实用新型目的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铜杆锡银铜线,本装置通过支撑骨架和填料保证了线缆的圆整,提高铜线主体的稳定性,银锡涂层可延缓铜杆氧化且防止外部无线电的干扰,同时本装置散热效率高,方便挂设和安装,且绝缘、防水、防火、耐磨、防腐蚀性能和抗拉抗断性能佳。
6.(二)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铜杆锡银铜线,包括支撑骨架、外皮和铜线主体,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心管和限位杆,所述中心管外周面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限位杆,所述中心管外周面通过限位杆连接有连接有外皮,所述外皮包括绝缘外皮和保护外皮,所述保护外皮位于绝缘外皮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杆远离中心管一端均贯穿外皮转动连接有散热挂载模块,所述外皮内部且位于中心管外部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铜线主体,所述铜线主体包括铜杆、银涂层和锡涂层,所述铜杆外表面设置有银涂层,所述银涂层外表面设置有锡涂层。
8.优选的,所述散热挂载模块包括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和通孔,所述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限位杆,所述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上端远离限位杆一侧均设置有通孔。
9.优选的,所述绝缘外皮的材料可选用聚氯乙烯、聚乙烯或交联聚乙烯中的一种,所述保护外皮可选用氯化聚乙烯、氯丁橡皮或硅橡胶中的一种。
10.优选的,所述中心管内部设置有抗拉钢丝。
11.优选的,所述外皮内部且位于铜线主体外部处还填充有填料,所述填料可选用pp绳、玻璃纤维绳或无机纸绳中的一种。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装置通过支撑骨架和填料可对外皮内部进行支撑和填充,保证了线缆的圆整,提高铜线主体的稳定性,银涂层可延缓铜杆氧化且化学稳定性高,锡涂层可防止外部无线电的干扰,使内部传输的信号更准确和稳定,其中填料还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同时限位杆还可将铜线主体进行隔离开,降低铜线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限位杆还可将外皮内部的热量传导至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进行散热,提升线缆内部的散热效率,还可配合旋转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使二者竖起来,通过通孔可方便进行本线缆的挂设和安装,实用性较高,通过绝缘外皮和保护外皮可提高本装置的绝缘、防水、防火、耐磨和防腐蚀性能,抗拉钢丝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的抗拉抗断性能和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铜杆锡银铜线的剖面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铜杆锡银铜线中的局部轴测图。
15.附图标记:1、中心管;2、绝缘外皮;3、保护外皮;4、抗拉钢丝;5、限位杆;6、第一导热片;7、第二导热片;8、通孔;9、铜线主体;91、铜杆;92、银涂层;93、锡涂层;10、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杆锡银铜线,包括支撑骨架、外皮和铜线主体9,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心管1和限位杆5,所述中心管1外周面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限位杆5,所述中心管1外周面通过限位杆5连接有连接有外皮,所述外皮包括绝缘外皮2和保护外皮3,所述保护外皮3位于绝缘外皮2的外表面,所述绝缘外皮2的材料可选用聚氯乙烯、聚乙烯或交联聚乙烯中的一种,所述保护外皮3可选用氯化聚乙烯、氯丁橡皮或硅橡胶中的一种,通过绝缘外皮2和保护外皮3可提高本装置的绝缘、防水、防火、耐磨和防腐蚀性能;所述中心管1内部设置有抗拉钢丝4,抗拉钢丝4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的抗拉抗断性能和结构强度;
18.所述限位杆5远离中心管1一端均贯穿外皮转动连接有散热挂载模块,所述散热挂载模块包括第一导热片6、第二导热片7和通孔8,所述第一导热片6和第二导热片7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限位杆5,所述第一导热片6和第二导热片7上端远离限位杆5一侧均设置有通孔8,限位杆5还可将外皮内部的热量传导至第一导热片6和第二导热片7进行散热,提升线缆内部的散热效率,还可配合旋转第一导热片6和第二导热片7,使二者竖起来,通过通孔8可方便进行本线缆的挂设和安装,实用性较高;
19.所述外皮内部且位于中心管1外部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铜线主体9,所述铜线主体9包括铜杆91、银涂层92和锡涂层93,所述铜杆91外表面设置有银涂层92,所述银涂层92外表面设置有锡涂层93,所述外皮内部且位于铜线主体9外部处还填充有填料10,所述填料10可选用pp绳、玻璃纤维绳或无机纸绳中的一种,填料10可保证了线缆的圆整,避免铜线主体9
之间相互影响。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支撑骨架和填料10可对外皮内部进行支撑和填充,保证了线缆的圆整,提高铜线主体9的稳定性,银涂层92可延缓铜杆91氧化且化学稳定性高,锡涂层93可防止外部无线电的干扰,使内部传输的信号更准确和稳定,其中填料10还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同时限位杆5还可将铜线主体9进行隔离开,降低铜线主体9之间的相互影响,限位杆5还可将外皮内部的热量传导至第一导热片6和第二导热片7进行散热,提升线缆内部的散热效率,还可配合旋转第一导热片6和第二导热片7,使二者竖起来,通过通孔8可方便进行本线缆的挂设和安装,实用性较高,通过绝缘外皮2和保护外皮3可提高本装置的绝缘、防水、防火、耐磨和防腐蚀性能,抗拉钢丝4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的抗拉抗断性能和结构强度,其中限位杆5不仅可以对铜线主体9进行隔离限位,也可以进行导热,还可以配合第一导热片6和第二导热片7进行设备的挂设和安装。
2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铜杆锡银铜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外皮和铜线主体(9);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心管(1)和限位杆(5),所述中心管(1)外周面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限位杆(5),所述中心管(1)外周面通过限位杆(5)连接有连接有外皮,所述外皮包括绝缘外皮(2)和保护外皮(3),所述保护外皮(3)位于绝缘外皮(2)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杆(5)远离中心管(1)一端均贯穿外皮转动连接有散热挂载模块,所述外皮内部且位于中心管(1)外部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铜线主体(9),所述铜线主体(9)包括铜杆(91)、银涂层(92)和锡涂层(93),所述铜杆(91)外表面设置有银涂层(92),所述银涂层(92)外表面设置有锡涂层(9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杆锡银铜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挂载模块包括第一导热片(6)、第二导热片(7)和通孔(8),所述第一导热片(6)和第二导热片(7)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限位杆(5),所述第一导热片(6)和第二导热片(7)上端远离限位杆(5)一侧均设置有通孔(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杆锡银铜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皮(2)的材料可选用聚氯乙烯、聚乙烯或交联聚乙烯中的一种,所述保护外皮(3)可选用氯化聚乙烯、氯丁橡皮或硅橡胶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杆锡银铜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内部设置有抗拉钢丝(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杆锡银铜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内部且位于铜线主体(9)外部处还填充有填料(10),所述填料(10)可选用pp绳、玻璃纤维绳或无机纸绳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一种铜杆锡银铜线,包括支撑骨架、外皮和铜线主体,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心管和限位杆,所述中心管外周面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限位杆,所述中心管外周面通过限位杆连接有连接有外皮,所述外皮包括绝缘外皮和保护外皮,所述保护外皮位于绝缘外皮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杆远离中心管一端均贯穿外皮转动连接有散热挂载模块,所述外皮内部且位于中心管外部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铜线主体;本装置通过支撑骨架和填料保证了线缆的圆整,提高铜线主体的稳定性,银锡涂层可延缓铜杆氧化且防止外部无线电的干扰,同时本装置散热效率高,方便挂设和安装,且绝缘、防水、防火、耐磨、防腐蚀性能和抗拉抗断性能佳。防腐蚀性能和抗拉抗断性能佳。防腐蚀性能和抗拉抗断性能佳。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中 刘昭林 张勇 罗曦 刘新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诚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3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