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5  12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收纳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2.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电阻比纯金属大、电阻温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和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更是常用材料之一。
3.目前,现有的线材收卷缠绕时分布不够均匀,导致收卷后不美观且不牢固,不便于包装运输,同时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后部分温度较高,收卷冷却不均匀,冷却效果差,影响产品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实用新型目的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本装置绕线筒自转收卷同时带动引导环左右移动,使得绕线极为均匀牢固,且美观,便于包装和运输,绕线筒拆装方便,便于上下料,旋转桶内部的冷却液可对线材进行液冷降温,同时启动风机抽风经螺旋管冷却吹在线材表面,且矩形滑套带动弧形管左右移动,使得冷风散热面更广,散热效果更佳。
6.(二)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包括固定架、绕线模块和风冷模块,固定架左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管,固定架右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管,第一旋转管和第二旋转管之间共同连接有绕线模块,第一旋转管左部套设有从动皮带轮,固定架左部下侧设置有旋转动力模块,旋转动力模块的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动皮带轮,第二旋转管右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固定架上端设置有u形滑板,u形滑板中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套,矩形滑套下端中部设置有引导环,矩形滑套下端左侧设置有弧形管,弧形管周面下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吹气头,固定架右端上侧设置有引导动力模块,引导动力模块的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引导动力模块的第二摇臂转动连接矩形滑套,固定架左端上侧设置有风冷模块,风冷模块的抽风管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绕线模块的螺旋管,风冷模块的送风软管连接弧形管。
8.优选的,绕线模块包括旋转桶、滑条、绕线筒、滑槽、加液管和螺旋管,旋转桶外周面上侧和下侧对称设置有滑条,绕线筒内周面上侧和下侧对称设置有滑槽,绕线筒套在旋转桶外侧,且绕线筒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滑条,旋转桶左端上侧设置有加液管,旋转桶内部设置有螺旋管,螺旋管右端贯穿旋转桶,螺旋管左端贯穿旋转桶和第一旋转管。
9.优选的,旋转动力模块包括伺服电机和主动皮带轮,伺服电机左端通过电机轴连接有主动皮带轮。
10.优选的,引导动力模块包括轴承座、旋转轴、第二锥齿轮、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轴承座固定设置于固定架右端上侧,轴承座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下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旋转轴上端设置有第一摇臂,第一摇臂远离旋转轴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摇臂。
11.优选的,风冷模块包括风机、抽风管和送风软管,风机左端设置有抽风管,风机上端设置有送风软管。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将线材穿过引导环绕设在绕线筒上,此时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转动,从而通过从动皮带轮带动第一旋转管、第二旋转管和旋转桶转动,由此实现对线材的自动收卷,同时第二旋转管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旋转轴和第一摇臂旋转,通过第二摇臂拉动矩形滑套沿着u形滑板中部左右移动,由此带动引导环左右移动,从而使得绕线筒上绕线极为均匀牢固,且美观,便于包装和运输,同时滑条和滑槽的滑动连接方便绕线筒从旋转桶上拆装,便于上下料,旋转桶内部的通过加液管加入冷却液,方便由内向外的收卷的线材进行液冷降温,同时启动风机通过抽风管抽风,热冷通过螺旋管冷却后,冷风通过送风软管送至弧形管经吹气头均匀吹在线材表面,此时由于矩形滑套带动弧形管左右移动,使得冷风散热面更广,散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中弧形管的侧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中a的放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中b的放大图。
17.附图标记:1、固定架;2、第一旋转管;3、第二旋转管;4、旋转桶;5、滑条;6、绕线筒;7、滑槽;8、加液管;9、从动皮带轮;10、伺服电机;11、主动皮带轮;12、螺旋管;13、第一锥齿轮;14、u形滑板;15、矩形滑套;16、引导环;17、弧形管;18、吹气头;19、轴承座;20、旋转轴;21、第二锥齿轮;22、第一摇臂;23、第二摇臂;24、风机;25、抽风管;26、送风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9.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用线材缠绕装置,包括固定架1、绕线模块和风冷模块,固定架1左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管2,固定架1右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管3,第一旋转管2和第二旋转管3之间共同连接有绕线模块,绕线模块包括旋转桶4、滑条5、绕线筒6、滑槽7、加液管8和螺旋管12,旋转桶4外周面上侧和下侧对称设置有滑条5,绕线筒6内周面上侧和下侧对称设置有滑槽7,绕线筒6套在旋转桶4外侧,且绕线筒6
通过滑槽7滑动连接滑条5,旋转桶4左端上侧设置有加液管8,旋转桶4内部设置有螺旋管12,螺旋管12右端贯穿旋转桶4,螺旋管12左端贯穿旋转桶4和第一旋转管2;
20.第一旋转管2左部套设有从动皮带轮9,固定架1左部下侧设置有旋转动力模块,旋转动力模块包括伺服电机10和主动皮带轮11,伺服电机10左端通过电机轴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1,旋转动力模块的主动皮带轮11通过皮带连接从动皮带轮9,第二旋转管3右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固定架1上端设置有u形滑板14,u形滑板14中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套15,矩形滑套15下端中部设置有引导环16,矩形滑套15下端左侧设置有弧形管17,弧形管17周面下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吹气头18;
21.固定架1右端上侧设置有引导动力模块,引导动力模块包括轴承座19、旋转轴20、第二锥齿轮21、第一摇臂22和第二摇臂23,轴承座19固定设置于固定架1右端上侧,轴承座19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0,旋转轴20下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1,旋转轴20上端设置有第一摇臂22,第一摇臂22远离旋转轴20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摇臂23引导动力模块的第二锥齿轮21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13,引导动力模块的第二摇臂23转动连接矩形滑套15,固定架1左端上侧设置有风冷模块,风冷模块包括风机24、抽风管25和送风软管26,风机24左端设置有抽风管25,风机24上端设置有送风软管26,风冷模块的抽风管25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绕线模块的螺旋管12,风冷模块的送风软管26连接弧形管17。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线材穿过引导环16绕设在绕线筒6上,此时启动伺服电机10带动主动皮带轮11转动,从而通过从动皮带轮9带动第一旋转管2、第二旋转管3和旋转桶4转动,由此实现对线材的自动收卷,同时第二旋转管3带动第一锥齿轮13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21带动旋转轴20和第一摇臂22旋转,通过第二摇臂23拉动矩形滑套15沿着u形滑板14中部左右移动,由此带动引导环16左右移动,从而使得绕线筒6上绕线极为均匀牢固,且美观,便于包装和运输,同时滑条5和滑槽7的滑动连接方便绕线筒6从旋转桶4上拆装,便于上下料,旋转桶4内部的通过加液管8加入冷却液,方便由内向外的收卷的线材进行液冷降温,同时启动风机24通过抽风管25抽风,热冷通过螺旋管12冷却后,冷风通过送风软管26送至弧形管17经吹气头18均匀吹在线材表面,此时由于矩形滑套15带动弧形管17左右移动,使得冷风散热面更广,散热冷却效果更佳。
2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