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连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逐渐成为电动汽车能否实现大量普及的关键所在。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需要检测充电枪插头与车辆插座之间的连接关系,以能够及时发现充电枪插头与车辆插座之间的连接可能存在的问题。充电枪插头与车辆插座之间的连接不可靠时,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如发热烧毁损坏车辆、起火和长期连接不可靠会导致绝缘问题影响人身安全。但是现有的充电桩大多数都注重于充电桩和充电枪之间的连接而往往忽略了充电枪和电车之间是否真正连接,有时候虽然充电枪和电车之间虽然插头上进行连接,但是实际上电路上没有实际连接,从而导致充电桩对电车充不进电,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其对充电枪的信号端dc-cc1进行检测,以判断在充电枪和电车已经结构连接的基础上是否在电路上实现电性连接,从而保障充电枪对于电车的有序充电。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其具有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和结构稳定等优点。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包括接口检测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接口检测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检测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分压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通过所述分压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电性连接,其中:
7.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放器u9a、运放器u9b和光电耦合器u10,所述运放器u9a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运放器u9b的正极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所述运放器u9a的正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36与信号端(dc-cc1)电性连接,所述运放器u9a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5和电阻r38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阳极(1管脚)电性连接,所述运放器u9b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6与所述二极管d5和所述电阻r38的共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40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发射极一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主控芯片u1的连接端(80管脚)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发射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39接地(信号端dc-cc1是充电桩确认充电枪已经连接的信号线,可以通过与运放器u9a和运放器u9b比较然后通过光电耦合器u10光耦隔离,只有电压符合范围内才会被确认接口已经正常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u8,所述开关电源模块u8的输入端(1管脚)连接输入电源(vcc12v),所述开关电源模块u8
的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连接电容c36,所述开关电源模块u8的输出端(6管脚)输出供电电压(+12)并且所述开关电源模块u8的输出端(6管脚)和输出地端(4管脚)之间连接电容c37,所述电容c37的两端连接有串联的电阻r34和发光二极管d4。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阻r40、电阻r41和电阻r42,所述电阻r40远离所述电阻r41的一端连接供电电压(+12)并且所述电阻r42远离所述电阻r4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0和所述电阻r41的共接端输出第一电压(dcvh)并且所述电阻r41和所述电阻r42的共接端输出第二电压(dcvl)。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运放器u9b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并且所述运放器u9a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控芯片u1的23管脚和24管脚之间连接有晶振y1,所述晶振y1靠近所述主控芯片u1的23管脚的一端通过电容c6接地并且所述晶振y1靠近所述主控芯片u1的24管脚的一端通过电容c7接地。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的检测电路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的开关电源电路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的分压电路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的主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1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充电桩和充电枪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19.优选实施例。
2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安全检测电路,包括接口检测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接口检测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检测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分压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通过所述分压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电性连接,其中:
21.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放器u9a、运放器u9b和光电耦合器u10,所述运放器u9a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运放器u9b的正极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所述运放器u9a的正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36与信号端(dc-cc1)电性连接,所述运放器u9a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5和电阻r38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阳极(1管脚)电性连接,所述运放器u9b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6与所述二极管d5和所述电阻r38的共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40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发射极一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主控芯片u1的连接端(80管脚)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发射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39接地(信号端dc-cc1是充电
桩确认充电枪已经连接的信号线,可以通过与运放器u9a和运放器u9b比较然后通过光电耦合器u10光耦隔离,只有电压符合范围内才会被确认接口已经正常连接)。
22.具体的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u8,所述开关电源模块u8的输入端(1管脚)连接输入电源(vcc12v),所述开关电源模块u8的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连接电容c36,所述开关电源模块u8的输出端(6管脚)输出供电电压(+12)并且所述开关电源模块u8的输出端(6管脚)和输出地端(4管脚)之间连接电容c37,所述电容c37的两端连接有串联的电阻r34和发光二极管d4。
23.更具体的是,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阻r40、电阻r41和电阻r42,所述电阻r40远离所述电阻r41的一端连接供电电压(+12)并且所述电阻r42远离所述电阻r4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0和所述电阻r41的共接端输出第一电压(dcvh)并且所述电阻r41和所述电阻r42的共接端输出第二电压(dcvl)。
24.进一步的是,所述运放器u9b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并且所述运放器u9a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
25.更进一步的是,所述主控芯片u1的23管脚和24管脚之间连接有晶振y1,所述晶振y1靠近所述主控芯片u1的23管脚的一端通过电容c6接地并且所述晶振y1靠近所述主控芯片u1的24管脚的一端通过电容c7接地。
26.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信号端dc-cc1是充电桩确认充电枪已经连接的信号线,可以通过运放器u9a和u9b比较然后通过光电耦合器u10进行光耦隔离,将隔离后的数据传输到主控芯片进行匹配,只有电压符合范围内才会被确认接口已经正常连接,从而确保充电枪和电车之间的电性连接,进而对电车进行充电。
27.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充电桩和充电枪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28.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