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2.墙(或称壁、墙壁)在建筑学上是指一种垂直向的空间隔断结构,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根据墙在建筑物中是否承重,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承接其上及附近建筑物的重量,不容许因装修等理由移除。
3.现有技术中,墙体建筑是在建筑时直接一体建筑成型,且在拆除时是直接整体推倒,无法进行分隔拆除,从而使得现有的墙体无法进行二次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现有的墙体建筑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墙体建筑是在建筑时直接一体建筑成型,且在拆除时是直接整体推倒,无法进行分隔拆除,从而使得现有的墙体无法进行二次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现有的墙体建筑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墙体建筑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建筑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建筑墙体,所述建筑墙体的右侧以及下端面均开设有连接内槽,所述建筑墙体的左侧以及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凸块的宽度小于连接内槽的宽度,所述连接凸块的上端面开设有加强槽口,所述建筑墙体上端以及左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侧边。
6.优选的,所述建筑墙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防水连接板,所述防水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建筑墙体的前后两侧,所述防水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光滑外板。
7.优选的,所述建筑墙体前后两侧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紧固钉,所述防水连接板与建筑墙体通过紧固钉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建筑墙体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内连接槽,所述紧固钉为倾斜设计。
9.优选的,所述内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振动棒,所述超声波振动棒的前端面与防水连接板的后端面贴合。
10.优选的,所述建筑墙体的内部开设有内安装槽,所述内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降噪隔音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凸块、连接内槽以及支撑侧边的设置,用于将两个建筑墙体进行拼接安装时,将连接内槽内灌注水泥,通过连接凸块的挤压,将水泥挤压流出,通过支撑侧边控制连接内槽与之间的间隙,通过连接凸块的挤压,使水泥流出,从而使流出部
分的水泥存留在两个建筑墙体之间,在水泥干燥后即可,通过加强槽口的设置,用于增加与水泥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加两个建筑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水连接板的设置,可防止水分的进入,以保证建筑墙体的防水性能,通过光滑外板的设置,可防止水分与灰尘落在光滑外板上,以增加光滑外板的实用性,通过超声波震动棒的设置,用于在光滑外板上有异物难以清理时,通过超声波震动棒的开启,利用超声波将异物震动,从而将异物震动松动,从而便于清理,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通过降噪隔音板的设置,用于增加建筑墙体的隔音效果,从而防止外界的噪音对人的骚扰,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通过紧固钉的设置,用于增加防水连接板与建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防止在长时间使用时,出现防水连接板松动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墙体建筑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墙体建筑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
18.1、连接结构;11、建筑墙体;12、连接内槽;13、连接凸块;14、加强槽口;15、支撑侧边;
19.2、清理结构;21、防水连接板;22、光滑外板;23、超声波振动棒;24、内连接槽;25、内安装槽;26、降噪隔音板;27、紧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建筑结构,包括连接结构1,连接结构1包括建筑墙体11,建筑墙体11的右侧以及下端面均开设有连接内槽12,建筑墙体11的左侧以及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13,连接凸块13的宽度小于连接内槽12的宽度,连接凸块13的上端面开设有加强槽口14,建筑墙体11上端以及左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侧边15。
23.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连接结构1的具体设置和作用,通过连接凸块13、连接内槽12以及支撑侧边15的设置,用于将两个建筑墙体11进行拼接安装时,将连接内槽12内灌注水泥,通过连接凸块13的挤压,将水泥挤压流出,通过支撑侧边15控制连接内槽12与3之间的间隙,通过连接凸块13的挤压,使水泥流出,从而使流出部分的水泥存留在两个建筑墙体11之间,在水泥干燥后即可,通过加强槽口14的设置,用于增加与水泥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加两个建筑墙体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4.如图1-3所示,建筑墙体11的两侧均设置有清理结构2,清理结构2包括防水连接板
21,防水连接板21固定连接在建筑墙体11的前后两侧,防水连接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光滑外板22,建筑墙体11前后两侧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紧固钉27,防水连接板21与建筑墙体11通过紧固钉27固定连接,建筑墙体1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内连接槽24,紧固钉27为倾斜设计,内连接槽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振动棒23,超声波振动棒23的前端面与防水连接板21的后端面贴合,建筑墙体11的内部开设有内安装槽25,内安装槽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降噪隔音板26。
25.其整个清理结构2达到的效果为,通过防水连接板21的设置,可防止水分的进入,以保证建筑墙体11的防水性能,通过光滑外板22的设置,可防止水分与灰尘落在光滑外板22上,以增加光滑外板22的实用性,通过超声波震动棒23的设置,用于在光滑外板22上有异物难以清理时,通过超声波震动棒23的开启,利用超声波将异物震动,从而将异物震动松动,从而便于清理,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通过降噪隔音板26的设置,用于增加建筑墙体11的隔音效果,从而防止外界的噪音对人的骚扰,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通过紧固钉27的设置,用于增加防水连接板21与建筑墙体1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防止在长时间使用时,出现防水连接板21松动脱落的问题。
26.工作原理:在将建筑墙体11进行拼接时,先将连接内槽12的内部放置水泥,再将连接凸块13与连接内槽12对接,使支撑侧边15与建筑墙体11的侧面接触,通过连接凸块13的挤压,水泥流出在两个建筑墙体11之间,且通过支撑侧边15,可将水泥进行阻挡限位,防止水泥的流出,以增加拼接安装后的美观性,在光滑外板22上有灰尘时,可通过超声波震动棒23发出超声波,将光滑外板22上的灰尘震动掉落,较为顽固的灰尘通过震动产生松动,将其直接清理即可,以此完成安装,再将防水连接板21安装时,将防水连接板21与建筑墙体11对准,通过防水连接板21的挤压,时紧固钉27倾斜朝向防水连接板21的内部插入,从而将防水连接板21紧固在建筑墙体11上。
27.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