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杆堆放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5  138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杆转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杆堆放转运车。


背景技术:

2.矿用履带钻机主要用于煤矿瓦斯防治等钻孔施工,钻机配套的钻杆类型较多,数量大,有的钻机配置钻杆最多可达1000m以上。在大功率钻机施工钻孔的深度较大的情况下,钻杆使用量大,需要更换钻杆时,需要将钻杆转运至钻机处。目前,我国煤矿钻探设备未配备钻杆运输专用车辆,钻杆等配套设备主要靠平板车及人工转运,作业风险高,而且煤矿用定向钻机的钻杆的长度约3m、外径约φ73~120mm、重量约45~70kg,每次转运均需要2~3人配合操作,但是钻杆的重量较大、长度较长且施工环境的路面情况也较差,多人配合操作的难度较大,在钻杆使用量大的情况下,依靠人工转运的劳动强度大,且在搬运过程中,若钻杆发生掉落,容易砸伤工人,故还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钻杆堆放转运车,以代替人工转运钻杆,减少人工的工作量、提高转运作业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工伤事故。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钻杆堆放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架底部安装有车轮,车架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固定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位于车架的顶部;车架的头部和尾部的端部均设有连接环和减震器;车架的顶部还固定有两个侧挡板,两个侧挡板沿水平方向的投影分别位于前挡板的两端。
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6.1.本案中的转运车能够代替人工对钻杆进行运输,以减少人工的工作量。车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将外界的牵引装置与前端的连接环连接即可使转运车朝前运动;将外界的牵引装置与后端的连接环连接即可使转运车朝后运动,而不需要使转运车掉头,更适合在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使用。
7.2.本方案中的提升液压油缸工作时可将钻杆两侧的防夹手限位器向上提升,从而使钻杆的高度升高,在需要取出上方的钻杆时,可使上方的钻杆更靠近侧挡板的上端,使得工人的手部能够更方便的将钻杆向上抬起,从而更方便搬运。
8.进一步,减震器为橡胶减震器,且橡胶减震器与车架可拆卸连接。
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与普通的橡胶片相比,本方案中的橡胶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更好,而且在橡胶减震器损坏后可十分方便的进行更换。
10.进一步,连接环侧壁固定有连杆,连杆与车架铰接。
1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连接环在自然状态下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从而避免连接环过于凸出而与相邻设备发生碰撞导致损坏。
12.进一步,车架的头部和尾部均设有通槽,通槽沿竖向贯穿车架的端部,连杆与车架的铰接位置位于通槽内。
1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槽的设置使得当连接环远离车架的一端向下摆动后,连杆位于通槽内而不会凸出至车架外,进一步避免连接环和连杆被损坏。
14.进一步,连接环远离车架的一端与车架之间的距离小于车架底部与车轮底部的距离。
1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连接环向下摆动后不会与地面接触,进一步避免连接环与地面接触导致磨损或者对转运车的行驶造成不利影响。
16.进一步,车架底部固定有四个支撑液压油缸,支撑液压油缸的推杆朝下,支撑液压油缸的推杆下端高于车轮底部。
17.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支撑液压油缸能够将车架向上顶起,从而使车轮悬空,能更方便的对车轮进行更换。
18.进一步,车架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竖向设于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
1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车架的长度一定,当需要运输长度较短的钻杆时,安装限位板即可对钻杆进行定位,使钻杆的一端与限位板相抵、另一端与前挡板或后挡板相抵,当转运车在倾斜的路面或轨道上运动时,可避免钻杆向前或向后窜动,并从防夹手限位器上掉落,导致转运车内的钻杆散乱。
20.进一步,车架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固定孔,限位板与任意一个固定孔相对,限位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贯穿限位板并延伸入与限位板相对的固定孔内。
2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限位板的安装位置可进行调整,可对不同长度的钻杆进行限位。
22.进一步,限位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多个板体,相邻板体可拆卸连接,且最下方的板体与车架可拆卸连接。
2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转运的钻杆较多时,钻杆堆放的高度较大,此时增加限位板的数量即可对高度较大的钻杆进行限位。
24.进一步,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之间形成转运空间,转运空间内设有两个提升组件,两个提升组件分别位于车架的前端和尾端,且两个提升组件均包括两个提升液压油缸,提升液压油缸均固定在车架上且提升液压油缸的推杆朝上。
2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提升液压油缸能够将钻杆向上推动,从而使钻杆移动至侧挡板的上部,在取出钻杆时,工人仅需要将钻杆搬出即可,而不再需要先将钻杆向上抬起、再从转运车中取出,进一步减少搬运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竖向剖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车架1、连接环11、减震器12、前挡板2、支撑液压油缸3、侧挡板4、板体5、钻杆6、提升液压油缸7、防夹手限位器8。
31.实施例1
32.钻杆堆放转运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1、前挡板2、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4,车架 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现有的车轮。车架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四个支撑液压油缸3,四个支撑液压油缸3的推杆朝下,且四个支撑液压油缸3与四个车轮一一对应。在实际实施时,若在设有轨道的地面上行驶,可将车轮由常规的橡胶轮胎更换为侧面带有环状的槽的行车轨道行走轮,以使轮胎能够与地面上的轨道配合,并沿轨道行驶。在更换车轮时,通过四个支撑液压油缸3能够将车架1向上顶起,更换方便。
33.前挡板2和后挡板均竖向焊接在车架1的前后两端,两个侧挡板4分别位于车架1的前后两侧,且侧挡板4的下端均与车架1铰接,侧挡板4的上端与前挡板2和后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前挡板2、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4之间形成转运空间。车架1的左端为头部、右端为尾部,车架1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连接环11和两个减震器12,以车架1的左端为例,车架1的左端沿竖向设有通槽,连接环11的右端焊接有连杆,连杆的右端与通槽侧壁铰接。两个减震器12分别位于连接环11的前后两侧,本实施例中的减震器12采用现有的橡胶防撞减震器12,在实际实施时,也可采用胶接在车架1上的橡胶片作为减震器12。
34.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环11水平时,连接环11左端与车架1左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减震器 12左端与车架1左端之间的距离;连接环11左端向下转动后,连接环11底部高于车轮的底部,故连接环11不会与地面接触,不会对转运车的行驶造成不利影响。
3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6.本实施例中的转运车在转运钻杆6时,将若干钻杆6放入转运空间内,此时前挡板2、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4均能够对钻杆6进行限位。需要移动转运车时,将钻车或者外界的其它牵引装置与连接环11连接,通过钻车或者其它牵引装置带动转运车行驶。当转运车需要向前行驶时,将钻车或者其它牵引装置分别与左侧的连接环11连接,当转运车需要向后行驶时,将钻车或者其它牵引装置分别与右侧的连接环11连接,而不需要使转运车掉头,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
37.当需要对车轮进行更换时,将支撑液压油缸3与外界的钻车的液压系统连接,支撑液压油缸3的推杆伸出后与地面相抵,此时通过支撑液压油缸3将车架1向上顶起,可更方便的对车轮进行更换。更换后,控制支撑液压油缸3的推杆复位即可。
38.实施例2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运空间内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前挡板2和后挡板之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多个板体 5,支架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固定孔,最下方的板体5上设有固定孔,固定杆沿竖向贯穿最下方的板体5并可延伸入任意一个固定孔内并与固定孔螺纹连接。每个板体5沿径向的截面均为u形,相邻板体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40.在转运长度较小的钻杆6时,在钻杆6放入转运空间后,通过限位板可对钻杆6另一端进行限位,使钻杆6的两端分别与前挡板2和限位板相抵,使得转运车在倾斜的路面上行驶时,钻杆6不会沿车架1的长度方向产生滑移。
41.实施例3
42.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运空间内设有两个提升组件,两个提升组件分别位于车架1的左右两端,每个提升组件均包括两个提升液压油缸7,具体的,
提升液压油缸7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架1上,且提升液压油缸7的推杆朝上。本实施例中的转运车使用时会使用若干防夹手限位器8,防夹手限位器8为的顶部沿长度方向依次间隙分布有若干凹槽,在放入钻杆6前,先在车架1的左右两端放入防夹手限位器8,此时防夹手限位器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挡板4相抵,然后将钻杆6的两端放入两个防夹手限位器8上的凹槽内,通过防夹手限位器8上的凹槽对钻杆6进行定位,避免钻杆6滚动。
43.需要放入其它钻杆6时,先在已经放入的钻杆6上方再放入两个防夹手限位器8,此时通过下方的钻杆6对上方的防夹手限位器8进行支撑。而本实施例中的四个提升液压油缸7 的推杆分别与最下方的两个防夹手限位器8的两端相抵,用于将防夹手限位器8向上推动,从而使钻杆6向上移动,方便从上方将钻杆6取出。
4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