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5  129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命体征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生命体征是指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目前,人们检查生命体征需要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检测,不仅不方便而且不能随时监测待监测人员的体征情况,有时会错过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
3.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手腕上佩戴手链饰品以增加美感,可将具有生命体征探测功能仪器与手链结合,在增加美感的同时可对生命体征进行探测。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可随身携带、与手腕固定后不易脱落,可对体征探测组件进行更换且体征探测组件拆卸方便,组装牢固且可通过手机、电脑进行生命体征实时监测,具有定位功能的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包括保护外壳、左连接带、右连接带、体征探测组件、固定缓冲组件、保护盖、定位组件和智能终端,所述保护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所述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分别连接设于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上,所述保护外壳呈上方设有滑动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体征探测组件可拆卸设于保护外壳的内部,所述固定缓冲组件设于保护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保护盖连接设于保护外壳的开口处,所述定位组件连接设于保护盖和保护外壳之间,且所述智能终端与体征探测组件信号连接;所述体征探测组件包括探测外箱和显示屏,所述探测外箱可拆卸设于保护外壳靠近皮肤的一侧,所述显示屏设于探测外箱的远离皮肤的一侧,所述探测外箱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心跳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所述固定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缓冲弹簧、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一支撑块连接设于保护外壳的内壁上,所述保护外壳的内壁上设有缓冲槽,所述第二支撑块可滑动设于缓冲槽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设于第二支撑块与缓冲槽靠近第一支撑块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端铰接设于第一支撑块的下端,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端铰接设于第二支撑块的下端,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的另一端相互铰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推板和定位弹簧,所述保护外壳靠近保护盖一侧的两端均设有定位槽,所述保护盖靠近保护外壳一侧的两端均设有定位块,所述两定位块可配合设于两定位槽的内部,所述两定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卡槽,所述两定位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槽,所述两限位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滑动通槽,所述推板的一端设于保护外壳的外部,所述推板的另一端贯通滑动通槽和限位槽且设于定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槽设于定位
槽内部的一端设有卡锥,所述卡锥可伸缩设于卡槽的内部,且所述定位弹簧套设于推板的外侧,所述定位弹簧设于限位槽与卡锥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带远离皮肤的一侧可拆卸连接设有魔术贴一,所述右连接带靠近皮肤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设有魔术贴二,所述魔术贴一与魔术贴二相互配合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外箱靠近皮肤的一侧设有减震槽,所述保护外壳远离保护盖的内壁上连接设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与减震槽之间连接设有减震弹簧。
8.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靠近皮肤的一侧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设有按压块。
9.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心跳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分别与显示屏连接,且所述显示屏上设有信号发送器,所述智能终端上设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送器信号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外箱的内部设有定位器和蓄电池,所述探测外箱的侧壁上设有充电口。
11.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盖设于保护外壳远离皮肤的一端,所述保护盖为透明玻璃材质。
12.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和固定缓冲组件相对于体征探测组件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定位组件相对于体征探测组件对称设有两组。
13.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和卡锥均呈v形设置,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电脑和平板。
14.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靠近皮肤的一侧外部连接设有吸汗层。
15.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固定缓冲组件对体征探测组件进行缓冲保护,防止体征探测组件左右移动,同时压紧弹簧、按压块、减震弹簧和减震块可防止体征探测组件进行上下移动,同时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通过魔术贴一和魔术贴二进行连接,将体征探测组件固定在手腕上,智能终端上的信号接收器接受信号发送器发出的信号,并将信号在手机、电脑上显示,可实现远距离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的后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的俯视图;
20.图5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6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其中,1、保护外壳,2、左连接带,3、右连接带,4、体征探测组件,5、固定缓冲组件,6、保护盖,7、定位组件,8、智能终端,9、左连接块,10、右连接块,11、探测外箱,12、显示屏,13、温度传感器,14、心跳传感器,15、脉搏传感器,16、血压传感器,17、第一支撑块,18、第二支撑块,19、缓冲弹簧,20、第一缓冲板,21、第二缓冲板,22、缓冲槽,23、推板,24、定位弹簧,25、定位槽,26、定位块,27、卡槽,28、限位槽,29、滑动通槽,30、卡锥,31、魔术贴一,32、魔术贴二,33、减震槽,34、减震块,35、减震弹簧,36、压紧弹簧,37、按压块,38、信号发送器,39、
信号接收器,40、定位器,41、蓄电池,42、充电口,43、吸汗层。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生命体征探测和定位功能的装置,包括保护外壳1、左连接带2、右连接带3、体征探测组件4、固定缓冲组件5、保护盖6、定位组件7和智能终端8,所述保护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连接块9和右连接块10,所述左连接带2和右连接带3分别连接设于左连接块9和右连接块10上,所述保护外壳1呈上方设有滑动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体征探测组件4可拆卸设于保护外壳1的内部,所述固定缓冲组件5设于保护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保护盖6连接设于保护外壳1的开口处,所述定位组件7连接设于保护盖6和保护外壳1之间,且所述智能终端8与体征探测组件4信号连接;所述体征探测组件4包括探测外箱11和显示屏12,所述探测外箱11可拆卸设于保护外壳1靠近皮肤的一侧,所述显示屏12设于探测外箱11的远离皮肤的一侧,所述探测外箱11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3、心跳传感器14、脉搏传感器15和血压传感器16;所述固定缓冲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块17、第二支撑块18、缓冲弹簧19、第一缓冲板20和第二缓冲板21,所述第一支撑块17连接设于保护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保护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缓冲槽22,所述第二支撑块18可滑动设于缓冲槽22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19设于第二支撑块18与缓冲槽22靠近第一支撑块17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板20的一端铰接设于第一支撑块17的下端,所述第二缓冲板21的一端铰接设于第二支撑块18的下端,所述第一缓冲板20和第二缓冲板21的另一端相互铰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推板23和定位弹簧24,所述保护外壳1靠近保护盖6一侧的两端均设有定位槽25,所述保护盖6靠近保护外壳1一侧的两端均设有定位块26,所述两定位块26可配合设于两定位槽25的内部,所述两定位块2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卡槽27,所述两定位槽2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槽28,所述两限位槽2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滑动通槽29,所述推板23的一端设于保护外壳1的外部,所述推板23的另一端贯通滑动通槽29和限位槽28且设于定位槽25的内部,所述限位槽28设于定位槽25内部的一端设有卡锥30,所述卡锥30可伸缩设于卡槽27的内部,且所述定位弹簧24套设于推板23的外侧,所述定位弹簧24设于限位槽28与卡锥30之间。
26.其中,所述左连接带2远离皮肤的一侧可拆卸连接设有魔术贴一31,所述右连接带3靠近皮肤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设有魔术贴二32,所述魔术贴一31与魔术贴二32相互配合连接;所述探测外箱11靠近皮肤的一侧设有减震槽33,所述保护外壳1远离保护盖6的内壁上连接设有减震块34,所述减震块34与减震槽33之间连接设有减震弹簧35;所述保护外壳靠近皮肤的一侧设有压紧弹簧36,所述压紧弹簧36的另一端设有按压块37;所述温度传感器13、心跳传感器14、脉搏传感器15和血压传感器16分别与显示屏12连接,且所述显示屏12上设有信号发送器38,所述智能终端8上设有信号接收器39,所述信号接收器39与信号发送器
38信号连接;所述探测外箱11的内部设有定位器40和蓄电池41,所述探测外箱11的侧壁上设有充电口42;所述保护盖6设于保护外壳1远离皮肤的一端,所述保护盖6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缓冲槽22和固定缓冲组件5相对于体征探测组件4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定位组件7相对于体征探测组件4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卡槽27和卡锥30均呈v形设置,所述智能终端8为手机、电脑和平板;所述保护外壳1靠近皮肤的一侧外部连接设有吸汗层43。
27.具体使用时,将体征探测组件4设于保护外壳1的内部,固定缓冲组件5对体征探测组件4进行缓冲保护,防止体征探测组件4左右移动,同时压紧弹簧36、按压块37、减震弹簧35和减震块34可防止体征探测组件4进行上下移动,同时左连接带2和右连接带3通过魔术贴一31和魔术贴二32进行连接,将体征探测组件4固定在手腕上,智能终端8上的信号接收器39接受信号发送器38发出的信号,并将信号在手机、电脑上显示,可实现远距离实时监测。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