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拟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拟飞行器用环境模拟器。
背景技术:
2.飞行模拟器采用实时仿真技术,在地面复现驾驶舱和空中飞行环境,用于对飞行员进行起飞、爬升、转弯、着陆、机动等初始、改装、复训,不受气象条件和场地的限制,在较短时间内使飞行人员熟悉机型的驾驶技术。
3.但是现有技术中,飞行模拟器仅仅只能让体验者进行飞机飞行的初始动作,没有各种各样的飞行环境模拟,导致其体验感较差,而且,现有的飞行模拟器用途单一,仅仅作为飞行员适应飞机驾驶的训练装置,无法广泛推广,其经济收益较低,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拟飞行器用环境模拟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飞行器用环境模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没有各种各样的飞行环境模拟,导致其体验感较差,而且,现有的飞行模拟器用途单一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体验感强,用途广,便于推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飞行器用环境模拟器,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机舱组件,所述机舱组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动登机梯,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液压杆,所述机舱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支撑液压杆顶部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舱体,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舱体右侧的控制机箱,控制机箱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气象数据分析器、终端控制器以及地图数据分析器。
6.进一步,所述底板为矩形板,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软垫,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梯槽,底板的顶部通过活动轴与支撑液压杆转动连接,支撑液压杆的顶部通过活动座与固定环转动连接。
7.进一步,所述活动登机梯为五步阶梯,活动登机梯的内部为空心,活动登机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移动梯槽内部的限位滑板,活动登机梯通过限位滑板与底板滑动连接。
8.进一步,所述固定环为圆环形,固定环的内壁开设有与移动板对应的滑动槽,滑动槽测试形状为圆环形,滑动槽的断截面的形状为
‘
凸’字形,移动板与固定环滑动连接,固定环的数量为两个。
9.进一步,所述舱体的侧视形状为圆形,舱体的外表面且位于活动登机梯的背面活动安装有登机门,舱体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平面填充板,舱体的内部设置有操控组件。
10.进一步,所述登机门为双开滑门,登机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扶手,操控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平面填充板顶部的驾驶座椅,平面填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操控器,舱体左侧
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环境模拟显示屏。
11.进一步,所述控制机箱为铝合金矩形箱,控制机箱的右侧转动安装有检修门,检修门的长度和宽度均与控制机箱的长度和宽度相等,控制机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气象数据分析器、终端控制器以及地图数据分析器对应的支撑座。
12.进一步,所述气象数据分析器、终端控制器以及地图数据分析器相互数据连接,终端控制器与操控组件电连接,操控组件与支撑液压杆和移动板电连接。
13.进一步,所述控制机箱的底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控制机箱的内壁且位于地图数据分析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散热架,散热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气象数据分析器的顶部安装有接收天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模拟飞行器用环境模拟器,通过用户在舱体内操作,可通过操控组件驱动支撑液压杆和移动板,实现起飞、爬升、着陆、机动等初始动作,并且,通过地图数据分析器显示出全球各地的3d风景数据,并通过环境模拟显示屏真实还原出全球各地的3d地图样貌,以此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同时配合气象数据分析器可实时显示出环境模拟显示屏还原的所在地的真实气象,更进一步的贴近现实,强化视觉冲击,通过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飞行员的训练,也可当做飞行体验馆的游戏设备,以此提升该设备的用途,使其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便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舱侧视剖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组件、11底板、12活动登机梯、13限位滑板、14移动梯槽、15活动轴、16支撑液压杆、17活动座、2机舱组件、21固定环、22滑动槽、23移动板、24连接板、25安装板、26舱体、27登机门、3操控组件、31驾驶座椅、32操控器、33环境模拟显示屏、4控制组件、41控制机箱、42气象数据分析器、43接收天线、44终端控制器、45地图数据分析器、46散热风扇、47过滤网板、48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请参阅图1-3,一种模拟飞行器用环境模拟器,包括底座组件1,底座组件1的顶部设置有机舱组件2,机舱组件2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组件4。
22.底座组件1包括底板11,底板1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动登机梯12,底板1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液压杆16,通过支撑液压杆16作为机舱组件2的支撑。
23.本实施例中,底板11为矩形板,底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软垫,底板1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梯槽14,移动梯槽14用以安装移动将,从而实现活动登机梯12的移动,底板11的顶部通过活动轴15与支撑液压杆16转动连接,支撑液压杆16的顶部通过活动座17与固定环21转动连接。
24.其中,活动登机梯12为五步阶梯,活动登机梯12的内部为空心,活动登机梯12的背面为弧形,活动登机梯12的采用橡胶制成,活动登机梯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移动梯槽14内部的限位滑板13,活动登机梯12通过限位滑板13与底板11滑动连接,在登机的时候,限位滑板13自动向机舱组件2移动,登机后,限位滑板13自动向远离机舱组件2的一方滑走,以此避免机舱组件2在运动过程中与活动登机梯12发生冲突。
25.机舱组件2包括活动安装在支撑液压杆16顶部的固定环21,固定环2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板23,固定环21为圆环形,固定环21的内壁开设有与移动板23对应的滑动槽22,移动板2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远离移动板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5,安装板25远离移动板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舱体26,通过移动板23的移动,来带动舱体26做左右侧倾的动作,通过支撑液压杆16实现舱体26起飞,着陆等操作,真实还原出飞机飞行的各种状态,控制组件4包括固定安装在舱体26右侧的控制机箱41,控制机箱41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气象数据分析器42、终端控制器44以及地图数据分析器45,在飞行时,通过地图数据分析器45显示出全球各地的3d风景数据,并通过环境模拟显示屏33真实还原出全球各地的3d地图样貌,以此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同时配合气象数据分析器42可实时显示出环境模拟显示屏还原的所在地的真实气象,通过终端控制器44还原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的状态,并将飞行时的视角通过环境模拟显示屏33显示出来。
26.本实施例中,滑动槽22测试形状为圆环形,即可实现舱体26360度旋转,继而模拟出各种飞机所能够做出的高难度操作,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滑动槽22的断截面的形状为
‘
凸’字形,移动板23与固定环21滑动连接,固定环21的数量为两个。
27.本实施例中,舱体26的侧视形状为圆形,舱体26的外表面且位于活动登机梯12的背面活动安装有登机门27,登机门27为双开滑门,登机门2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扶手,其中登机门27可支持手动开关和电动开关,登机门27处于两个固定环21之间,舱体26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平面填充板28,舱体26的内部设置有操控组件3。
28.其中,操控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在平面填充板28顶部的驾驶座椅31,平面填充板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操控器32,舱体26左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环境模拟显示屏33,除此室外,在舱体26左侧的内壁且位于环境模拟显示屏33的下方设置有各种仪表,最大程度上还原真实飞机中的驾驶舱。
29.本实施例中,控制机箱41为铝合金矩形箱,控制机箱41的右侧转动安装有检修门48,检修门48的长度和宽度均与控制机箱41的长度和宽度相等,控制机箱4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气象数据分析器42、终端控制器44以及地图数据分析器45对应的支撑座,此外,气象数据分析器42、终端控制器44以及地图数据分析器45相互数据连接,地图数据分析器45内集成有北斗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数据包,终端控制器44与操控组件3电连接,操控组件3与支撑液压杆16和移动板23电连接,终端控制器44的外表面设置有温感元件,用以实时监测控制机箱41内的温度,控制机箱41的底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47,控制机箱41的内壁且位于地图数据分析器4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散热架,散热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6,通过散热风扇46在温度过高时,进行散热降温,气象数据分析器42的顶部安装有接收天线43。
30.在使用时,通过限位滑板13将活动登机梯12移动至舱体26旁,用户通过活动登机梯12登机,登机后,限位滑板13自动将活动登机梯12移走,随着用户座到驾驶座椅31后,即可开始体验驾驶飞机,在驾驶过程中,终端控制器44会根据码数表上的飞行速度,真实还原
出飞机当前所在的虚拟位置,并通过环境模拟显示屏33显示出来,同时,42气象数据分析器42和地图数据分析器45则会根据终端控制器44同步显示出所在虚拟位置的真实景象和真实气象环境,从而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飞行过程中,可通过操作操控器32来实现飞机的各种高难度飞行动作,以此增强用户的体验感。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