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龙门架式吊装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5  1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转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一种托盘龙门架式吊装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根据生产要求,常常需要将地面的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的货物箱等吊装上电动输送线(比如电动链条式输送机、电动链板式输送机),或者将托盘及其固定在其上端的货物箱等从电动输送线上吊装下放在地面码垛工位码垛(托盘和放置在其上端的货物箱经卡扣等固定安装在一起,货物箱内装货)。目前应用于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的货物箱的吊装,一般采用天车方式吊装,应用中,天车在生产区域上方的轨道上来回运动,到达目标区域后,天车上电动起落机构的吊钩下降从而通过钢丝绳方式把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的货物箱吊装到位。由于天车结构较为复杂,且还需要建设配套的轨道,因此其存在投资大、维护成本高的缺点。还有就是,天车的电动起落机构的吊钩由于是经钢丝绳和电动起落机构相连,因此天车吊装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的货物箱运动后,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的货物箱容易产生晃动现象,这样会对托盘及其货物箱的稳定性带来影响,晃动大时还有几率导致货物从货物箱内晃出,对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吊装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的天车因结构所限,存在投资大、维护成本高缺点,以及天车的电动起落机构吊钩由于是经钢丝绳和电动起落机构相连,吊车吊装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的货物箱运动后,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的货物箱容易产生晃动现象,会对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带来影响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动丝杆滑台作为驱动的动力,整体紧凑、使用及维护成本低,吊装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等时不会发生晃动,由此保证了吊装货物稳定及安全性的一种托盘龙门架式吊装机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托盘龙门架式吊装机装置,包括电动链条式输送机、电动直线滑台、气缸、plc、龙门架、固定板、活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链条式输送机安装在龙门架的一侧下端;所述电动直线滑台有两套、气缸有五套,两套电动直线滑台分别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固定板和两套电动直线滑台的滑动块安装在一起;所述固定板有个开孔,开孔的四周安装有多个直线轴承,每个直线轴承内套有一只直线轴承杆,多只直线轴承杆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活动板上端四周;所述第五套气缸安装在固定板开孔的上端,第五套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和活动板上端安装在一起;所述活动板的前后端的两侧各分别安装有侧连接板,每只侧连接板下端外侧各安装有直线轴承,每只侧连接板直线轴承内圈内分别套有直线轴承杆,每只侧连接板中、直线轴承杆位于侧连接板内侧端分别安装在一只夹板外侧;所述第一套气缸、第二套气缸、第三套气缸、第四套气缸的缸筒分别安装在活动板前后端四只侧连接板的下端,第一套及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分别和四只夹板的外侧端安装在
一起。
6.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架的前后两端、左右两端、上下端均为开放式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套气缸的活塞杆外径小于固定板开孔的内径,第一套及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的活塞杆外径小于侧连接板下端开孔内径。
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前后端的间距小于龙门架前后端内侧之间的间距。
9.进一步地,所述夹板的内侧端表面由上至下具有防滑齿。
10.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应用中,plc经内部编程控制两套电动直线滑台的工作方式,进而能经固定板、活动板等根据需要带动五套气缸及侧连接板等向左或向右运动到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的夹取工位;plc通过控制第一至第四套气缸的工作方式能控制固定板下端两侧两只侧连接板之间的间距,进而能达到控制四只侧连接板夹取或放下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目的;plc通过控制第五套气缸的工作方式能控制夹取的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上升或下降高度到相应工位。本实用新型由于经电动直线滑台带动相关部件左右运动,经气缸带动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上下运动,克服了现有吊装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的天车因结构所限,存在投资大、维护成本高缺点,以及天车的电动起落机构吊钩由于是经钢丝绳和电动起落机构相连,天车吊装托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运动后,托盘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容易产生晃动现象,会对托盘及其货物箱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带来影响的弊端。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图1、2中所示,一种托盘龙门架式吊装机装置,包括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电动直线滑台2、气缸、plc(图中未画出)、龙门架4、矩形固定板5、矩形活动板6,气缸有五套,第一套及第二套气缸31及32的缸筒前外端和后外端电磁阀(图中未画出)气体输入端、第三套及第四套气缸电磁阀(图中未画出)的缸筒前外端和后外端电磁阀(图中未画出)气体输入端、第五套气缸33的缸筒外上端和外下端电磁阀(图中未画出)气体输入端分别与空压机(图中未画出)的气体输出管经管道接头并联连接,五套气缸的缸筒外上端和外下端电磁阀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plc的其中五路电源输出端经导线连接,两套电动直线滑台2的电源输入端和plc的第六路、第七路电源输出端分别经导线连接;所述龙门架4由型钢经螺杆螺母、焊接等组合而成,龙门架4安装在作业工位并位于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左上端,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经螺杆、螺母等安装在龙门架4的右端下部;所述电动直线滑台2有两套,龙门架4的上端前后两侧各横向经螺杆螺母安装有一根支撑板41,两套电动直线滑台2分别经螺杆螺母横向安装在两根支撑板41上;所述两套电动直线滑台2各有两个滑动块,固定板5的前后端左右两侧各有四个固定开孔,固定板5通过固定开孔用螺杆螺母分别和两套电动直线滑台2的四个滑动块安装在一起;所述固定板5的中部有个开孔,开孔的四周各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51,每个直线轴承51内套有一只直线轴承杆52,四只直线轴承杆52的下端分别经螺杆螺母
安装在活动板6的上端四周;所述第五套气缸33的筒体垂直经螺杆螺母安装在固定板5中部开孔的上端且气缸33的活塞杆经由开孔向下引出位于开孔下端,第五套气缸33的活塞杆下端和活动板6上端中部经螺杆螺母安装在一起;所述活动板6的前后端左右两侧间隔一定距离各经螺杆螺母分别安装有一只
“┑”
型侧连接板61,每只侧连接板61的下端中部有一个开孔,每只侧连接板的开孔上下端外侧各垂直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62,每只侧连接板61两个直线轴承内圈内分别套有一只直线轴承杆63,每只侧连接板61中、两只直线轴承轴杆63位于侧连接板内侧端分别焊接在一只矩形夹板64外侧;所述第一套气缸31、第二套气缸32的缸筒分别纵向安装在活动板前端两只侧连接板61的下端外部、且两套气缸的活塞杆位于侧连接板61下端中部开孔内,第三套气缸、第四套气缸的缸筒分别纵向安装在活动板后端两只侧连接板61的下端外部、且两套气缸的活塞杆位于侧连接板61下端中部开孔内,第一套及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分别和四只夹板64的外侧端中部焊接在一起,连接第一套及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电磁阀的导线托链板7经由位于第五套气缸33两侧处固定板两个开口向上端外引出。
15.图1、2所示,龙门架4的前后两端、左右两端、上下端均为开放式结构,两套电动直线滑台2型号一致。第五套气缸33的活塞杆外径小于固定板中部开孔的内径,第一套及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的活塞杆外径小于侧连接板61下端中部开孔内径。活动板6前后端的间距小于龙门架前后端内侧之间的间距。夹板64的内侧端表面由上至下具有防滑齿(保证夹牢托盘8前后两侧)。
16.图1、2所示,本新型通过成熟的plc编程控制技术分别控制两套电动直线滑台及五套气缸的电磁阀工作方式,进而把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转移到相应工位。应用中当需要把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内装有货或空箱)从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转运到地面码垛,或者从地面转移到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的输送板上时(本实施例以将地面的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转移到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上、输出到下一工序为例作说明),plc输出正负两极电源进入两套电动直线滑台2的电源输入端,这样,两套电动直线滑台的四个滑动块就能同时带动固定板5、活动板6、五套气缸及夹板64等向左运动到需要转移的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位置上端处(其他转运工具如叉车等将托盘8及货物放在龙门架左端下部),到需要工位后plc停止输出电源,固定板5、活动板6等停止运动。当固定板5、活动板6等运动到位后,plc控制第五套气缸33缸筒上端的电磁阀得电工作(电磁阀是一位二通电磁阀,得电时排气口关闭、进气口打开),于是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进入气缸33缸筒上端内,缸筒下端的空气经由第五套气缸缸筒下端的电磁阀排气口排出(电磁阀未得电时,排气口打开、进气口关闭),这样第五套气缸33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并同时推动活动板6、夹板64、侧连接板61等向下运动(四只轴杆52沿四个直线轴承51运动,为活动板6向下运动导向),运动到位后plc停止输出电源,活动板6及夹板64、侧连接板61等停止运动(此刻活动板6下端间隔托盘8的上端货物箱顶部1cm左右)。活动板6及夹板64、侧连接板61运动到位后,plc同时控制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缸筒后端的电磁阀得电工作(电磁阀是一位二通电磁阀,得电时排气口关闭、进气口打开),于是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缸筒后端内,缸筒前端的空气经由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缸筒前端的电磁阀排气口排出(电磁阀未得电时,排气口打开、进气口关闭),这样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向前内侧运动,进而,活塞杆推
动四只夹板64的间距靠近并和托盘8上端的货物箱前后侧中部两端分别靠近(每只侧连接板61经由轴杆63沿两个直线轴承62运动,为夹板64向内侧运动导向)、直到活动板前后侧的各两只夹板64将托盘8上端货物箱9前后端外侧夹紧(由于托盘8和设置在其上端的货物箱经卡扣等安装在一起,所以后续夹紧货物箱上升或下降高度时,托盘8同步运动),plc停止输出电源,进而,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的活塞杆停止运动。
17.图1、2所示,当四只夹板64将托盘8的上端货物箱前后侧端夹紧后,plc控制第五套气缸33缸筒下端的电磁阀得电工作,于是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进入气缸33缸筒下端内,缸筒上端的空气经由第五套气缸缸筒上端的电磁阀排气口排出,这样第五套气缸33的活塞杆向上运动,并同时带动活动板6、夹板64、侧连接板61、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9等向上运动,运动到位后plc停止输出电源,活动板6、夹板64、侧连接板61、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等停止运动(此刻托盘8下端高于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的输送板上10cm左右)。活动板6、夹板64、侧连接板61、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等向上运动到位后,plc输出负正两极电源进入两套电动直线滑台2的电源输入端,这样,两套电动直线滑台的四个滑动块就能同时带动固定板5、活动板6、五套气缸、夹板64、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等向右运动到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上端,到需要工位后plc停止输出电源,固定板5、活动板6等停止运动。当固活动板6、夹板64、侧连接板61、托盘8向右等运动到位后,plc控制第五套气缸33缸筒上端的电磁阀再次得电工作,于是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再次进入气缸33缸筒上端内,缸筒下端的空气经由第五套气缸缸筒下端的电磁阀排气口排出,这样第五套气缸33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并同时推动活动板6、夹板64、侧连接板61、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等向下运动,运动到位后plc停止输出电源,活动板6、夹板64、侧连接板61、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等停止运动(此刻托盘8下端位于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的输送板上左部。托盘8位于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的输送板上左端后,plc同时控制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缸筒前端的电磁阀得电工作,于是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缸筒前端内,缸筒后端的空气经由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缸筒后端的电磁阀排气口排出,这样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向外侧运动,四只夹板64的间距拉大并和托盘8的上端货物箱前后侧中部两端分别拉开间距,间距拉开10cm左右后,plc停止输出电源,进而,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气缸的活塞杆停止运动。和上述所有控制逻辑及方法完全一致,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放置在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的输送板上左端后,plc先控制第五套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夹板64等上升高度(高于托盘8上端货物箱高度),并同时控制两套电动直线滑台的四个滑动块再次同时带动固定板5、活动板6、五套气缸及夹板64等向左运动到需要转移的下一个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转运设备例如叉车等不断将需要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转移到下一工位的托盘8及其固定在其上端货物箱放在地面)位置上端处,然后进入将下一个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转移到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的输送板上左端作业流程(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将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转运到下一个、位于电动链条式输送机1右端的作业工位)。本实用新型由于经电动直线滑台带动相关部件左右运动,经气缸带动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上下运动,克服了现有吊装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的天车因结构所限,存在投资大、维护成本高缺点,以及天车的电动起落机构吊钩由于是经钢丝绳和电动起落机构相连,吊车吊装托盘8运动后,托盘8及其放置在其上端货物箱容易产生晃动现象,会对
托盘8及其货物箱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带来影响的弊端。
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1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