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布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2.高空作业平台是服务于各个行业高空作业、设备安装、检修等可移动性高空作业的产品。高空作业平台相关产品主要有: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拖车式高空作业平台、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铝合金高空作业平台、套缸式高空作业平台、蜘蛛式高空作业平台七大类。
3.但是目前使用的高空作业平台在工作台升起后进行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主要是通过站立状进行作业,然而对与布线作业,其单点作业时间较长,如果人员长期处于站立状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同时也会存在安全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包括移动支撑机构,所述移动支撑机构上端设置有用于调整作业高度及方位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端部设置有对作业人员进行支撑的防护支撑机构,所述防护支撑机构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调整机构与所述移动支撑机构连接;
7.所述移动支撑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下端两侧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竖直框,所述竖直框下端设置有斜支撑,所述斜支撑端部设置有支撑盘,所述竖直框上端与所述斜支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液压柱;
8.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架中间位置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穿过所述底架,且下端设置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一侧设置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转动盘上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连接座一端设置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下端连接有第四液压柱,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间设置有第三液压柱,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转动盘间设置有第二液压柱;
9.所述防护支撑机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上侧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呈三面围栏状,所述护栏远离所述第三支杆一侧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内侧设置有上下调整组件,所述护栏上远离所述上下调整组件一侧设置有座位组件,所述座位组件包括坐板,所述坐板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护栏连接的铰接座,所述坐板下端远离所述铰接座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底框内壁连接。
10.进一步设置:所述上下调整组件包括栏板,所述栏板上端设置有支撑平板,所述限
位架上间隔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栏板两侧壁上设置有销孔,所述栏板与所述限位架上穿设有销轴。
11.如此设置,通过所述销轴对所述栏板相对与所述限位架的位置进行调整固定,使所述支撑平板处于合适作业高度。
12.进一步设置:所述上下调整组件包括栏板,所述栏板上端设置有支撑平板,所述栏板上端前后两侧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穿过所述限位架,所述螺杆外径上位于所述限位架上侧设置有转动手轮。
13.如此设置,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手轮使所述螺杆相对所述限位架上下位置调整,使所述支撑平板处于合适作业高度。
14.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架前后对称设置,所述栏板与所述限位架滑动连接,所述底框上设置有所述栏板穿过的槽口,所述栏板与所述支撑平板焊接。
15.如此设置,便于所述栏板在所述限位架上进行上下滑动,提高调整所述栏板位置的便利性。
16.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杆与所述栏板焊接,所述转动手轮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17.如此设置,使所述螺杆与所述栏板连接为一体,通过所述转动手轮的转动拉动所述栏板上下移动。
18.进一步设置:所述斜支撑与所述竖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柱与所述竖直框、所述斜支撑转动连接,所述竖直框与所述底架焊接。
19.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第一液压柱的伸缩,使所述斜支撑与所述竖直框间形成三角支撑,提高整体支撑的稳定性。
20.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底架轴承连接,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转动。
21.如此设置,使所述液压马达的动力通过所述小齿轮、所述大齿轮的传递,带动所述转动盘进行旋转。
22.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支杆与所述底框焊接,所述护栏与所述底框焊接。
23.如此设置,提高所述所述底框与所述第三支杆、所述护栏的连接牢固性。
24.进一步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前后对称设置有两处,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坐板转动连接。
25.如此设置,使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稳定的支撑所述坐板。
26.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转动盘焊接,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柱与所述转动盘、所述第一支杆转动连接。
27.如此设置,使所述第二液压柱的伸缩支撑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支撑座进行仰角变化,便于对作业位置进行调整。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9.通过防护支撑机构的座位组件及上下调整组件设置,对栏板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使作业人员完全处于护栏内侧,通过坐姿进行作业,降低了人员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的实施例1 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的实施例1 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的实施例1 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的实施例1 的防护支撑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的实施例1 的防护支撑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36.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的移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的实施例2 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的实施例2 的防护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40.1、移动支撑机构;11、底架;12、移动轮;13、竖直框;14、斜支撑;15、支撑盘;16、第一液压柱;2、调整机构;21、转动盘;22、支撑座;23、第一支杆;24、连接座;25、第二支杆;26、第三支杆;27、第二液压柱;28、第三液压柱;29、第四液压柱;210、大齿轮;211、小齿轮;212、液压马达;3、防护支撑机构;31、底框;32、护栏;33、座位组件;331、坐板;332、铰接座;333、电动伸缩杆;34、限位架;35、上下调整组件;351、栏板;352、支撑平板;353、销轴;354、通孔;355、螺杆;356、转动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4.实施例1
45.如图1-图6所示,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包括移动支撑机构1,移动支撑机构1上端设置有用于调整作业高度及方位的调整机构2,调整机构2端部设置有对作业人员进行支撑的防护支撑机构3,防护支撑机构3 与调整机构2连接,调整机构2与移动支撑机构1连接;
46.移动支撑机构1包括底架11,底架11下端两侧连接有移动轮12,便于对整体进行移位,底架1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竖直框13,竖直框13下端设置有斜支撑14,斜支撑14端部设置有支撑盘15,竖直框13上端与斜支撑14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液压柱16,对斜支撑14进行支撑固定;
47.调整机构2包括设置在底架11中间位置的转动盘21,转动盘21穿过底架 11,且下端设置有大齿轮210,大齿轮210一侧设置有小齿轮211,小齿轮211 安装在液压马达212的输出轴上,转动盘21上端设置有支撑座22,支撑座22 上连接有第一支杆23,第一支杆23上端设置有连接座24,连接座24上连接有第二支杆25,第二支杆25远离连接座24一端设置有第三支杆26,第三支杆26 与第二支杆25下端连接有第四液压柱29,第二支杆25与第一支杆23间设置有第三液压柱28,第一支杆23与转动盘21间设置有第二液压柱27;
48.防护支撑机构3包括底框31,底框31上侧设置有护栏32,护栏32呈三面围栏状,护栏32远离第三支杆26一侧设置有限位架34,限位架34内侧设置有上下调整组件35,护栏32上远离上下调整组件35一侧设置有座位组件33,座位组件33包括坐板331,坐板331一侧设置有与护栏32连接的铰接座332,便于对坐板331进行收合,坐板331下端远离铰接座332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 333,电动伸缩杆333另一端与底框31内壁连接。
49.优选的:上下调整组件35包括栏板351,栏板351上端设置有支撑平板352,限位架34上间隔设置有贯穿的通孔354,栏板351两侧壁上设置有销孔,栏板 351与限位架34上穿设有销轴353,通过销轴353对栏板351相对与限位架34 的位置进行调整固定,使支撑平板352处于合适作业高度;限位架34前后对称设置,栏板351与限位架34滑动连接,底框31上设置有栏板351穿过的槽口,栏板351与支撑平板352焊接,便于栏板351在限位架34上进行上下滑动,提高调整栏板351位置的便利性;斜支撑14与竖直框13转动连接,第一液压柱 16与竖直框13、斜支撑14转动连接,竖直框13与底架11焊接,通过第一液压柱16的伸缩,使斜支撑14与竖直框13间形成三角支撑,提高整体支撑的稳定性;转动盘21与底架11轴承连接,小齿轮211与大齿轮210啮合转动,使液压马达212的动力通过小齿轮211、大齿轮210的传递,带动转动盘21进行旋转;第三支杆26与底框31焊接,护栏32与底框31焊接,提高底框31与第三支杆26、护栏32的连接牢固性;电动伸缩杆333前后对称设置有两处,电动伸缩杆333与坐板331转动连接,使电动伸缩杆333的伸缩稳定的支撑坐板331;支撑座22与转动盘21焊接,第一支杆23与支撑座22转动连接,第二液压柱 27与转动盘21、第一支杆23转动连接,使第二液压柱27的伸缩支撑第一支杆 23与支撑座22进行仰角变化,便于对作业位置进行调整。
50.实施例2
51.如图6-图8所示,—种具有保护结构的高空布线用作业平台,包括移动支撑机构1,移动支撑机构1上端设置有用于调整作业高度及方位的调整机构2,调整机构2端部设置有对作业人员进行支撑的防护支撑机构3,防护支撑机构3 与调整机构2连接,调整机构2与移动支撑机构1连接;
52.移动支撑机构1包括底架11,底架11下端两侧连接有移动轮12,便于对整体进行移位,底架1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竖直框13,竖直框13下端设置有斜支撑14,斜支撑14端部设置有支撑盘15,竖直框13上端与斜支撑14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液压柱16,对斜支撑14进行支撑固定;
53.调整机构2包括设置在底架11中间位置的转动盘21,转动盘21穿过底架 11,且下端设置有大齿轮210,大齿轮210一侧设置有小齿轮211,小齿轮211 安装在液压马达212的输出轴上,转动盘21上端设置有支撑座22,支撑座22 上连接有第一支杆23,第一支杆23上端设置有连接座24,连接座24上连接有第二支杆25,第二支杆25远离连接座24一端设置有第三支杆26,第三支杆26 与第二支杆25下端连接有第四液压柱29,第二支杆25与第一支杆23间设置有第三液压柱28,第一支杆23与转动盘21间设置有第二液压柱27;
54.防护支撑机构3包括底框31,底框31上侧设置有护栏32,护栏32呈三面围栏状,护栏32远离第三支杆26一侧设置有限位架34,限位架34内侧设置有上下调整组件35,护栏32上远离上下调整组件35一侧设置有座位组件33,座位组件33包括坐板331,坐板331一侧设置有与护栏32连接的铰接座332,便于对坐板331进行收合,坐板331下端远离铰接座332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 333,电动伸缩杆333另一端与底框31内壁连接。
55.优选的:上下调整组件35包括栏板351,栏板351上端设置有支撑平板352,栏板351上端前后两侧设置有螺杆355,螺杆355上端穿过限位架34,螺杆355 外径上位于限位架34上侧设置有转动手轮356,通过转动转动手轮356使螺杆 355相对限位架34上下位置调整,使支撑平板352处于合适作业高度;限位架 34前后对称设置,栏板351与限位架34滑动连接,底框31上设置有栏板351 穿过的槽口,栏板351与支撑平板352焊接,便于栏板351在限位架34上进行上下滑动,提高调整栏板351位置的便利性;螺杆355与栏板351焊接,转动手轮356与螺杆355螺纹连接,使螺杆355与栏板351连接为一体,通过转动手轮356的转动拉动栏板351上下移动;斜支撑14与竖直框13转动连接,第一液压柱16与竖直框13、斜支撑14转动连接,竖直框13与底架11焊接,通过第一液压柱16的伸缩,使斜支撑14与竖直框13间形成三角支撑,提高整体支撑的稳定性;转动盘21与底架11轴承连接,小齿轮211与大齿轮210啮合转动,使液压马达212的动力通过小齿轮211、大齿轮210的传递,带动转动盘 21进行旋转;第三支杆26与底框31焊接,护栏32与底框31焊接,提高底框 31与第三支杆26、护栏32的连接牢固性;电动伸缩杆333前后对称设置有两处,电动伸缩杆333与坐板331转动连接,使电动伸缩杆333的伸缩稳定的支撑坐板331;支撑座22与转动盘21焊接,第一支杆23与支撑座22转动连接,第二液压柱27与转动盘21、第一支杆23转动连接,使第二液压柱27的伸缩支撑第一支杆23与支撑座22进行仰角变化,便于对作业位置进行调整。
5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移动支撑机构1的移动轮12将装置移动到布线作业区域,第一液压柱16伸缩将斜支撑14向外顶推,使支撑盘15 将整体顶起,然后通过调整机构2的第二液压柱27、第三液压柱28、第四液压柱29的伸缩,使第一支杆23、第二支
杆25、第三支杆26之间角度进行调整,调整作业高度,之后液压马达212带动小齿轮211与大齿轮210啮合转动,使转动盘21旋转,将防护支撑机构3转动到作业位置,通过座位组件33的电动伸缩杆333伸缩使坐板331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根据需求对上下调整组件35的栏板351通过销轴353限位或转动手轮356对螺杆355位置限位进行上下调整,使人员在作业时支撑平板352高度合适。
5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