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阀门,尤其是一种闸阀。
背景技术:
2.闸阀是管道连接中常用的一种阀门,其通常包括有阀座和闸板,阀座具有用于供流体通过的穿孔,通过闸板的移动来控制流体在穿孔内的流通或截止。
3.现有的闸阀在处于关闭状态时,闸板通常直接压紧在穿孔的内侧壁上,在水压的作用下闸板和穿孔的内侧壁之间的位置容易出现偏移,影响闸阀的密封性能。
4.有鉴于此,本技术人对闸阀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相对较好的闸阀。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闸阀,包括阀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阀座上的阀盖、滑动连接在所述阀座内的闸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闸板滑动的手轮、把手或电机,所述阀座具有用于供流体通过的穿孔,所述阀座和所述阀盖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闸板的收纳腔,所述穿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收纳腔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收纳腔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闸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闸板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滑槽有两个,所述闸板同时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槽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穿孔为圆孔,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穿孔的内侧壁相切,闭阀时所述闸板同时压紧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和所述穿孔的内侧壁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阀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收纳腔连通的下操作孔,所述闸板上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内嵌设有连接块,且所述t形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上螺旋连接有同时穿插在所述通孔内的阀杆,所述阀杆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穿过所述下操作孔并与所述手轮、所述把手或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下操作孔的内侧壁和所述阀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阀盖远离所述收纳腔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下操作孔同轴布置的沉孔,所述阀杆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凸环,所述凸环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阀盖上还固定连接有直接或间接抵顶压紧在所述凸环上的压盖,所述压盖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阀杆穿过的上操作孔,且所述压盖和所述阀盖之间设置有包覆所述沉孔的环形密封垫。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凸环的两侧分别贴设有耐磨垫片。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操作孔的内侧壁和所述阀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密封圈。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盖在位于各所述第二密封圈远离所述阀盖的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上操作孔连通的注油孔。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注油孔上螺旋连接有第一堵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阀座在位于所述闸板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检测孔,各所述检测孔上都螺旋连接有第二堵头。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槽和定位块,在关闭闸阀时,由于定位块穿插在定位槽内,闸阀不易在水压作用下出现偏移,密封性能相对较好。
19.2、由于定位槽的槽底与穿孔的内侧壁相切,便于借助流体的旋流清楚粘附在定位槽内的沉积物,同时有助于减小阀杆的转动扭矩,进一步提高闸板和阀座之间的密封性能。
20.3、通过在凸环的两侧分别贴设耐磨垫片,不仅有助于提高阀杆的使用寿命,而且在使用手轮或把手操作阀杆时可以具有更好的手感。
21.4、通过设置注油孔,可在需要时加注润滑油会润滑脂,有助于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阀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阀的闸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阀的横向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闸板;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阀的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27.10-阀座;
ꢀꢀꢀꢀꢀꢀꢀꢀꢀꢀꢀꢀꢀꢀꢀꢀꢀ
11-穿孔;
28.12-收纳腔;
ꢀꢀꢀꢀꢀꢀꢀꢀꢀꢀꢀꢀꢀꢀꢀ
13-滑槽;
29.14-定位槽;
ꢀꢀꢀꢀꢀꢀꢀꢀꢀꢀꢀꢀꢀꢀꢀ
15-检测孔;
30.16-第二堵头;
ꢀꢀꢀꢀꢀꢀꢀꢀꢀꢀꢀꢀꢀ
20-阀盖;
31.21-下操作孔;
ꢀꢀꢀꢀꢀꢀꢀꢀꢀꢀꢀꢀꢀ
30-闸板;
32.31-定位块;
ꢀꢀꢀꢀꢀꢀꢀꢀꢀꢀꢀꢀꢀꢀꢀ
32-t形槽;
33.33-连接块;
ꢀꢀꢀꢀꢀꢀꢀꢀꢀꢀꢀꢀꢀꢀꢀ
34-通孔;
34.35-滑板;
35.40-手轮;
ꢀꢀꢀꢀꢀꢀꢀꢀꢀꢀꢀꢀꢀꢀꢀꢀꢀ
50-阀杆;
36.51-第一密封圈;
ꢀꢀꢀꢀꢀꢀꢀꢀꢀꢀꢀ
52-凸环;
37.53-耐磨垫片;
ꢀꢀꢀꢀꢀꢀꢀꢀꢀꢀꢀꢀꢀ
60-压盖;
38.61-上操作孔;
ꢀꢀꢀꢀꢀꢀꢀꢀꢀꢀꢀꢀꢀ
62-环形密封垫;
39.63-第二密封圈;
ꢀꢀꢀꢀꢀꢀꢀꢀꢀꢀꢀ
64-注油孔;
40.65-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42.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闸阀,包括阀座10、固定连接在阀座10上的阀
盖20、滑动连接在阀座10内的闸板3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闸板滑动的手轮40、把手或电机,在本实施例中以通过手轮40驱动闸板30滑动为例进行说明,该手轮40为现有的闸阀中常用的手轮,此处不再详述。
43.当将手轮40朝上布置时,手轮40为了闸阀的最上端,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闸阀具有手轮40的一端为上端,相对应的另一端为下端;以下文将会提及的穿孔11的轴线方向为闸阀的横向,以下文将会提及的穿孔11的径向为闸阀的纵向。
44.阀座10具有用于供流体通过的穿孔11,穿孔11为水平布置的圆孔,阀座10和阀盖20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闸板30的收纳腔12,收纳腔12位于穿孔11的上方且与穿孔11连通。穿孔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收纳腔12连通的滑槽13,该滑槽13与穿孔11的轴线垂直布置,优选的,滑槽13有两个,两个滑槽13对称布置,且两个定位槽13的槽底都与穿孔11的内侧壁相切。各滑槽13远离收纳腔12的一侧的侧壁都开设有定位槽14。此外,阀座10在位于闸板30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与穿孔11连通的检测15孔,各检测孔15上都螺旋连接有第二堵头16,这样便于在使用前对闸阀的性能进行测试,同时便于在使用时利用传感器检测闸阀进水端和出水端的状态,更加适应于智能管道系统。
45.阀盖20通过螺栓锁紧在座体10上,且两者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结构,具体的密封结构与常规的闸阀相同。阀盖20上开设有与收纳腔12连通的下操作孔21,且阀盖20远离收纳腔12的一侧开设有与下操作孔21同轴布置的沉孔。
46.闸板30与穿孔11垂直布置,其同时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13内,当然,闸板30的两侧需要设置有与滑槽13配合的滑块35。闸板30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与各定位槽14一对一配合的定位块31。闭阀时(即闸阀处于关闭状态时)闸板30同时压紧在定位槽14的槽底和穿孔11的内侧壁上,以形成密封,截断流体。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闸板30和手轮40之间的连接结构与常规的闸阀相似,具体的,闸板30的上端开设有t形槽32,t形槽32内嵌设有连接块33,且t形槽32的槽底开设有通孔34,连接块33上螺旋连接有同时穿插在通孔34内的阀杆50,当然,连接块33上开设有竖直布置的内螺纹孔,阀杆50竖直布置,且其下半部具有与内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段,通孔34的内径大于外螺纹段的螺纹大径;阀杆80远离通孔34的一端穿过下操作孔21并与手轮40、把手或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以此实现闸板30和手轮40、把手或电机之间的传动连接。
47.下操作孔21的内侧壁和阀杆5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1,以避免流体从此处泄漏。阀杆50在位于第一密封圈51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凸环51,该凸环51位于沉孔内。此外,阀盖20上还固定连接有直接或间接抵顶压紧在凸环51上的压盖60,以避免阀杆50上下滑动。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凸环52的两侧分别贴设有耐磨垫片53,即凸环和沉孔的底面之间夹持有一个耐磨垫片53,凸环52和压盖60的下端面之间也夹持有一个耐磨垫片53,这样耐磨垫片5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类似端面轴承的作用。
48.压盖60上开设有用于供阀杆50穿过的上操作孔61,且压盖60和阀盖20之间设置有包覆沉孔的环形密封垫62,以形成径向二次密封,提高密封效果。上操作孔61的内侧壁和阀杆5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密封圈63,这样不仅能够形成轴线多次密封,而且有助于提升手轮40的操作手感。
49.优选的,压盖60在位于各第二密封圈63远离阀盖20的一侧(即上侧)的位置处开设有与上操作孔61连通的注油孔64,该注油孔64上螺旋连接有第一堵头(图中未示出)。这样
可在需要时加注润滑油会润滑脂,有助于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能。此外,上操作孔61的上端还嵌设有从上操作孔61穿出的导向套65,导向套65套设在阀杆50上。
50.本实施例提供的闸阀的使用方式与常规的闸阀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5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