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贴片式固态塑封电容器制造的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2.电容是计算机系统供电电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主板上的各类板卡、芯片组需要使用多种类型电压的电源,要保证主板及板卡的稳定运行需要采用电容器用于过滤电源,确保电压稳定。与普通液态铝质电解电容相比固态电容采用导电性高分子作为介电材料,该材料不会与氧化铝产生作用,通电后不致于发生爆炸的现象;同时它为固态产品,不存在由于受热膨胀导致爆裂的情况。固态电容具备环保、低阻抗、高低温稳定、耐高纹波及高信赖度等优越特性,是目前电解电容产品中最高阶的产品。
3.目前用于固态电容的引线架与电容晶片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在长时间使用或者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时容易出现松脱、断裂,并且导电性能一般、稳定性欠佳,难以批量标准化生产,制造出的电容体积大、重量大、安全性能一般。
4.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贴片式固态塑封电容器制造的引线框架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贴片式固态塑封电容器制造的引线框架,以解决目前用于固态电容的引线架与电容晶片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导电性能一般、难以批量标准化生产、制造出的电容体积大、重量大、安全性能一般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贴片式固态塑封电容器制造的引线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其中,
7.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多个呈阵列设置的引线架单元,每个所述引线架单元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以及至少一个镂空部;其中,所述正极引线包括正极片、用于固定电容晶片的正极端的第一安装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所述正极片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底板以及自所述第一底板的相对的侧边分别伸出的正极卡持臂;
8.所述负极引线包括负极片,用于固定所述电容晶片的负极端的第二安装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所述负极片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自所述第二底板的相对的侧边分别伸出的负极卡持臂;
9.其中,所述正极片的根部与所述框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负极片的根部与所述框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镂空部环绕所述正极引线以及所述负极引线设置,以使所述正极引线以及所述负极引线与所述框架本体可分离地设置。
10.优选地,所述正极片包括呈扁平状的正极片底板,所述正极片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框架本体固定连接;
11.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自由端垂直连接,且朝向所述引线框架本体的底部方向的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正极片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负极片包括呈扁平状的负极片底板,所述负极片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框架本体固定连接;
13.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二自由端垂直连接,且朝向所述引线框架本体的底部方向的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负极片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14.优选地,所述正极片底板与所述框架本体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两块第一支撑板,所述负极片底板与所述框架本体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两块第二支撑板。
15.优选地,所述正极片底板、所述负极片底板以及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6.优选地,多个所述引线架单元为一体成型。
17.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长度设置在0.5~1.2mm之间,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设置在2.5~3.5mm之间。
18.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板的相对的侧边分别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19.优选地,多个所述引线架单元呈矩形阵列排布。
20.优选地,所述框架本体上还开设有多个沿所述框架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定位孔。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贴片式固态塑封电容器制造的引线框架,框架本体包括多个呈阵列设置的引线架单元,每个所述引线架单元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以及至少一个镂空部,通过将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设置成三段形式,如此设置能够提高正极引线与电容晶片的正极端之间,以及负极引线与电容晶片的负极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导电性能,此外,通过将多个引线架单元设置成呈阵列排布的形式,同时镂空部环绕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的方式设置,便于引线框架本体的制造,实现批量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还能降低整个电容器重量和体积。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引线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另一视角下的引线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剪切成型后的引线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引线架单元的应用场景图。
29.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30.附图标号说明:
31.框架本体1;引线架单元10;定位孔20;第一支撑板30;第二支撑板40;镂空部50;
32.正极引线100;正极片110;正极片底板111;第一安装部120;第一底板121;正极卡持臂122;第一连接部130;第一连接板131;
33.负极引线200;负极片210;负极片底板211;第二安装部220;第二底板221;凹槽222;负极卡持臂223;第二连接部230;第二连接板231。
具体实施方式
34.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8.请参阅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贴片式固态塑封电容器制造的引线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其中,
39.所述框架本体1包括多个呈阵列设置的引线架单元10,每个所述引线架单元10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正极引线100、负极引线200,以及至少一个镂空部50;其中,所述正极引线100包括正极片110、用于固定电容晶片300的正极端的第一安装部12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所述正极片110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20的第一连接部130;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20包括第一底板121以及自所述第一底板121的相对的侧边分别伸出的正极卡持臂12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多个引线架单元10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性设定,采用呈阵列设置的多个引线架单元10,一方面便于生产制造,形成标准化作业,另一方面有利于引线架的剪切。
40.所述负极引线200包括负极片210,用于固定所述电容晶片300的负极端的第二安装部22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所述负极片21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0的第二连接部230;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220包括第二底板221以及自所述第二底板221的相对的侧边分别伸出的负极卡持臂223。
41.本技术中的正极引线100包括用于外部连接的正极片110,用于固定电容晶片300
的正极端的第一安装部120以及用于连接正极片110的第一安装部120和正极片110的第一连接部130,负极引线200包括用于外部连接的负极片210,用于固定电容晶片300的负极端的第二安装部220以及用于连接正极片110的第二安装部220和负极片210的第二连接部230,通过分段分节式设置,能够形成连接更牢固、导电性能更优的引线架单元10,同时能够降低生产出的整个电容器的重量和体积。
42.其中,所述正极片110的根部与所述框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负极片210的根部与所述框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镂空部50环绕所述正极引线100以及所述负极引线200设置,以使所述正极引线100以及所述负极引线200与所述框架本体1可分离地设置,且镂空部50的排布方式也可以采用三面环绕,四周环绕等形式。
43.本技术方案中,框架本体1包括多个呈阵列设置的引线架单元10,每个所述引线架单元10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正极引线100、负极引线200,以及至少一个镂空部50,通过将正极引线100以及负极引线200设置成三段形式,如此设置能够提高正极引线100与电容晶片300的正极端之间,以及负极引线200与电容晶片300的负极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导电性能,此外,通过将多个引线架单元10设置成呈阵列排布的形式,同时镂空部50环绕正极引线100以及负极引线200的方式设置,便于引线框架本体1的制造,实现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够降低生产出的整个电容器的重量和体积。
4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极片110包括呈扁平状的正极片底板111,所述正极片底板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端(图未标示)和第一自由端(图未标示),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框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30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0包括与所述第一自由端垂直连接,且朝向所述引线框架本体1的底部方向的第一连接板13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31沿所述正极片底板1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131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底板121的侧面固定连接。
45.应当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30的个数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多个,具体需要结合实际需要设定。如此设置能够实现第一安装部120与第一连接部130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后续更优连接性能的电容引线架。
4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负极片210包括呈扁平状的负极片底板211,所述负极片底板2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端(图未示出)和第二自由端(图未示出),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框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30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30包括与所述第二自由端垂直连接,且朝向所述引线框架本体1的底部方向的第二连接板231,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31沿所述负极片底板2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231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底板221的侧面固定连接。
47.应当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230的个数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多个,具体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作赘述。
48.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底板111与所述框架本体1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两块第一支撑板30,所述负极片底板211与所述框架本体1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两块第二支撑板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进一步加强正极片底板111与框架本体1之间,以及负极片底板211与所述框架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正极片底板111与所述框架本体1之间连接有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30,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30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正极片底板111的两侧,在负极片底板211与所述框架本体1之间连接有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40,两
块所述第二支撑板40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负极片底板211的两侧。
49.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底板111、所述负极片底板211以及所述框架本体1的顶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片底板111、所述负极片底板211以及所述框架本体1的顶面还可以设置在不同水平面上。
5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引线架单元10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设置方便批量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板2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底板121,所述第一底板121的长度设置在0.5~1.2mm之间,所述第二底板221的长度设置在2.5~3.5mm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底板121和第二底板221的长度应当设置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板121的长度为0.8mm,所述第二底板221的长度为3mm。
5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板221的相对的侧边分别开设有两个凹槽222,两个所述凹槽222沿所述第二底板221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应当注意的是,凹槽222开设的位置应当根据叠层电容的具体需要开设。
53.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引线架单元10呈矩形阵列排布。在其他实施例中,引线架单元10还可以呈其它形成的阵列排布,例如还可以是环形阵列,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定。本实施例中采用最常见的矩形阵列排布,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所述引线架单元10的剪切。
54.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1上还开设有多个沿所述框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定位孔2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定位孔20用于后续工序的定位使用,例如,将框架本体1放置于叠层夹具(图未示出)中,需要将框架本体1与所述叠层夹具之间进行定位,已完成后续工序。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孔20的数量、大小以及形状等应当结合实际需要设定,在此不做赘述。
5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