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口腔游离皮瓣术后可调式头颈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2.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因保持皮瓣的供血,要求患者的头部保持在一个角度,予以制动5-7天。由于不同患者的舒适体验感不同,现目前大多数固定仪器不能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到一个使患者感到舒适的体位,因患者头颈长时间制动,导致患者头部疼痛,枕部不可避免的压伤,使患者舒适度降低,产生对治疗的抵触情绪,使护理工作开展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口腔游离皮瓣术后可调式头颈固定支架,以解决现目前大多数固定仪器不能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到一个使患者感到舒适的体位,导致患者因头颈长时间制动引起头部疼痛,枕部不可避免的压伤,使患者舒适度降低,产生对治疗的抵触情绪,使护理工作开展困难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腔游离皮瓣术后可调式头颈固定支架,包括底座、调节器和颈托;
6.所述底座上方设有一对立板,每块所述立板上均设有转动导向槽;
7.所述调节器位于两立板之间并与两立板铰接,所述调节器两侧分别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转动导向槽中且一端穿出转动导向槽,所述螺杆与转动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螺杆穿出转动导向槽的一端上还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外径大于转动导向槽的槽宽,所述调节器具有内腔,所述调节器顶部设有弧型槽,该弧型槽将调节器的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内腔中设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基于弧型槽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调节器前后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器的前侧还设有锁紧旋杆,所述锁紧旋杆内外贯穿调节器前侧并与该贯穿处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所述锁紧旋杆靠近调节器内腔的一端与一个齿轮的前侧贴近;
8.所述颈托为凹面朝上的圆弧形,所述颈托的底部设有圆弧齿条,所述颈托位于弧型槽上并通过圆弧齿条与两个齿轮传动连接。
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腔游离皮瓣术后可调式头颈固定支架,在具体使用时,可基于底座前后转动调节器的角度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调节完毕后转动锁紧螺母紧贴立板直至角度锁紧即可;在具体使用时,患者颈部固定在颈托上,通过转动调节手柄操控齿轮转动,带动圆弧齿条转动,以调节颈托的安放角度达到患者满意的舒适度,确定角度后旋转前后两锁紧旋杆直至将齿轮两侧抵住锁紧即可;分别通过调节患者颈部前后和左右的角度并锁定,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舒适度需求,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有利于将固定支架固定在床体或椅子上,优化患者的使用体验。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器的后侧也设有锁紧旋杆,两个所述锁紧旋杆前后位置相互对应。有利于对齿轮两侧进行锁紧,提高锁紧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器前侧还设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的一端向内贯穿调节器前侧并与一个齿轮的圆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手柄与其所在的调节器贯穿处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手柄可转动齿轮,能够更方便平稳的调节齿轮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颈托上方还设有颈罩,所述颈罩为凹面向下的圆弧形,所述颈罩与颈托可拆卸连接,所述颈罩后侧还设有下颔托。颈罩和下颔托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头颈进行固定,防止患者乱动干扰治疗恢复。
14.进一步的,所述颈托后侧还设有头托。头托将患者头部托起,为患者头颈分担压力,提升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口腔游离皮瓣术后可调式头颈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口腔游离皮瓣术后可调式头颈固定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19.附图标记:
20.底座1,立板11,转动导向槽111,固定孔12;
21.调节器2,弧型槽21,齿轮22,螺杆23,螺母231,锁紧旋杆24,调节手柄25;
22.颈托3,圆弧齿条31,颈罩32,下颔托321,头托3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口腔游离皮瓣术后可调式头颈固定支架,包括底座1、调节器2和颈托3。
25.请参见图1-图3,底座1上方设有一对立板11,每块立板11上均设有转动导向槽111。具体的,底座1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12,有利于将固定支架固定在床体或椅子上,优化患者的使用体验。
26.请参见图1-图3,调节器2位于两立板11之间并与两立板11铰接,调节器2两侧分别设有螺杆23,螺杆23位于转动导向槽111中且一端穿出转动导向槽111,螺杆23与转动导向槽111滑动连接,螺杆23穿出转动导向槽111的一端上还设有锁紧螺母231,锁紧螺母231的外径大于转动导向槽111的槽宽,在具体使用时,可基于底座1前后转动调节器2的角度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调节完毕后转动锁紧螺母231紧贴立板11直至角度锁紧即可。调节器2具有内腔,调节器2顶部设有弧型槽21,该弧型槽21将调节器2的内腔与外界连通,内腔中设有
两个齿轮22,两个齿轮22基于弧型槽21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齿轮22分别与调节器2前后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调节器2的前侧还设有锁紧旋杆24,锁紧旋杆24内外贯穿调节器2前侧并与该贯穿处通过螺纹传动连接,锁紧旋杆24靠近调节器2内腔的一端与一个齿轮22的前侧贴近。在一实施例中,调节器2的后侧也设有锁紧旋杆24,两个锁紧旋杆24前后位置相互对应,有利于对齿轮两侧进行锁紧,提高锁紧稳定性。具体的,调节器2前侧还设有调节手柄25,调节手柄25的一端向内贯穿调节器2前侧并与一个齿轮22的圆心位置处固定连接,调节手柄25与其所在的调节器2贯穿处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手柄25可转动齿轮22,能够更方便平稳的调节齿轮22转动。
27.请参见图1-图3,颈托3为凹面朝上的圆弧形,颈托3的底部设有圆弧齿条31,颈托3位于弧型槽21上并通过圆弧齿条31与两个齿轮22传动连接。在具体使用时,患者颈部固定在颈托3上,通过转动调节手柄25操控齿轮22转动,带动圆弧齿条31转动,以调节颈托3的安放角度达到患者满意的舒适度,确定角度后旋转前后两锁紧旋杆24直至将齿轮两侧抵住锁紧即可。分别通过调节患者颈部前后和左右的角度并锁定,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舒适度需求,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一实施例中,颈托3上方还设有颈罩32,颈罩32为凹面向下的圆弧形,颈罩32与颈托3可拆卸连接,颈罩32后侧还设有下颔托321,颈罩32和下颔托321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头颈进行固定,防止患者乱动干扰治疗恢复。具体的,颈托3后侧还设有头托33,头托33将患者头部托起,为患者头颈分担压力,提升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2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