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阀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活塞的保压阀。
背景技术:
2.具有新型活塞的保压阀,是一种能保证气瓶内气体纯净且具有一定压力的阀。现有技术中的阀体内装有活塞,活塞下端密封垫与阀体密封接触;活塞与阀杆下部连接,阀杆上部有装有手轮,手轮内设有手轮弹簧,手轮弹簧通过手轮盖压紧在阀杆上,导套装在螺套内,螺套带动导套穿过阀体、活塞中间,与阀体出气口相接,导套在导套弹簧作用下,顶抵在阀体上,导套上封接触阀体形成阀门。
3.但是,上述结构的气体具有新型活塞的保压阀存在以下的缺点:
4.(1)现有技术中的保压阀的活塞中的密封垫压紧在活塞,通过活塞的底端的密封垫与阀体密封接触形成阀门,由于密封垫材料是非金属,且与活塞接触面积大,因此,密封垫在压紧时容易鼓起,阀门在工作时多次启闭过程中可能造成活塞中密封垫脱离,影响保压阀的正常工作。
5.(2)由于密封垫材料是非金属,转动手轮开启阀门一泄放瓶内气体时,在瓶内高压气体流动下冲击密封垫表面,使密封垫表面容易出现静电,当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时具有不安全因素,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适用瓶组及任何气体需求大通径使用的气体具有新型活塞的保压阀。装配方便,并在气门芯动作后容器阀阀门能完全开启,保障灭火剂安全顺畅的喷放。
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活塞的保压阀,包括:
8.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阀体内开设有气瓶释放通道,所述气瓶释放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
9.阀杆,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杆的顶端固连有手轮,且所述手轮伸出所述阀体外;
10.活塞,设于所述阀体内,所述活塞的顶端与所述阀杆的底端配合连接,所述活塞内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活塞的底端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装设有与所述密封槽适配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进气口密封配合形成第一阀门,所述阀杆转动带动所述阀杆移动,以开闭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瓶释放通道的通断;以及
11.螺套,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内,所述螺套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出气口相对,所述螺套内设有导套和第一弹簧,所述导套上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弹簧抵紧所述导套,以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阀体密封配合形成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开闭控制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气瓶释放通道的通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活塞的底端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为环形,而密封垫与密封槽适配,因此密封垫也为环形,密封垫具有弹性力,环形的密封垫在装入环形的密封槽内时,会在自身收缩力的作用下收口,使得密封垫抵紧设置在密封槽内,使得密封垫压紧于密封槽,从而使密封垫更牢固可靠,可有效避免在长时间工作后密封垫从活塞底部脱落,提高了成品质量,以及密封垫使用的耐久度。
13.作为改进,所述活塞的底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密封槽的内侧,由于密封垫的材料是非金属,转动手轮开启第一阀门泄放瓶内气体时,在瓶内高压气体流动下冲击密封垫表面,使密封垫表面容易出现静电,而凸台设置在密封槽的内侧,可使气瓶内气体流动时在密封垫处所产生静电可通过凸台引导出阀体外,保证易燃易爆气体安全使用,提高安全性。
14.作为改进,所述进气口竖直设置,且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阀体的底端,所述出气口水平设置,所述活塞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横向设置在所述活塞上,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出气口相对,通过上述改进,活塞以及进气口竖直设置便于加工,同时也对应市面上多数气瓶开口的方向,适用于大多数型号的气瓶,提高其适配性。
15.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通孔为长方形,以使所述螺套穿过所述活塞孔的两侧为对边,通过上述改进,长方形的第一通孔可阻挡活塞旋转,使得手轮转动阀杆能带动活塞上下移动在阀体内,且螺套穿过活塞孔两端为对边,使得活塞孔加工更方便,减少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16.作为改进,所述手轮上设有轮盖和第二弹簧,所述手轮盖螺纹连接于所述阀杆的顶端,所述手轮与所述手轮盖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支撑,所述所述手轮转动带动所述活塞上下运动,通过上述改进,使得手轮通过轮盖和第二弹簧与阀杆的连接更为牢固,结构更为稳定。
17.作为改进,还包括压帽,所述压帽与所述阀体固连,且所述压帽与所述阀体密封配合,所述阀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压帽内,通过上述改进,压帽与阀体密封配合可提高阀体内的密封性能,阀杆通过压帽螺纹连接于阀体,可通过增加压帽这一零部件提高单体零部件的强度,并通过压帽与阀体的固定连接,以及压帽与阀杆的螺纹连接,便于装配,以及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
18.作为改进,所述螺套内开设有行程腔,所述导套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行程腔内,所述第一弹簧抵设在所述螺套与所述导套之间,通过上述改进,导套远离出气口的一端滑动设置在行程腔内,可确保导套始终滑动连接于螺套,起到了限位作用,可有效规划导套的运动路径。
19.作为改进,所述导套内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行程腔和所述出气口连通,通过上述改进,可起到保压的作用。
20.作为改进,所述阀杆的底端上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活塞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通过上述改进,由于螺套穿过活塞中间,因此当活塞与阀杆螺纹连接时,阀杆转动会带动活塞上下移动。
21.作为改进,所述阀杆的顶端与所述压帽内平面之间设有减摩垫,通过上述改进,可减少活塞顶端与压帽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其使用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新型活塞的保压阀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3.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新型活塞的保压阀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5.图中:1、阀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气瓶释放通道;2、手轮;21、轮盖;22、第二弹簧;3、阀杆;4、活塞;41、密封槽;411、密封垫;42、第一通孔;5、螺套;51、行程腔;6、压帽;71、导套;711、密封圈;712、第二通孔;72、第一弹簧;8、减摩垫。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9.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0.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活塞的保压阀,如图1-3所示,阀体1,阀体1上开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阀体1内开设有气瓶释放通道13,气瓶释放通道13分别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连通;
31.阀杆3,螺纹连接于阀体1内,阀杆3的顶端固连有手轮2,且手轮2伸出阀体1外;
32.活塞4,设于阀体1内,活塞4的顶端与阀杆3的底端配合连接,活塞4内开设有第一通孔42,活塞4的底端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41,密封槽41内装设有与密封槽41适配的密封垫411,密封垫411与进气口11密封配合形成第一阀门,阀杆3转动带动阀杆3移动,以开闭第一阀门,第一阀门控制进气口11与气瓶释放通道13的通断;以及
33.螺套5,螺纹连接于阀体1内,螺套5穿过第一通孔42与出气口12相对,螺套5内设有导套71和第一弹簧72,导套71上设有密封圈711,第一弹簧72抵紧导套71,以使密封圈711与阀体1密封配合形成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的开闭控制出气口12与气瓶释放通道13的通断。
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密封配合可以为密封接触方式,通过抵紧的方式完成密封。
35.具体的,如图1所示,活塞4的底端设有凸台412,凸台412位于密封槽41的内侧。
3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凸台412可以为通过在活塞4底端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41后形成于密封槽41的中间。
37.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凸台412可以低于密封槽41向下凸出。
38.具体的,如图1所示,进气口11竖直设置,且进气口11位于阀体1的底端,出气口12
水平设置,活塞4竖直设置,第一通孔42横向设置在活塞4上,且第一通孔42与出气口12相对。
39.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通孔42为长方形,以使螺套5穿过活塞4孔的两侧为对边。
40.具体的,如图1所示,手轮2上设有轮盖21和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提供张力,手轮2盖螺纹连接于阀杆3的顶端,手轮2与手轮2盖之间通过第二弹簧22支撑,手轮2转动带动活塞4上下运动。
41.具体的,如图1所示,还包括压帽6,压帽6与阀体1固连,且压帽6与阀体1密封配合,阀杆3螺纹连接于压帽6内。
42.具体的,如图1所示,螺套5内开设有行程腔51,导套71远离出气口12的一端滑动设置在行程腔51内,第一弹簧72抵设在螺套5与导套71之间,且第一弹簧72提供张力。
43.具体的,如图1所示,导套71内开设有第二通孔712,第二通孔712分别与行程腔51和出气口12连通,通过第二通孔712使得导套71起到保压的作用,此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因此本技术中不再详细说明。
44.优选的,阀杆3的底端上开设有开孔,开孔内设有内螺纹,活塞4的顶部设有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
45.具体的,阀杆3的顶端与压帽6内平面之间设有减摩垫8。
4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气瓶适于与进气口11连通,一般情况下,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关闭,即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处于常闭状态;当需要释放气瓶内的气体时,旋转手轮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2带动阀杆3转动,使得活塞4上移,从而使第一阀门打开,此时气瓶内的气体从进气口11流向阀体1内,由于阀体1内的压强大于出气口12处的压强,因此在阀体1内阀内气体压力下,气压作用在导套71上并使导套71压缩第一弹簧72往右移动,从而打开第二阀门,使得气体从进气口11处经阀体1内流出出气口12,当气体流出瓶体使阀内的压力减少到预定值时,导套71在第一弹簧72的弹力作用下往左移动,直至导套71上的密封圈711与阀体1密封配合,使得第二阀门关闭,使阀体1内外以及气瓶形成压力差,保证阀内及气瓶气体压力;当充气时,高压气体从出气口12冲击导套71,使得高压气体打开第二阀门,高压气体经第二阀门向第一阀门流入至气瓶内,待重启完成后,旋转手轮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关闭第一阀门,撤去充气装置,当出气口12处的其他压力降到一定值时,第二阀门在第一弹簧72的作用下自动关闭,阻隔阀体1内外气体的流通,保证阀内气体纯净度。
47.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