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流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客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轨道交通为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在城市轨道交通中需要用上客流检测装置,用于计数实际人流量,方便管控。
3.现有的客流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移动不便,在客流量较大需要增加检测站点时安装不便,布局较为麻烦;现有的客流检测装置在使用不具有收纳功能,在不使用时存放非常不便,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客流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客流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两根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壳体两侧板内表面均安装有两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上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块,四个所述滑动块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电动推杆的两侧主杆的外表面,所述壳体的一侧壁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有两块挡板,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壳体的一侧壁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电动推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座,两块所述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板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板顶面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横板中嵌入安装有数据采集装置和扬声器。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侧表面底部安装有四个移动轮,所述壳体的外壁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任一所述挡板的一侧表面内嵌安装有感应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壁外表面顶部以及第二电动推杆的主杆外壁表面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全绳挂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将壳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安装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同时升
高,然后拉出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受到滑槽限制,在移动到最左侧时,底部的连接板与地面接触,在两个滑槽限制下,配合两块底座,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形成较为稳定的临时闸门,不易晃动,在两个安全绳挂扣上挂上警示隔离带,便于隔离人流,控制和安装较为简单;
14.2、通过感应器检测出有人通过,顶部的数据采集装置实时记录乘客数据,电机开启,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使得套筒转动,两块挡板发生偏转,方便乘客通过,记录的数据会发送到控制端记录存储,便于控制端人员管控,整个装置具有便携性,收纳存储便捷。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客流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客流检测装置中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立体图。
17.图3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客流检测装置中壳体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客流检测装置中两块挡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记:1、壳体;2、推把;3、第一电动推杆;4、第二电动推杆;5、底座;6、连接板;7、移动轮;8、安全绳挂扣;9、警示灯;10、数据采集装置;11、扬声器;12、箱体;13、横板;14、固定柱;15、感应器;16、滑动块;17、滑槽;18、转动件;19、套筒;20、第一齿轮;21、固定座;22、电机;23、第二齿轮;24、转轴;2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客流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和横板13,横板13的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4,两根固定柱14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4和第一电动推杆3,壳体1两侧板内表面均安装有两个滑槽17,四个滑槽17上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块16,四个滑动块16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电动推杆3的两侧主杆的外表面,壳体1的一侧壁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件18,转动件18上转动安装有转轴24,转轴24上固定套接有套筒19,套筒19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有两块挡板25,转轴24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3,壳体1的一侧壁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1,固定座2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20,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3啮合连接;第二电动推杆4和第一电动推杆3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座5,两块底座5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通过设置连接板6便于提高整体稳定性,连接板6的顶面为曲面,方便携带旅行箱的乘客通过;横板13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12,箱体12的顶板顶面固定安装有警示灯9,横板13中嵌入安装有数据采集装置10和扬声器11,通过设置数据采集装置10便于采集乘客信息,包括人头数量、视频信息和体温情况等,设置扬声器11,便于发出警示语音;壳体1的两侧表面底部安装有四个移动轮7,壳体1的外壁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把2,通过设置移动轮7和推把2便于推动设备移动;任一挡板25的一侧表面内嵌安装有感应器15,通过设置感应
器15便于第一时间检测出有乘客靠近;壳体1的一侧壁外表面顶部以及第二电动推杆4的主杆外壁表面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全绳挂扣8,通过设置安全绳挂扣8便于挂上警示隔离带,方便限制板隔离乘客,方便管控。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有电源和控制开关,箱体12中安装有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中安装有人头计数模块,通过数据采集装置10实时检测通过底部的人头数量,同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端,对于故障和异常会通过警示灯9和扬声器11发出警示灯光和警报语音,为现有技术,使用壳体1移动到指定位置,安装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3和第二电动推杆4同时升高,然后拉出第二电动推杆4和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电动推杆3受到滑槽17限制,在移动到最左侧时,底部的连接板6与地面接触,在两个滑槽17限制下,配合两块底座5,第一电动推杆3和第二电动推杆4形成较为稳定的临时闸门,不易晃动,在两个安全绳挂扣8上挂上警示隔离带,便于隔离人流,控制和安装较为简单,当乘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和第二电动推杆4之间时,感应器15检测出有人通过,顶部的数据采集装置10实时记录乘客数据,电机22开启,第一齿轮20带动第二齿轮23使得套筒19转动,两块挡板25发生偏转,方便乘客通过,记录的数据会发送到控制端记录存储。
23.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控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2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