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校正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1  16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校正工装。


背景技术:

2.在机械结构金属件进行加工制造的过程中,由于加工精度等原因,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外形变形及尺寸较大的工件,对于该类不符合尺寸要求的工件来说,如若不进行修复,则会直接报废,造成浪费,但是对该类工件进行修复时,修复起来有困难,费时费力,耽误生产进度,产品一致性不好。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对超差或变形的工件进行校正修复的工装,以提高修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校正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超差或变形工件校正修复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件校正工装,包括第一校正座和第二校正座,第一校正座上设有第一校正槽,第二校正座上设有第二校正槽;两校正槽用于在使用时相向设置,以形成供待校正工件适配安装的整形腔;第一校正座和第二校正座上分别设有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在相应驱动机构上,以在驱动机构驱动两校正座相互靠近时挤压位于整形腔中的工件。
6.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第一校正座上设有第一校正槽,第二校正座上设有第二校正槽,两校正槽相向设置,以形成供待校正工件适配安装的整形腔,两校正座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将结构与驱动机构连接,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作为动力驱动两校正座相互靠近以挤压位于整形腔中的工件,进而对工件起到整形校正的作用,操作简单,使得校正修复工件的时间得到缩减,提高修复效率。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校正座包括第一校正模和第一模座,所述第二校正座包括第二校正模和第二模座,第一校正模上设有第一孔槽,第二校正模上,设有第二孔槽,两孔槽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校正槽和所述第二校正槽。
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模座上设有第一安装槽,以供所述第一校正模安装,所述第二模座上设有第二安装槽,以供所述第二校正模安装。
9.有益效果是:在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上分别设置安装槽,增加了两个校正模与两模座的连接面积,增加连接强度。
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宽与所述第一校正模的宽度保持一致,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宽与所述第二校正模的宽度保持一致。
11.有益效果是:安装槽的槽宽与校正模的宽度保持一致,使得校正模上的孔槽能够完全位于安装槽中,使得待校正工件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孔槽中。
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校正模与所述第一模座可拆连接,所述第二校正模
与所述第二模座可拆连接。
13.有益效果是:两校正模分别与两模座可拆连接,使得两模座上可以更换安装不同形状孔槽的校正模,以适用更多的工件,提高该工件校正工装的通用性。
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校正模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以通过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上,所述第二校正模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以通过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上。
15.有益效果是:第一校正模与第一模座螺栓连接,第二校正模与第二模座螺栓连接,连接方便。
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校正模与两校正座相互靠近的方向保持平行的周侧边沿上设有第一定位槽,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凸块卡装,所述第二校正模与两校正座相互靠近的方向保持平行的周侧边沿上设有第二定位槽,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侧壁上的第二定位凸块卡装。
17.有益效果是:两校正模分别定位卡装在两模座上,以实现两校正模在两模座中的限位,进一步增加两校正模分别与两模座之间的连接强度。
1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模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螺栓孔,以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模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定位孔,以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螺栓连接。
19.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板与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连接,增加了第一校正座与驱动机构的连接面积,连接板与固定端螺栓连接,便于拆卸,通过安装板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增加了第二校正座与驱动机构的连接面积,连接板与驱动端螺栓连接,便于拆卸。
2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模座上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连接杆。
21.有益效果是:连接杆的设置,增加了第二模座的整体长度,以缩短两校正座之间的距离,使得该工件校正工装可以适用于更多驱动机构。
2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对合形成的整形腔为正六边形。
23.有益效果是:正六边形的整形腔以适用正六变形工件。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26.图3为工件校正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校正座;10、第一模座;11、连接板;12、第一校正块;13、第一安装槽;2、第二校正座;20、第二模座;21、安装板;22、第二校正块;23、第二安装槽;24、连接杆;3、第一校正模;31、第一孔槽;32、第一安装孔;33、第一定位槽;4、第二校正模;41、第二孔槽;42、第二安装孔;43、第二定位槽;5、固定端;6、驱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4.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的实施例1:
35.如图1至图3所示,工件校正工装包括第一校正座1和第二校正座2,第一校正座1上设有第一校正槽,第二校正座2上设有第二校正槽,两校正槽对合以形成供待校正工件安装的整形腔。
36.第一校正座1包括第一模座10和第一校正模3。
37.第一模模10包括连接板11和第一校正块12两部分,连接板11上设有连接孔,以用于与驱动机构的固定端5螺栓连接。第一校正块12位于连接板11的右侧,与连接板11一体设置。第一校正块12的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槽13,第一安装槽13右端为开口结构,第一安装槽13的槽底设有螺栓安装孔,以供第一校正模3连接。
38.第一校正模3整体为板状结构,其厚度根据待校正工件的厚度而定。第一校正模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2,以通过插装螺栓与第一校正座1连接。第一校正模3的右侧边沿设有第一孔槽31,第一孔槽31的槽口朝右,以作为第一校正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校正模3的宽度与第一安装槽13的槽宽保持一致,使得第一校正模3可以承受更大的挤压力。
39.第二校正座包括第二模座20和第二校正模4。
40.第二模座20包括安装板21和第二校正块22两部分,安装板21上设有定位孔,以用于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6螺栓连接。第二校正块22位于连接板11的右侧,通过连接杆24与安装板21连接。第二校正块22的的左端设有第二安装槽23,第二安装槽23左端为开口结构,第二安装槽23的槽底设有螺栓安装孔,以供第二校正模4连接。
41.第二校正模4整体结构与第一校正模3保持一致,第二校正模4上设有第二安装孔42,以通过插装螺栓与第二校正座2连接。第二校正模4的左侧边沿设有第二孔槽41,第二孔槽41的槽口朝左,以作为第二校正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校正模4的宽度与第二安装槽23的槽宽保持一致,使得第二校正模4可以承受更大的挤压力。
42.具体实施时,第一校正模3和第二校正模4上的孔槽形状可以根据待校正工件的实际形状设计,以适应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而提高该校正工装的适用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槽31和第二孔槽42对合形成的整形腔为正六边形,以供外形为正六变形的工件安装。第一校正模2与两校正座相互靠近的方向保持平行的周侧边沿上设有第一定位槽33,用于与第一安装槽13的槽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凸块(未在图中显示)卡装,第二校正模4与两校正座相互靠近的方向保持平行的周侧边沿上设有第二定位槽43,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槽23的槽侧壁上的第二定位凸块(未在图中显示)卡装,以实现两校正模在两模座中的限位,进一步增加两校正模分别与两模座之间的连接强度。
43.校正工件时,先分别将第一校正模3和第二校正模4固定连接在第一模座10和第二模座20上,再将第一模座10和第二模座20分别与驱动机构的固定端5和驱动端6固定连接,然后启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6驱动第二模座20向第一模座10靠近,当第二模座20到达一定位置时,关闭驱动机构,将待校正工件卡装在两个校正模的孔槽中,之后再次驱动开启驱动机构,使得驱动端6驱动第二模座20向左逐渐移动,以使得第二校正模4挤压工件,当第二校正模4与第一校正模3完全抵压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校正座2向右移动,最后取出工件即可。
44.特别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仅适用于超差范围在0.1mm~0.2mm之间的待校正工件。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第一校正座1上设有第一校正槽,第二校正座2上设有第二校正槽,两校正槽相向设置,以形成供待校正工件适配安装的整形腔,两校正座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将结构与驱动机构连接,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作为动力驱动两校正座相互靠近以挤压位于整形腔中的工件,进而对工件起到整形校正的作用,操作简单,使得校正修复工件的时间得到缩减,提高修复效率。
46.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的实施例2:
4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校正模3与第一校正座1分体可拆连接。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校正模与第一校正座一体设置。
48.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的实施例3:
4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校正模3与第一校正座1螺栓连接。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的槽壁设有导向槽,第一校正模从右向左沿导向槽卡装进第一安装槽中。
50.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的实施例4:
5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端6和固定端
5,第一模座10和第二模座20分别与驱动机构的固定端5和驱动端6固定连接。而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设有两个驱动端,两驱动端上分别设置有夹持柄,具体实施时,两夹持柄夹持两模座。
5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还可以分别与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和驱动端螺钉连接。
53.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的实施例5:
5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校正模3的宽度与第一安装槽31的槽宽保持一致。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校正模的宽度大于第一安装槽的槽宽,第一校正模安装在第一校正座后,凸出第一安装槽。
55.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工件校正工装的实施例6:
5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孔槽31和第二孔槽42对合形成的整形腔为正六边形,以供外形为正六变形的工件安装。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对合形成的整形腔为圆形,以供外形为圆形的工件安装。
5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对合形成的整形腔可以为其他形状,以供不同外形的工件安装。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