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剂配置装置

专利查询2022-5-24  1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剂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2.制剂是指为满足疾病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剂,药剂通过给药形式可以分为有片剂、丸剂、散剂、注射剂、酊剂、溶液剂、浸膏剂、软膏剂等。在溶液剂配置加工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煮沸灭菌处理,从而灭杀药剂中的微生物。
3.现有的药剂加热煮沸时,加热过程中配制罐内部蒸汽可以通过呼吸阀外溢,但是冷却后内部压强小,向配制罐内部补充气体容易混合细菌,从而重新污染药剂,降低药剂的安全性,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剂配置装置,能够对药剂进行搅拌混合、加热和冷却,并且可以对内腔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释压和复压的效果,有助于药剂的灭菌,并且能够避免外部气体对药剂污染,提高药剂使用的安全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剂配置装置,包括下桶体,所述下桶体的内部下端面设有加热器,且下桶体的外周侧上端活动套设有开口向下且高度能够调节的上桶体,所述上桶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形孔,且圆形孔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底部设有贯穿其上表面的搅拌管。
6.所述圆形板的上表面边缘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有驱动环,所述上桶体的侧面上端设有控制驱动环转动的驱动器。
7.所述上桶体的外周侧设有开关组,加热器的输入端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组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桶体的外周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设有向下伸缩的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下桶体侧面下端连接,且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板的周侧面设有与圆形孔转动连接的轴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管至少有两根,且搅拌管为“u”型结构,所述搅拌管的两个端口均位于圆形板上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器包括安装在上桶体侧面上端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驱动环接触的驱动轮,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桶体的侧面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侧面设有阀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桶体的侧面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呈直角结构,且进料管的进料口活动卡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侧面下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有减震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制剂配置装置,电动推杆带动上桶体上移,从而使上桶体与下桶体组成的腔室变大,避免腔室内部气压过大;加热器对药剂进行加热煮沸,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制剂配置装置,伺服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驱动环转动,驱动环通过连接杆带动圆形板转动,圆形板带动搅拌管对药剂进行搅拌混合。
17.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制剂配置装置,将外部冷水进水管与搅拌管的一端管口连接,将回流管与搅拌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冷水进入到搅拌管内部对内腔上层的热气进行冷却;且搅拌管逐渐下移并插入到药剂中,从而使搅拌管对药剂进行冷却,可以提高药剂的冷却速度。
18.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制剂配置装置,能够对药剂进行搅拌混合、加热和冷却,并且可以对内腔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释压和复压的效果,有助于药剂的灭菌,并且能够避免外部气体对药剂污染,提高药剂使用的安全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塞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下桶体、2出料管、21阀门、3加热器、4上桶体、41固定座、42电动推杆、5圆形板、51轴承、52搅拌管、6连接杆、61驱动环、7电机座、71伺服电机、72驱动轮、8进料管、81密封塞、82减震器、9开关组。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制剂配置装置,包括下桶体1,下桶体1的内部下端面设有加热器3,且下桶体1的外周侧上端活动套设有开口向下且高度能够调节的上桶体4,上桶体4的外周侧设有固定座41,固定座41内部设有向下伸缩的电动推杆42,且电动推杆42的伸缩端与下桶体1侧面下端连接,且电动推杆42的输入端与开关组9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推杆42可以带动上桶体4上移,从而使上桶体4与下桶体1组成的腔室变大。
25.上桶体4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形孔,且圆形孔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圆形板5,圆形板5的周侧面设有与圆形孔转动连接的轴承51,便于圆形板5的转动。
26.圆形板5的底部设有贯穿其上表面的搅拌管52,搅拌管52至少有两根,且搅拌管52
为“u”型结构,搅拌管52的两个端口均位于圆形板5上侧,并将外部冷水进水管与搅拌管52的一端管口连接,将回流管与搅拌管52的另一端管口连接,冷水进入到搅拌管52内部对内腔上层的热气进行冷却;且搅拌管52逐渐下移并插入到药剂中,从而使搅拌管52对药剂进行冷却,可以提高药剂的冷却速度。
27.圆形板5的上表面边缘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6,连接杆6的顶部设有驱动环61,上桶体4的侧面上端设有控制驱动环61转动的驱动器,驱动器包括安装在上桶体4侧面上端的电机座7,电机座7上安装有伺服电机71,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驱动环61接触的驱动轮72,伺服电机71的输入端与开关组9的输出端电连接,伺服电机71带动驱动轮72转动,驱动轮72带动驱动环61转动,驱动环61通过连接杆6带动圆形板5转动,圆形板5带动搅拌管52对药剂进行搅拌混合。
28.上桶体4的外周侧设有开关组9,加热器3的输入端与开关组9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组9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29.下桶体1的侧面下端设有出料管2,出料管2的侧面设有阀门21,药剂冷却完成后,打开阀门21,药剂通过出料管2排出。
30.上桶体4的侧面上端设有进料管8,进料管8呈直角结构,且进料管8的进料口活动卡接有密封塞81,密封塞81的侧面下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有减震器82,将药剂通过进料管8倒入到下桶体1内部,盖上并转动密封塞81,从而使减震器82卡接到进料管8的水平段部位;需要打开进料管8时,先转动密封塞81,减震器82在进料管8的挤压作用下缩回到凹槽中,然后取出密封塞81即可。
31.开关组9上设有与加热器3、电动推杆42和伺服电机71对应的控制按钮,且加热器3、电动推杆42和伺服电机71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器元件。
32.整个制剂配置装置,能够对药剂进行搅拌混合、加热和冷却,并且可以对内腔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释压和复压的效果,有助于药剂的灭菌,并且能够避免外部气体对药剂污染,提高药剂使用的安全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3.在使用时:
34.将药剂通过进料管8倒入到下桶体1内部,盖上并转动密封塞81,从而使减震器82卡接到进料管8的水平段部位;
35.通过开关组9控制伺服电机71工作,伺服电机71带动驱动轮72转动,驱动轮72带动驱动环61转动,驱动环61通过连接杆6带动圆形板5转动,圆形板5带动搅拌管52对药剂进行搅拌混合;
36.通过开关组9控制伺服电机71停止工作,并控制加热器3和电动推杆42工作,电动推杆42带动上桶体4上移,从而使上桶体4与下桶体1组成的腔室变大;
37.加热器3对药剂进行加热煮沸,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38.灭菌完成后,通过开关组9控制加热器3停止工作,并将外部冷水进水管与搅拌管52的一端管口连接,将回流管与搅拌管52的另一端管口连接,冷水进入到搅拌管52内部对内腔上层的热气进行冷却;
39.通过开关组9控制电动推杆42缓慢缩短,电动推杆42通过上桶体4带动圆形板5下移,圆形板5带动搅拌管52下移,搅拌管52逐渐下移并插入到药剂中,从而使搅拌管52对药剂进行冷却,可以提高药剂的冷却速度;
40.药剂冷却完成后,打开阀门21,药剂通过出料管2排出。
4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药剂进行搅拌混合、加热和冷却,并且可以对内腔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释压和复压的效果,有助于药剂的灭菌,并且能够避免外部气体对药剂污染,提高药剂使用的安全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2.本实用新型中未公开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材料及工作原理不再详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