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基坑施工用楼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4  10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基坑施工用楼梯。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建项目工程大力推行可周转,具备重复利用的工具化产品,不仅利用率高,还能够节约成本,是创文明工地的必要条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与时俱进,基坑工程施工也呈现着不断发展的趋势,基坑防护楼梯便是人员进出施工现场必不可少的设施。过去基坑施工用楼梯是用钢管、卡扣件、脚踏板、防护栏杆组合搭建而成,从经济角度来看,费时费力,成本高且不可周转;从安全角度来看,其耐用期限难以掌控,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调式基坑施工用楼梯,能够快速拼装和拆卸,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满足周转使用。
4.本实用新型要提供的一种组装式基坑施工用楼梯,包括坑底固定连接件、楼梯基体、上端固定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楼梯基体两侧的防护栏杆,所述坑底固定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楼梯基体的一端,所述楼梯基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楼梯基体的一端或上端固定连接件通过组装连接件转动连接。通过组装连接件,可对基坑楼梯进行拆卸和组装,实现快速周转使用。通过坑底固定连接件和上端固定连接件实现基坑楼梯的固定;通过坑底固定连接件、组装连接件与楼梯基体的转动连接,可以根据基坑的坡度调节楼梯基体的角度,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5.进一步地,所述组装连接件包括第一组装连接件和第二组装连接件,所述第一组装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楼梯基体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组装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组装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所述楼梯基体或者上端固定连接件。
6.具体地,所述第一组装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楼梯基体上,另一端设置一个第一主组装孔和数个呈弧形分布的第一分组装孔,所述第二组装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对应第一主组装孔的第二主组装孔,还设有对应第一分组装孔的第二分组装孔,第一主组装孔和第二主组装孔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分组装孔和第二分组装孔可拆卸式连接。通过数个呈弧形分布的第一分组装孔与和第二分组装孔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可调节第一组装连接件与第二组装连接件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得基坑楼梯能适应基坑内壁的形状,从而提升基坑楼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7.进一步地,所述楼梯基体上还设置限距支撑构件;所述楼梯基体包括多个踏步、支撑杆、和设置在踏步两端的上框杆与下框杆;所述上框杆与所述下框杆上设置有多个对应的限位孔,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对应的限位孔内,连接所述上框杆和所述下框杆,踏步两端的所述下框杆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一个所述踏步的一端与一侧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相邻的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距支撑构件包括第一限距支撑构件和第二限距支撑构件,所述第一限距支撑构件固定在所述上框杆上,所述
第二限距支撑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距支撑构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杆。通过限距支撑构件,能调节基坑楼梯的踏步的间距以适应基坑的坡度。
8.进一步地,所述坑底固定连接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支撑梁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底座的中心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梁,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梁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楼梯基体。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还设置有使其固定在地面的第一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可以是螺栓。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楼梯基体中的上框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撑梁和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转动连接,可根据基坑的坡度调节坑底固定连接和楼梯基体的角度,从而提高基坑楼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9.进一步地,所述上端固定连接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中心,另一端连接所述组装连接件或楼梯基体。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上还设置有使其固定在地面的第二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可以是螺栓。具体地,第二支撑梁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组装连接件或楼梯基体中的上框杆。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基坑楼梯相比,实现了间距与长度可调、按需拆卸快速周转、省时省力省钱,适用于任何深基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楼梯坑底固定连接件和上端固定连接件设置在施工现场,需移位时拆卸即可;通过组装连接件将多段楼梯基体拼接满足工作长度使用需求。打破了传统楼梯的局限性,一次投入,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组装式基坑施工用楼梯的正视图;
14.图2为图1所示的

的俯视图;
15.图3为图1所示的

的左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

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

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坑底固定连接件;11、第一底座;12、第一支撑梁;13、第一连接件;14、第一固定结构;2、楼梯基体;21、踏步;22、支撑杆;23、上框杆;24、下框杆;25、限距支撑构件;2501、第一限距支撑构件;2502、第二限距支撑构件;3、上端固定连接件;31、第二底座;32、第二支撑梁;33、第二固定结构;4、防护栏杆;5、组装连接件;51、第一组装连接件;52、第二组装连接件;5101、第一主组装孔;5102、第一分组装孔;5201、第二主组装孔;5202、第二分组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3.一种组装式基坑施工用楼梯,包括坑底固定连接件1、楼梯基体2、上端固定连接件3、以及设置在楼梯基体2两侧的防护栏杆4,所述坑底固定连接件1转动连接所述楼梯基体2的一端,所述楼梯基体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楼梯基体2的一端或上端固定连接件3通过组装连接件5转动连接。通过组装连接件5,可对基坑楼梯进行拆卸和组装,实现快速周转使用。通过坑底固定连接件1和上端固定连接件3实现基坑楼梯的固定;通过坑底固定连接件1、组装连接件5与楼梯基体2的转动连接,可以根据基坑的坡度调节楼梯基体2的角度,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24.进一步地,所述组装连接件5包括第一组装连接件51和第二组装连接件52,所述第一组装连接件5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楼梯基体2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组装连接件52的一端,所述第二组装连接件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所述楼梯基体2或者上端固定连接件3。
25.具体地,所述第一组装连接件5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楼梯基体2上,另一端设置一个第一主组装孔5101和数个呈弧形分布的第一分组装孔5102,所述第二组装连接件52的一端设有对应第一主组装孔5101的第二主组装孔5201,还设有对应第一分组装孔5102的第二分组装孔5202,第一主组装孔5101和第二主组装孔5201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分组装孔5102和第二分组装孔5202可拆卸式连接。通过数个呈弧形分布的第一分组装孔5102与和第二分组装孔5202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可调节第一组装连接件51与第二组装连接件52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得基坑楼梯能适应基坑内壁的形状,从而提升基坑楼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26.进一步地,所述楼梯基体2上还设置限距支撑构件25;所述楼梯基体2包括多个踏步21、支撑杆22、和设置在踏步21两端的上框杆23与下框杆24;所述上框杆23与所述下框杆24上设置有多个对应的限位孔,所述支撑杆22设置在对应的限位孔内,连接所述上框杆23和所述下框杆24,踏步21两端的所述下框杆24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一个所述踏步21的一端与一侧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22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相邻的所述支撑杆2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距支撑构件25包括第一限距支撑构件2501和第二限距支撑构件2502,所述第一限距支撑构件2501固定在所述上框杆23上,所述第二限距支撑构件250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距支撑构件250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杆24。通过限距支撑构件25,能调节基坑楼梯的踏步21的间距以适应基坑的坡度。
27.进一步地,所述坑底固定连接件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支撑梁12和第一连接件13,所述第一底座11的中心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梁12,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梁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3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楼梯基体2。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11上还设置有使其固定在地面的第一固定结构14,该第一固定结构14可以是螺栓。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楼梯基体2中的上框杆23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撑梁12和第一连接件13之间的转动连接,可根据基坑的坡度调节坑底固定连接件1和楼梯基体2的角度,从而提高基坑楼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28.进一步地,所述上端固定连接件3包括第二底座31、第二支撑梁32,所述第二支撑梁3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31的中心,另一端连接所述组装连接件5或楼梯基体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31上还设置有使其固定在地面的第二固定结构33,该第二固定结构33可以是螺栓。具体地,第二支撑梁3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组装连接件52或楼梯基体2中的上框杆23。
29.工作原理:
30.使用时,根据基坑坡度和深度,在基坑底部固定设置好两个坑底固定连接件1,通过第一连接件13分别连接楼梯基体2一端左右侧的上框杆23,通过组装连接件5连接另一楼梯基体2的一端,根据基坑的深度,可连接多个楼梯基体2,再连接上端固定连接件3,最后将上端固定连接件3通过第二固定结构33固定,根据基坑坡度调节楼梯基体2上的限距支撑构件25调节踏步21的间距和角度。使用后,分段拆除上端固定连接件3、楼梯基体2之间的组装连接件5和坑底固定连接件1,完成拆卸。
3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