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属于承重平台建造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基础落地式盖梁现浇支撑体系装置。
背景技术:
2.盖梁支撑因为盖梁的施工条件不同可分为普通盖梁、水中盖梁、高墩盖梁、单墩盖梁及多墩盖梁。主要有落地式、预埋件式、预留孔式及抱箍式四种施工方法。其中,落地式盖梁主要适用于墩身较矮、地基土质较好、地面较平整、旱地作业。
3.在框架墩盖梁建造施工中,通常需要搭建建筑临时承重平台,平台作为框架墩盖梁建造的辅助设施。
4.落地式盖梁支撑体系的传统施工方式一般采用满堂架或少支架式施工,这就可能遇到一个难以避免的基础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落地式支撑体系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上部的荷载传递至基础,当地面基础承载能力不足发生沉降时,对整个支撑体系来说是极度危险的。
5.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基础落地式盖梁现浇支撑体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基础落地式盖梁现浇支撑体系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落地式支撑体系的基础承载力不足而易发生沉降,无法设置钢立柱的技术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基础落地式盖梁现浇支撑体系装置,包括若干组支撑装置,每组支撑装置均包括承台,所述承台上表面设有钢基础,钢基础上沿钢基础的四个角处均匀的设有四组长度可调的钢立柱,四根所述钢立柱均匀的设置于墩柱外侧,沿盖梁长度方向上相邻两根钢立柱顶部之间通过分配横梁连接,所述分配横梁的顶部中心处连接有与分配横梁垂直设置的帽梁。
8.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钢基础包括两组沿承台竖直中线对称设置的横梁,两组所述横梁上设有两组沿横梁长度方向中线对称设置的平联。
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每组所述横梁均采用精轧螺纹钢对拉杆固定位置,每组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垫钢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钢垫板,每组所述横梁腹板的左右侧均设置有第一加劲肋板。
10.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每组所述平联均采用螺栓与横梁进行连接,所述平联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钢垫板,所述平联的腹板上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的第二加劲肋板。
11.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钢立柱包括若干根可拆卸连接的钢管,每根钢管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法兰盘,相邻两根钢管之间通过法兰盘进行可拆卸连接,每根钢管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沿钢管周向设置的连接板。
12.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相邻两根钢管之间分别通过横向连接系和斜向连接系将各个钢管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横向连接系和斜向连接系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板上。
13.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配横梁的上表面设有第三钢垫板,所述分配横梁的腹板上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的第三加劲肋板。
14.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帽梁的腹板上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的第四加劲肋板。
1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基础落地式盖梁现浇支撑体系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落地式盖梁支撑体系施工时中墩与边墩之间基础承载能力不足而无法设置钢立柱的问题,能有效控制支撑体系的受力情况,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特别适用于城市及周边桥梁框架墩盖梁的施工。
17.2、本实用新型所涉材料均为常规可见材料,亦可在施工现场自行加工制作,免去了地基处理的繁琐、复杂和不确定性,且钢基础能一次加工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8.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钢基础支撑体系总体图。
19.图2显示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20.图3显示为边墩钢基础横断面图。
21.元件标号说明
22.1-垫钢板,2-横梁,21-精轧螺纹钢对拉杆,22-第一钢垫板,23-第一加劲肋板,3-平联,31-第二钢垫板,32-第二加劲肋板,4-钢立柱,41-连接板,42-法兰盘,43-钢管,5-分配横梁,51-第三钢垫板,52-第三加劲肋板,6-帽梁,61-第四加劲肋板,7-横向连接系,8-承台,9-斜向连接系。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4.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25.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基础落地式盖梁现浇支撑体系装置,包括若干组支撑装置,每组支撑装置均包括承台8,所述承台8上表面设有钢基础,钢基础上沿钢基础的四个角处均匀的设有四组长度可调的钢立柱4,四根所述钢立柱4均匀的设置于墩柱外侧,沿盖梁长度方向上相邻两根钢立柱4顶部之间通过分配横梁5连接,所述分配横梁5的顶部
中心处连接有与分配横梁5垂直设置的帽梁6。
26.本实施例使用时,所述支撑装置套设于墩柱外侧,对盖梁起到一个承力作用,有效避免落地式盖梁支撑体系施工时中墩和边墩之间基础承载能力不足而无法设置钢立柱4的问题。具体为,将钢基础设置于承台8上,主要起到一个承受传递载荷的作用。在钢基础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四组钢立柱4,钢立柱4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四根钢立柱4均匀的设置于墩柱外侧,主要起一个传递载荷的作用。然后在钢立柱4的顶部设置两组分配横梁5和设置于分配横梁5顶部中心处的帽梁6,分配横梁5连同帽梁6起分配载荷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分配横梁5、帽梁6进行载荷分配后通过钢立柱4进行载荷传递,最后由钢基础承受传递载荷,从而减少上部传递至基础的载荷,进而避免基础载荷承载能力不足而发生沉降时带来的危险,提高钢基础落地式盖梁现浇支撑体系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7.本实施例中,落地式钢基础支撑体系装置各个构建由下至上安装,为盖梁支撑体系的上部主梁提供2个有效支点。
2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钢基础包括两组沿承台8竖直中线对称设置的横梁2,两组所述横梁2上设有两组沿横梁2长度方向中线对称设置的平联3。每组所述横梁2均采用精轧螺纹钢对拉杆21固定位置,每组所述横梁2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垫钢板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钢垫板22,每组所述横梁2腹板的左右侧均设置有第一加劲肋板23。
29.本实施例使用时,横梁2安装于承台8的顶面,不与承台8直接接触,横梁2与承台8顶面之间铺设垫钢板1,墩柱两侧的横梁2采用精轧螺纹钢对拉杆21固定位置。其中,精轧螺纹钢对拉杆21配有垫板和螺母,精轧螺纹钢对拉杆21对横梁2的位置固定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故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做进一步的赘述。
30.本实施例中,横梁2的精轧螺纹钢对拉杆21穿过横梁2的腹板,穿过的位置设置贴钢板。
31.本实施例中,横梁2上表面还设有第一钢垫板22,横梁2腹板的左右侧设有用于提高横梁2稳定性的第一加劲肋板23,第一钢垫板22和第一加劲肋板23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横梁2形成一个整体。
3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每组所述平联3均采用螺栓与横梁2进行连接,所述平联3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钢垫板31,所述平联3的腹板上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的第二加劲肋板32。
33.本实施例使用时,平联3设置于横梁2上方,平联3的长度方向与横梁2的长度方向垂直,保证两者之间固定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钢基础的稳定性,进而起到有效的承受传递载荷的作用。平联3与横梁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但不限于采用螺栓连接,其他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稳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均可,如采用铆接或通过连接副连接等。
34.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劲肋板32的设置可以增加平联3的强度和稳定性,第二钢垫板31和第二加劲肋板32均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平联3形成一个整体。
35.本实施例中,横梁2和平联3均由工字钢组成。
3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钢立柱4包括若干根可拆卸连接的钢管43,每根钢管43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法兰盘42,相邻两根钢管43之间通过法兰盘42进行可拆卸连接,每根钢管43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沿钢管43周向设置的连接板41。
37.本实施例使用时,钢立柱4设置于平联3的螺栓连接处,一个钢基础配有四个钢立柱4,四个钢立柱4均匀的设置于墩柱外侧。钢立柱4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其具体的高度调整方式为: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通过钢管43两端的法兰盘42增加或减少钢立柱4中钢管43的数量即可。
38.本实施例中,钢立柱4高度调节过程中,相邻两根钢管43之间不限于通过法兰盘42进行连接,其他能够实现相邻钢管43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均可。如在钢管43的一端设置内螺纹,钢管43的另一端设置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相邻两根钢管4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39.本实施例中,法兰盘42和连接板41与钢管43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其他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稳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均可。如一体成型等。
4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相邻两根钢管43之间分别通过横向连接系7和斜向连接系9将各个钢管43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横向连接系7和斜向连接系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板41上。
41.本实施例使用时,四根钢立柱4相互之间采用钢板和型材作剪刀撑,作为连接系。连接系包括横向连接系7和斜向连接系9,横向连接系7和斜向连接系9的两端分别通过与连接板41连接而将各个钢管43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将各个钢立柱4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加钢立柱4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保证钢立柱4的载荷传递作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4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分配横梁5的上表面设有第三钢垫板51,所述分配横梁5的腹板上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的第三加劲肋板52。所述帽梁6的腹板上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的第四加劲肋板61。
43.本实施例使用时,分配横梁5设置于同侧两根钢立柱4的顶面,对称均衡放置,不设焊接或螺栓连接。帽梁6设置于分配横梁5的顶部中心,作为承重主梁的支点,连同分配横梁5起分配载荷的作用。
44.第三加劲肋板52和第四加劲肋板61的设置可分别增强分配横梁5和帽梁6的强度,提高分配横梁5和帽梁6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分配横梁5和帽梁6的载荷分配效果。第三加劲肋板52和第三钢垫板51均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分配横梁5形成一个整体。第四加劲肋板61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帽梁6形成一个整体。
45.本实施例中,分配横梁5和帽梁6有工字钢组成,每个墩柱设置两根分配横梁5和两个帽梁6。
46.综上所述,本发明型能够解决落地式盖梁支撑体系施工时中墩与边墩之间基础承载能力不足而无法设置钢立柱的问题,能有效控制支撑体系的受力情况,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同时,还可在施工现场自行加工制作,免去了地基处理的繁琐、复杂和不确定性,且钢基础能一次加工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4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