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生产线车身烘干用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116



1.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生产线车身烘干用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通过本身机械能驱动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直至1953年才开始建设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年7月生产出第一辆载重量为4吨的货车,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车身进行清洗,而为了加快生产的效率,清洗后的车身一般会经过烘干处理,这样便于汽车车身后续的加工。
3.然而,在汽车车身烘干时,需要人工将汽车车身推入烘干室,经烘干后再推出,该方式不仅效率较低,且对人力的消耗较大,无法满足汽车实际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生产线车身烘干用输送系统。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生产线车身烘干用输送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汽车生产线车身烘干用输送系统,包括转运组件、一组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所述转运组件上固定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三个承载组件,一组所述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分别与三个承载组件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所述输送组件将车身输送至对应的承载组件上,经由转运组件驱动可被烘干组件烘干后再次经由转运组件驱动而输送至另一输送组件上被运出;
7.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轴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顶端固定有转盘,所述支柱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盘周侧面固定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三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面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承载组件固定在对应设置的液压缸上,且液压缸可推动其上固定的承载组件伸入烘干组件中。
8.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面与对应设置的液压缸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侧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第一u形座和滑杆,所述支撑板与液压缸连接的一侧面固定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u形座一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转动套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外壁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滑杆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和限位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螺纹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用于滑杆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上表面和固定板下表面均固定有第二u形座,所述第二u形座一相对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管,两所述第二套管之间固定有固定杆。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运组件中的步进电机可以驱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齿
轮带动液压缸上连接的承载组件转动指定角度,以便于承载组件与对应设置的其它组件配合,且转运组件中的液压缸可以驱动承载组件与烘干组件连接,使得烘干组件得以对汽车车身进行烘干处理,承载组件中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螺纹丝杆转动,使得螺纹丝杆以丝杆传动的方式调节滑块上第二u形座的位置,从而改变固定板的角度,使得固定板在放置和取下汽车车身时更加的便捷。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横截面为“u”字形结构。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以有效防止固定板上汽车车身的脱落,保证汽车车身在转运时更加的稳定安全。
12.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鼓风机,所述烘干箱内部的顶端固定有风箱,所述风箱下表面开有呈线性排列分布的若干出风槽,所述第一鼓风机出风口一端固定连通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另一端依次贯穿烘干箱外壁和风箱外壁且与风箱内部连通,所述风箱内部设置有一组电热丝。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鼓风机可以将外界空气送入风箱中被一组电热丝加热,加热后的空气沿着出风槽导出即可对汽车车身进行有效的烘干处理。
14.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箱后侧面固定有第二鼓风机,所述第二鼓风机进风口一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另一端贯穿烘干箱外壁且与烘干箱内部相互连通。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汽会在第二鼓风机的作用下及时的被排出,使得汽车车身的干燥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16.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侧面固定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座一相对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组皮带辊,其中一所述皮带辊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两所述皮带辊上传动配合有传送带。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可以驱动皮带辊转动,使得两皮带辊带动传送带传动,即可将传送带上放置的汽车车身输送至指定位置。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9.(1)本技术通过转运组件带动三个承载组件有序的转动,且三个承载组件分别与一组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汽车车身的输入、烘干和输出更加机械化,从而显著提升了汽车车身烘干的效率,降低了人力的消耗,更好的满足了汽车生产的实际需求;
20.(2)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螺纹丝杆转动,使得螺纹丝杆以丝杆传动的方式调节滑块上第二u形座的位置,从而改变固定板的角度,使得固定板在放置和取下汽车车身时更加的便捷,进一步降低了人力的消耗,且提高了汽车车身烘干的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种汽车生产线车身烘干用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中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中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中滑块、第二u形座、第二套管和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技术中烘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技术中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说明:
28.1、底座;2、支柱;3、转盘;4、第一齿轮;5、步进电机;6、第二齿轮;7、固定块;8、液压缸;9、支撑板;10、第一托板;11、第一驱动电机;12、第一u形座;13、转杆;14、第一套管;15、固定板;16、滑杆;17、限位块;18、螺纹丝杆;19、滑块;20、第二u形座;21、第二套管;22、固定杆;23、挡板;24、烘干箱;25、第一鼓风机;26、风箱;27、输风管;28、电热丝;29、第二鼓风机;30、排气管;31、支撑座;32、第二托板;33、第二驱动电机;34、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生产线车身烘干用输送系统,包括转运组件、一组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所述转运组件上固定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三个承载组件,一组所述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分别与三个承载组件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所述输送组件将车身输送至对应的承载组件上,经由转运组件驱动可被烘干组件烘干后再次经由转运组件驱动而输送至另一输送组件上被运出,使得汽车车身的输入、烘干和输出更加机械化,从而显著提升了汽车车身烘干的效率,降低了人力的消耗,更好的满足了汽车生产的实际需求;
34.转运组件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轴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柱2,支柱2顶端固定有转盘3,支柱2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4,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步进电机5,步进电机5输出轴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6,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6相互啮合,转盘3周侧面固定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三个固定块7,固定块7的另一侧面固定有液压缸8;
35.承载组件包括支撑板9,支撑板9一侧面与对应设置的液压缸8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支撑板9另一侧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第一u形座12和滑杆16,支撑板9与液压缸8连接的一侧面固定有第一托板10,第一托板10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1,第一u形座12一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转杆13,转杆13上转动套接有第一套管14,第一套管14外壁固定有固定板15,滑杆16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17,支撑板9和限位块1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18,螺纹丝杆18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1驱动,螺纹丝杆18上螺纹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上开
设有用于滑杆16滑动的滑槽,滑块19上表面和固定板15下表面均固定有第二u形座20,第二u形座20一相对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管21,两第二套管21之间固定有固定杆22,固定板15上表面固定有挡板23,挡板23横截面为“u”字形结构,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1驱动螺纹丝杆18转动,使得螺纹丝杆18以丝杆传动的方式调节滑块19上第二u形座20的位置,从而改变固定板15的角度,使得固定板15在放置和取下汽车车身时更加的便捷,进一步降低了人力的消耗,且提高了汽车车身烘干的效率。
36.参见图5,烘干组件包括烘干箱24,烘干箱24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鼓风机25,烘干箱24内部的顶端固定有风箱26,风箱26下表面开有呈线性排列分布的五个出风槽,第一鼓风机25出风口一端固定连通有输风管27,输风管27另一端依次贯穿烘干箱24外壁和风箱26外壁且与风箱26内部连通,风箱26内部设置有一组电热丝28,烘干箱24后侧面固定有第二鼓风机29,第二鼓风机29进风口一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30,排气管30另一端贯穿烘干箱24外壁且与烘干箱24内部相互连通,利用第一鼓风机25可以将外界空气送入风箱26中被一组电热丝28加热,加热后的空气沿着出风槽导出即可对汽车车身进行有效的烘干处理,且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汽会在第二鼓风机29的作用下及时的被排出,使得汽车车身的干燥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37.参见图6,输送组件包括支撑座31,支撑座31一侧面固定有第二托板32,第二托板32上表面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33,支撑座31一相对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组皮带辊,其中一皮带辊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3驱动,两皮带辊上传动配合有传送带34,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3的驱动,使得两皮带辊带动传送带34传动,即可将传送带34上放置的汽车车身输送至指定位置。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生产线车身烘干用输送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该设备有序的安装完毕,利用其中一输送组件进行待烘干汽车车身的输送,汽车车身输送至对应的承载组件上时,该承载组件中的第一驱动电机11运转,以丝杆传动的方式带动固定板15斜向上转动一定角度,有效防止汽车车身在转运过程中脱离,转运组件带动汽车车身转动一定角度,利用其上的液压缸8将承载组件上的汽车车身推入烘干组件中,利用烘干组件完成对汽车车身的干燥处理,车身烘干后液压缸8运转回起始状态,转运组件再次转动一定角度,承载组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11反向运转,使得固定板15斜向下转动,从而使得烘干后的汽车车身脱离,落在另一输送组件上而被带出,以此循环,即可高效的对汽车车身进行烘干处理。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