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椅

专利查询2022-5-23  116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靠背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靠背椅。


背景技术:

2.靠背椅产生于南北朝,唐代以后使用的更加普遍,椅面一般为方形,有靠背,拱形搭脑,这种椅子的靠背有不同形式,有称其为“一统碑式”椅子的,另一种被称为“灯挂椅”,他的横梁长出两柱,又微向上翘,犹如挑灯的灯杆,故而得名。
3.目前市场上的椅子,其椅面和靠背为固定的,当人坐上去的时候需要向后移动或者躺靠才能紧贴靠背,使用时极其不方便,且在椅子上躺靠时,坐姿不标准,容易引发颈椎病等,对人体有害无益。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体验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且能够较正坐姿的靠背椅。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靠背椅,包括椅架和靠背,所述椅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椅面和靠杆,所述靠背上设有连接靠杆的滑移组件,所述椅面包括底面和安装凹陷,所述安装凹陷上固定有坐囊,所述靠背包括背靠、固定部和连接背靠与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背靠与连接部铰接,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坐囊,所述底面上设有连接连接部的转动组件,当人坐于所述坐囊上时,所述连接部在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靠背由人体背部朝向肩膀附近移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在转动组件的作用之下在人坐在坐囊上时,坐囊挤压固定部,带动背靠抵紧背部,朝向肩膀附近移动,能够较正坐姿,保证坐姿的科学性预防颈椎病,在人离开之后,由于坐囊不受力所以背靠能自动复位抵靠在靠杆上面,结构简单但实用性较强。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组件包括设置于靠背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腰形孔,所述滑移槽内滑移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连接有延伸出腰形孔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连接靠背侧边与滑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行上下滑移,便于移动至肩膀处在使用时更加的舒适。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压板和固定于底面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固定有第一缓冲块,所述压板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配合第一缓冲块挤压固定连接部的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朝向连接部的一端均为锯齿形,所述压板的两端设置有驱动第二缓冲块压紧第一缓冲块的连接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缓冲挤压连接部,保护连接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支撑连接部摆动作用,同时两个缓冲块的锯齿形能够增加接触面更稳定的固定连接部同时受理均匀。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和压板上的固定孔,当所述螺栓穿过固定孔时,所述压板挤压并且固定连接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两者结构简单实用拆卸安装均能更加快速简便。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折弯,所述第一折弯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块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连接底面与第一折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第一折弯频繁与座面碰撞出现损伤,同时设置的缓冲弹簧更加保证两者不会剧烈的撞击,同时还有这复位作用。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囊为中空且内部充满气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舒适,同时能够起到控制靠背的用途,简单但实用。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椅架还包括紧贴地面的四个稳定部以及连接稳定部与椅面的接脚部,所述稳定部的宽度大于接脚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部的宽度大于接脚部能够增加椅子的稳定性能。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椅架还包括位于椅面相对两端的扶手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者的手放置。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组件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背处滑移组件示意图。
26.图中:1、椅架;2、靠背;22、背靠;23、固定部;24、连接部;26、靠杆;3、椅面;31、坐囊;4、转动组件;41、压板;42、第二固定杆;43、第一缓冲块;44、第二缓冲块;5、连接件;51、固定孔;6、第一折弯;61、缓冲弹簧;62、第三缓冲块;7、稳定部;71、扶手端;8、滑移槽;81、腰形孔;82、滑轮;83、第一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8.一种靠背椅,其特征是:包括椅架1和靠背2,椅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椅面3和靠杆26,靠背2上设有连接靠杆26的滑移组件,椅面3包括底面和安装凹陷,安装凹陷上固定有坐囊31,靠背2包括背靠22、固定部23和连接背靠22与固定部23的连接部24,固定部23固定连接于坐囊31,底面上设有连接连接部24的转动组件4,正常状态下时,背靠22抵靠于靠杆26,当人坐于坐囊31上时,连接部24在转动组件4的作用下带动靠背2朝向人体背部移动直至紧贴。背靠22与连接部24铰接。
29.转动组件4包括压板41和固定于底面的第二固定杆42,第二固定杆42上固定有第一缓冲块43,压板41上形成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配合第一缓冲块43挤压固定连接部24的第二缓冲块44,第一缓冲块43和第二缓冲块44朝向连接部24的一端均为锯齿形,压板41的两端设置有驱动第二缓冲块44压紧第一缓冲块43的连接件5。
30.连接件5包括螺栓和压板41上的固定孔51,当螺栓穿过固定孔51时,压板41挤压并
且固定连接部24。
31.连接部24包括第一折弯6,第一折弯6上设置有第三缓冲块62和缓冲弹簧61,缓冲弹簧61连接底面与第一折弯6。
32.坐囊31为中空且内部充满气体。
33.椅架1还包括紧贴地面的四个稳定部7以及连接稳定部7与椅面3的接脚部,稳定部7的宽度大于接脚部。
34.椅架1还包括位于椅面3相对两端的扶手端71。
35.滑移组件包括设置于靠背2的滑移槽8,滑移槽8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腰形孔81,滑移槽8内滑移设置有滑轮82,滑轮82上连接有延伸出腰形孔81的第一固定杆83,第一固定杆83连接靠背2侧边与滑轮82。
3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靠背椅,其特征是:包括椅架(1)和靠背(2),所述椅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椅面(3)和靠杆(26),所述靠背(2)上设有连接靠杆(26)的滑移组件,所述椅面(3)包括底面和安装凹陷,所述安装凹陷上固定有坐囊(31),所述靠背(2)包括背靠(22)、固定部(23)和连接背靠(22)与固定部(23)的连接部(24),所述背靠(22)与连接部(24)铰接,所述固定部(23)固定连接于坐囊(31),所述底面上设有连接连接部(24)的转动组件(4),当人坐于所述坐囊(31)上时,所述连接部(24)在转动组件(4)的作用下带动靠背(2)由人体背部朝向肩膀附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椅,其特征是:所述滑移组件包括设置于靠背(2)的滑移槽(8),所述滑移槽(8)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腰形孔(81),所述滑移槽(8)内滑移设置有滑轮(82),所述滑轮(82)上连接有延伸出腰形孔(81)的第一固定杆(83),所述第一固定杆(83)连接靠背(2)侧边与滑轮(8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椅,其特征是: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压板(41)和固定于底面的第二固定杆(42),所述第二固定杆(42)上固定有第一缓冲块(43),所述压板(41)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配合第一缓冲块(43)挤压固定连接部(24)的第二缓冲块(44),所述第一缓冲块(43)和第二缓冲块(44)朝向连接部(24)的一端均为锯齿形,所述压板(41)的两端设置有驱动第二缓冲块(44)压紧第一缓冲块(43)的连接件(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靠背椅,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5)包括螺栓和压板(41)上的固定孔(51),当所述螺栓穿过固定孔(51)时,所述压板(41)挤压并且固定连接部(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椅,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24)包括第一折弯(6),所述第一折弯(6)上设置有第三缓冲块(62)和缓冲弹簧(61),所述缓冲弹簧(61)连接底面与第一折弯(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椅,其特征是:所述坐囊(31)为中空且内部充满气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椅,其特征是:所述椅架(1)还包括紧贴地面的四个稳定部(7)以及连接稳定部(7)与椅面(3)的接脚部,所述稳定部(7)的宽度大于接脚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椅,其特征是:所述椅架(1)还包括位于椅面(3)相对两端的扶手端(7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背椅,包括椅架和靠背,所述椅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椅面和靠杆,所述椅面包括底面和安装凹陷,所述安装凹陷上固定有坐囊,所述靠背包括背靠、固定部和连接背靠与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背靠与连接部铰接,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坐囊,所述底面上设有连接连接部的转动组件,当人坐于所述坐囊上时,所述连接部在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靠背朝向人体背部移动直至紧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靠背能自动贴合人体背部,较正坐姿的同时,更加舒适优化使用的体验。更加舒适优化使用的体验。更加舒适优化使用的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 黄玫玮 许学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