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患者用上肢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3.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一般采用半卧或者平卧姿势,但是透析时间经常长达几个小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难保持长时间静止状态,容易造成透析管脱落或针头移位的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急需一款用于患者上肢固定支撑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患者用上肢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5.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血液透析患者用上肢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板、及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经由气弹簧支承在所述底座上以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角度;
7.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用于约束上肢小臂的至少一个第一约束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用于约束上肢大臂的至少一个第二约束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手部训练组件,所述手部训练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支座、及设置在所述两个支座之间的握力球。
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一卡固件、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卡固件之间的第一约束臂,所述第一约束臂呈弧状结构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供上肢小臂穿过的第一穿口;
9.所述第二约束组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二卡固件、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卡固件之间的第二约束臂,所述第二约束臂呈弧状结构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供上肢大臂穿过的第二穿口。
1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约束臂包括约束臂主体、及设置在所述约束臂主体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约束壁本体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弹簧球柱,所述第一卡固件为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连接部经由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第一卡固件内并卡紧固定;所述第二约束臂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约束臂相同,所述第二卡固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固件相同。
1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固件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组定位孔,每组
定位孔包括与两个弹簧球柱匹配的两个定位孔。
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透析管限位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透析管限位件。
1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析管限位件包括弹性块、及设置所述弹性块上且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管路限位槽,所述多个管路限位槽沿所述弹性块高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透析管限位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透析管限位件相同。
1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弹性缓冲垫,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弹性缓冲垫。
1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气弹簧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座上且上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座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7.1、使用时,患者上肢大臂和小臂分别经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支撑约束,可避免出现透析管脱落、针头移位等问题,保证治疗效果,患者手部还可以在手部训练组件处进行握力训练,缓解长时间治疗导致的肢体僵硬疲劳;
18.2、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的结构方便安装,而且可根据需要调节约束口的大小,以提高舒适度;
19.3、约束臂主体可防止被褥对患者上肢的压迫,提高舒适性;
20.4、设置第一透析管限位件和第二透析管限位件,可对透析管路进行限位梳理,避免管路脱落,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患者用上肢支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训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约束臂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
27.1、底座;1-1、第一铰接座;
28.2、第一支撑板;
29.3、第二支撑板;3-1、第二铰接座;
30.4、气弹簧;
31.5、手训训练组件;5-1、支座;5-2、握力球;
32.6、第一约束组件;6-1、第一约束臂;6-1a、约束臂主体;6-1b、连接部;6-1c、弹簧球柱;6-2、第一卡固件;6-2a、定位孔;
33.7、第二约束组件;7-1、第二约束臂;7-2、第二卡固件;
34.8、第一透析管限位件;8-1、弹性块;8-2、管路限位槽;
35.9、第二透析管限位件;
36.10、第一弹性缓冲垫;
37.11、第二弹性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39.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血液透析患者用上肢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一支撑板2、及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经由气弹簧4支承在底座1上以调节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支撑板2之间的角度。
40.具体的,底座1上设有第一铰接座1-1,第二支撑板3的下端设有第二铰接座3-1,气弹簧4的下端铰接在第一铰接座1-1上且上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3-1上,通过拉伸气弹簧4可调节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支撑板2之间的角度,当患者处于半卧位时,可加大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支撑板2之间的角度,当患者位于平卧位时,可减小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支撑板2之间的角度,甚至可以将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支撑板2置于同一平面上(此时可增加第一支撑板2的高度)。
41.第一支撑板2设有用于约束上肢小臂的一个第一约束组件6,第二支撑板3上设有用于约束上肢大臂的一个第二约束组件7,第一支撑板2远离第二支撑板3的一端设有手部训练组件5,手部训练组件5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支座5-1、及设置在两个支座5-1之间的握力球 5-2,通过第一约束组件6、第二约束组件7对患者上肢进行固定,患者手部可通过握力球5-2进行握力训练,缓解肢体僵硬疲劳。其中,握力球5-2两端可经塑料连接杆熔接在支座5-1上。
42.具体的,第一约束组件6包括布置在第一支撑板2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一卡固件6-2、及可拆卸设置在两个第一卡固件6-2之间的第一约束臂6-1,第一约束臂6-1呈弧状结构且与第一支撑板2之间形成供上肢小臂穿过的第一穿口;第二约束组件7包括布置在第二支撑板3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二卡固件7-2、及可拆卸设置在两个第二卡固件7-2之间的第二约束臂7-1,第二约束臂7-1呈弧状结构且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形成供上肢大臂穿过的第二穿口。
43.具体的,第一约束臂6-1包括约束臂主体6-1a、及设置在约束臂主体6-1a 两端的连接部6-1b,连接部6-1b位于约束壁本体6-1a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弹簧球柱6-1c,第一卡固件6-2为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盒状结构,连接部经由与开口进入第一卡固件6-2内并卡紧固定;第二约束臂的结构与第一约束臂6-1相同,第二卡固件的结构与第一卡固件6-2相同。其中,弹簧球柱6-1c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44.为了方便调节约束臂主体6-1a的高度,以调节第一穿口/第二穿口的大小,在第一卡固件6-2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组定位孔,每组定位孔包括与两个弹簧球柱6-1c匹配的两个定位孔6-2a,通过两个弹簧球柱6-1c将约束臂主体6-1a固定在第一卡固件6-2/第二卡固
件上。
45.为了便于梳理限位透析管,底座1上位于第一支撑板2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透析管限位件8,第二支撑板3上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透析管限位件9。
46.具体的,第一透析管限位件8包括弹性块8-1、及设置弹性块8-1上且沿底座1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管路限位槽8-2,多个管路限位槽8-2沿弹性块8-1高度方向布置,第二透析管限位件9的结构与第一透析管限位件8相同。弹性块8-1可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方便卡固透析管,还避免磨损透析管。
47.为了提高舒适性,第一支撑板2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弹性缓冲垫10,第二支撑板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弹性缓冲垫11,第一弹性缓冲垫10、第二弹性缓冲垫11可采用海绵材料制成。
48.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