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2.为了控制交流接触器的吸力特性在设计范围内,需要将动铁芯完全固定在动触头支架上,传统动铁芯单元固定方式的装配工艺是首先将动铁芯单元放入触头支架中,然后使用铁芯销插入触头支架与动铁芯单元的销孔中,通过铁芯销将触头支架与动铁芯单元完全固定。由于铁芯销是弹性件且弹力较大,在装配过程中使用人手操作难以将铁芯销插入销孔中,这会增加装配工时,使得接触器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流接触器,能够降低装配工时,降低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
5.动铁芯销;
6.触头支架,所述触头支架开有限位部;
7.动铁芯单元,所述动铁芯单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动铁芯销插入;
8.所述动铁芯销与所述通孔插入配合时,所述动铁芯销用于卡接于所述限位部。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流接触器,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动铁芯单元设置有供动铁芯销插入的通孔,因此,首先将动铁芯销插入动铁芯单元上的通孔中,然后将与动铁芯单元连接的动铁芯销插入到触头支架上的限位部中,从而完成动铁芯单元与触头支架的装配,将动铁芯单元与触头支架完全固定,装有动铁芯销的动铁芯单元与触头支架之间的装配关系简单,使用人手即可轻松完成动铁芯单元与触头支架的插入装配,可以节约装配工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铁芯销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部配合卡接的翘起结构。设置于动铁芯销的翘起结构可以使得动铁芯销插入限位部时移动更加平滑。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翘起结构包括第一翘起结构和第二翘起结构,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第一翘起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卡接,所述第二翘起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卡接。翘起结构和限位部的配合,可以使得动铁芯销在插入限位部过程中,动铁芯销的两端移动同样平滑。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铁芯销中部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动铁芯单元的凸起部。该凸起部可以在动铁芯销插入动铁芯单元后,与动铁芯单元相抵,使动铁芯销和动铁芯单元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定。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相较于其他结构而言,弹性和柔韧性更好。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头支架设置有自锁倒扣,所述动铁芯单元
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自锁倒扣配合卡接的凹槽。触头支架上的自锁倒扣与动铁芯单元上的凹槽配合形成自锁,从而有效保证交流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动铁芯与触头支架之间的稳定配合。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部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动铁芯销与所述限位部插入配合出现位置偏差时,引导所述动铁芯销的插入位置的倒角。设置于限位部的倒角可以对动铁芯销的插入位置进行导向,使得动铁芯销插入限位部时插入位置更加准确,插入更加方便。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倒角包括用于将所述动铁芯销的插入位置向第一方向引导的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设置于限位部一端。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倒角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动铁芯销插入位置向第二方向引导的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设置于限位部左右两侧。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头支架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动铁芯单元进行限位导向的凸台。设置于触头支架的凸台可以利用动铁芯单元与触头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有效限制动铁芯绕竖直方向的转动,从而保证动静铁芯之间的有效电磁作用面积,同时在动铁芯单元插入装配时,所述凸台还具有导向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装配偏差。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动铁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未装配动铁芯单元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交流接触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动铁芯单元的交流接触器的部分示意图;
26.图7是图6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图6的a-a剖面图;
28.图9是图8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触头弹簧101,动触头102,静触头103,动铁芯销104,动铁芯单元105,静铁芯单元106,线圈单元107,触头支架110,限位部111,凸台112,自锁倒扣113,凹槽 114,第一倒角121,第二倒角122,通孔130,底座200,上盖30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
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3.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弹簧101、动触头102、静触头103、动铁芯销104、动铁芯单元105、静铁芯单元106、线圈单元107、触头支架110、底座200、上盖300等构件。
34.为了控制交流接触器的吸力特性在设计范围内,需要将动铁芯单元105完全固定在触头支架110上,依靠触头支架110与上盖300之间的导向配合保证动铁芯单元105的每一次运动的不会与静铁芯之间出现极面错位问题。
35.传统动铁芯单元105固定方式是首先将动铁芯单元105放入触头支架110中,然后使用动铁芯销104插入触头支架110与动铁芯单元105的销孔中,通过动铁芯销104将触头支架 110与动铁芯单元105完全固定,但由于动铁芯销104是弹性件且弹力较大,在装配过程中使用人手操作难以将动铁芯销104插入销孔中,这必然会增加装配工时,使得接触器生产成本增加。
36.参照图2和图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接触器包括:动铁芯销104;触头支架110,触头支架110开有限位部111;动铁芯单元105,动铁芯单元105设置有通孔130,通孔130用于供动铁芯销104插入;其中动铁芯销104与通孔130插入配合时,动铁芯销104 用于卡接于限位部111。
37.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动铁芯单元105的具体装配方式为:首先将动铁芯销104插入动铁芯单元105上设置的通孔130中,然后将与动铁芯单元105连接的动铁芯销104插入到触头支架110设置的限位部111中,从而完成动铁芯单元105与触头支架110的装配,将动铁芯单元105与触头支架110完全固定,装有动铁芯销104的动铁芯单元105与触头支架110之间的装配关系简单,使用人手即可轻松完成动铁芯单元105与触头支架110的插入装配,可以节约装配工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孔130可以设置在动铁芯单元105侧面的任何位置,形状应与动铁芯销104形状对应,当通孔130的形状与动铁芯销104的形状相对应时,动铁芯销104和动铁芯单元105的连接才能紧密、稳定。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动铁芯销104设置有用于与限位部111配合卡接的翘起结构,翘起结构即为动铁芯销104的端部设置为向上弯曲一定角度,端部向上弯曲一定角度后,其底部会形成一个弧面,底部形成的弧面可以使得动铁芯销104插入限位部111时运动更加平滑。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翘起结构包括第一翘起结构和第二翘起结构,限位部111 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翘起结构与第一限位部配合卡接,第二翘起结构与第二限位部配合卡接。动铁芯销104两端设置翘起结构,可以使得动铁芯销104在插入限位部111过程中,动铁芯销104的两端运动都很平滑,使插入时更加省力、方便,从
而降低装配工时,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4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翘起结构和第二翘起结构具体为将动铁芯销104的端部设置为向上弯曲一定角度,一个设置于左端,一个设置于右端,此时动铁芯销104左右两端底部均有弧面。另外,两端翘起结构的弯曲角度可以设置为相同的,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
42.可以理解的是,若动铁芯销104为方形的,则其两个侧边同样可以设置为翘起结构,侧边设置有翘起结构时,侧边底部有弧面,可以使得动铁芯销104在插入动铁芯单元105时更加平滑顺畅。
43.参照图3,上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设置在触头支架110支架的底部的左右两端,两个限位部111结构为凹槽114式,向内开口,凹槽114形状与动铁芯销104形状对应,方便动铁芯销104插入。
4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翘起结构可以和第二限位部配合,同样的,第二翘起结构也可以跟第一限位部配合。
45.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111设置有用于在动铁芯销104与限位部111插入配合出现位置偏差时,引导动铁芯销104的插入位置的倒角。设置于限位部111 的倒角可以对动铁芯销104的插入位置进行导向,使得动铁芯销104插入限位部111时插入位置更加准确,插入更加方便。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倒角包括第一倒角121和第二倒角122,其中第一倒角121设置于限位部111的端部,第二倒角122设置于限位部111的侧面,即设置在第一限位部的左侧或设置在第二限位部的右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倒角122可以为两个,同时设置于限位部111的两侧。其中,第一倒角121的作用在于,在将动铁芯销104向限位部111 插入时,若插入的位置偏下,则第一倒角121可以将动铁芯销104的插入位置向第一方向引导,其中第一方向为相对于限位部111底部的上方;第二倒角122的作用在于,在将动铁芯销104向限位部111插入时,若插入的位置偏左或者偏右,则第二倒角122可以将动铁芯销 104的插入位置向第二方向引导,其中第二方向为相对于限位部111侧面的左方或者右方,即动铁芯销104插入位置偏左第二倒角122将其向右引导,插入位置偏右第二倒角122将其向左引导。第一倒角121和第二倒角122的设置,可以允许动铁芯单元105在装配过程中,动铁芯销104相对于限位部111的插入有一定的位置误差,第一倒角121和第二倒角122会通过导向作用将位置误差降到最低,从而达到动铁芯单元105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的效果。同时,简单方便的固定安装结构可以降低装配工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7.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倒角121大小为20
°
x2.4mm,第一倒角121 大小为20
°
x1.7mm。
48.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倒角的尺寸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或生产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动铁芯销104中部设置有用于抵接动铁芯单元105的凸起部。该凸起部可以在动铁芯销104插入动铁芯单元105后,与动铁芯单元105相抵,使动铁芯销104和动铁芯单元105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定。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相较于其他结构来说,有更好的弹性形变效果,是动铁芯销104弹性和韧性更好,抵接动铁芯单元105也更加紧密稳定。
5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起部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方形、三角形结构,该凸起部的结构,需能抵接动铁芯单元105。
52.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触头支架110底部设置有自锁倒扣113,动铁芯单元105顶部设置有用于与自锁倒扣113配合卡接的凹槽114。在动铁芯单元105插入后,触头支架110上的自锁倒扣113与动铁芯单元105顶部的开设的凹槽114配合形成自锁,从而有效保证交流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动铁芯与触头支架110之间的稳定配合。
53.参照图2、图7、图8,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自锁倒扣113设置于触头支架110底面,方向与动铁芯单元105的装配方向垂直,其在动铁芯单元105的插入方向上是坡形结构,方便动铁芯单元105插入,在动铁芯单元105的插入方向的逆方向则为垂直结构,动铁芯单元105 顶部设置的凹槽114形状与自锁卡扣形状对应。在动铁芯单元105装配完成后,自锁倒扣113 的垂直结构面可以与动铁芯单元105顶部设置的凹槽114配合卡住动铁芯单元105,形成自锁,保证动铁芯单元105不易前后滑动。
5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自锁倒扣113的个数不限,上述凹槽114的数量至少要与自锁倒扣 113的数量相对应。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触头支架110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动铁芯单元105进行限位导向的凸台112。设置于触头支架110底部的凸台112能利用动铁芯单元105与触头支架 110之间的装配间隙,有效限制动铁芯绕竖直方向的转动,从而保证动静铁芯之间的有效电磁作用面积,同时在动铁芯单元105插入装配时,凸台112还具有导向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装配偏差。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凸台112为方形,方形的凸台112,边是直的,具有更加良好的导向性,同时动铁芯单元105装配时也更容易插入。
5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台112还可以为菱形,三角形等形状,带有直边的凸台112结构,具有更加良好的导向性。
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台112至少为两个,两个凸台112,对称设置,在动铁芯单元105装配好以后,分别位于动铁芯单元105两侧,能更好的起到限位作用。
59.参照图5和图6,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铁芯单元105装配完成的交流接触器的部分示意图,动铁芯单元105垂直与触头支架110装配,插在动铁芯单元105中的动铁芯销104与限位部111卡接,其中第一翘起结构与第一限位部卡接,第二翘起结构与第二限位部卡接。参照图7,整个动铁芯单元105固定于四个方形凸台112之间。上述结构装配关系简单,使用人手即可轻松完成动铁芯单元105与触头支架110的插入装配,可以节约装配工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6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62.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