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倾装置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2.起重机或强夯机通常采用基本臂架进行作业,然而,基本臂架的力矩范围有限,当需要更大的力矩时,则需要加长臂架的中间节臂。当采用基本臂架作业时,若是工作环境坡度大、或泥土粘性高、或提锤操作不当,会存在臂架及车辆倾翻的风险。当采用加长臂架作业时,则需要匹配专用的龙门架来提高臂架的稳定性。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增设龙门架势必会影响作业效率,耽误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设置龙门架影响作业效率,耽误施工进度的缺陷。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倾装置,包括:
5.第一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一可伸缩结构的上端适于与臂架相铰接,所述第一可伸缩结构的下端为支撑端,所述第一可伸缩结构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
6.第二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二可伸缩结构的第一端适于与臂架相铰接,所述第二可伸缩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可伸缩结构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可伸缩结构与所述第二可伸缩结构呈夹角设置。
7.所述第一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缸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适于与臂架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另一端为所述支撑端。
8.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另一端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支撑结构。
9.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的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的支撑板。
10.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支撑板相互垂直设置,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
11.所述第一驱动缸和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
12.所述第一可伸缩结构相对间隔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可伸缩结构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可伸缩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接。
13.所述第二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铰接,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臂架相铰接;或者是,
14.所述第二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三连接杆和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臂架相铰接。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臂架以及上述的防倾装置。
16.所述工程机械为起重机,或者为强夯机。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倾装置,利用第二可伸缩结构调节第一可伸缩结构的伸出角度,并通过第一可伸缩结构伸出后与地面相抵接,以利用第一可伸缩结构和第二可伸缩结构对臂架进行支撑,保证了臂架在工作中不会倾翻,并且避免了设置龙门架,保证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进度。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倾装置,将第一可伸缩结构设置为第一驱动缸和第一连接杆,利用第一连接杆将第一驱动缸与臂架铰接设置,利用第一驱动缸的伸长以进行支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倾装置,通过在第一驱动缸的支撑端上可转动地设置支撑结构,以利用支撑结构与地面相抵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2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倾装置,将支撑结构设置为连接板与支撑板,以利用连接板与第一驱动缸的支撑端可转动连接,利用支撑板与地面相抵接,保证支撑结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2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倾装置,通过在连接板和支撑板之间设置加强板,以增强支撑结构的强度,进一步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
2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倾装置,将第一可伸缩结构设置为一对,并通过第二连接杆将一对第一可伸缩结构进行连接,因此,可以利用第二可伸缩结构同时带动一对第一可伸缩结构进行角度调节,并且通过设置一对第一可伸缩结构对臂架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臂架的稳定性。
2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倾装置,将第二可伸缩结构设置为第三连接杆和第二驱动缸,利用第三连接杆将第二驱动缸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接,并利用第二驱动缸的伸缩调节第一可伸缩结构的倾斜角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的左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倾装置处于收回状态时工程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倾装置处于第一种支撑状态时工程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倾装置处于第二种支撑状态时工程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第一可伸缩结构;11、第一驱动缸;12、第一连接杆;13、连接法兰;14、第二连接
杆;20、臂架;30、第二可伸缩结构;31、第三连接杆;32、第二驱动缸;40、支撑结构;41、连接板;42、支撑板;43、加强板;50、铰接组件;51、安装板;52、连接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7.如图1至图5所示的防倾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可伸缩结构10和第二可伸缩结构30,第一可伸缩结构10的上端用于与臂架20相铰接,第一可伸缩结构10的下端为支撑端,第二可伸缩结构30的第一端用于与臂架20相铰接,第二可伸缩结构30的第二端与第一可伸缩结构10相连接,并且,第一可伸缩结构10和第二可伸缩结构30呈夹角设置。
38.利用第二可伸缩结构30调节第一可伸缩结构10的伸出角度,并通过第一可伸缩结构10伸出后与地面相抵接,以利用第一可伸缩结构10和第二可伸缩结构30对臂架20进行支撑,保证了臂架20在工作中不会倾翻,并且避免了设置龙门架,保证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进度。
39.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可伸缩结构10包括第一驱动缸11和第一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2的上端用于与臂架20相铰接,第一连接杆12的下端与第一驱动缸11的固定端相连接,第一驱动缸11的输出端为支撑端。
40.将第一可伸缩结构10设置为第一驱动缸11和第一连接杆12,利用第一连接杆12将第一驱动缸11与臂架20铰接设置,利用第一驱动缸11的伸长以进行支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1.当然,第一连接杆12的下端也可以与第一驱动缸11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驱动缸11的固定端作为支撑端。
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驱动缸11和第一连接杆12通过连接法兰13相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杆12的下端和第一驱动缸11的上端均设置有一个连接片,连接片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两个连接片上的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螺栓穿设于对应设置的连接
孔内,并利用螺母进行紧固。
43.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可伸缩结构10相对间隔设置有一对,且一对第一可伸缩结构10通过第二连接杆14相连接,第二可伸缩结构30与第二连接杆14相连接。利用第二可伸缩结构30同时带动一对第一可伸缩结构10进行角度调节,并且通过设置一对第一可伸缩结构10对臂架20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臂架20的稳定性。
44.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杆14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可伸缩结构10也可以设置有更多个,例如三个、四个等;并且,多个第一可伸缩结构10可以通过一个第二可伸缩结构30进行控制,也可以每个第一可伸缩结构10对应一个第二可伸缩结构30进行单独驱动。
45.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可伸缩结构30包括第三连接杆31和第二驱动缸32,第三连接杆3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4相连接,第三连接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缸32的输出端相铰接,第二驱动缸32的固定端用于与臂架20相铰接。
46.将第二可伸缩结构30设置为第三连接杆31和第二驱动缸32,利用第三连接杆31将第二驱动缸32与第二连接杆14相连接,并利用第二驱动缸32的伸缩调节第一可伸缩结构10的倾斜角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7.当然,第三连接杆31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驱动缸32的固定端相铰接,第二驱动缸32的输出端与臂架20相铰接。
48.值得说明的是,第二可伸缩结构30可以只包括第二驱动缸32,第二驱动缸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4相铰接,第二驱动缸32的另一端用于与臂架20相铰接。
4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第一连接杆12相连接,第三连接杆31连接于第二连接杆14的中部,且第三连接杆31垂直于第二连接杆14设置。第二驱动缸32对一对第一可伸缩结构10的驱动力更加均匀,保证一对第一可伸缩结构10同步转动,对第一可伸缩结构10的驱动更加稳定。
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杆14与第三连接杆3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设置有一对,且分设于第三连接杆31的两侧。
51.当然,第一可伸缩结构10可以只设置为第一驱动缸11,第二可伸缩结构30可以只设置为第二驱动缸32,具体的,第一驱动缸11的固定端与臂架20相铰接,第一驱动缸11的输出端为支撑端,将第二驱动缸32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缸11的缸体相铰接,第二驱动缸32的固定端与臂架20相铰接。但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12和第三连接杆31更便于第一驱动缸11和第二驱动缸32之间的连接与控制,更便于第二驱动缸32对第一驱动缸11的倾斜角度的调节。
5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31均为直杆状结构。当然,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31的形状和长度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具体设置。
53.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驱动缸11的输出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支撑结构40,以利用支撑结构40与地面相抵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结构40包括连接板41和支撑板42,连接板41的上端与第一驱动缸11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连接板41的下端与支撑板42相连接。进一步的,连接板41与支撑板42相互垂直设置,并且,连接板41的下端位于支撑板42的中部。
54.将支撑结构40设置为连接板41与支撑板42,以利用连接板41与第一驱动缸11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利用支撑板42与地面相抵接,保证支撑结构4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5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板41和支撑板42之间设置有加强板43,利用加强板43增强支撑结构40的强度,进一步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具体的,如图1所示,加强板43设置有多个,且分设于连接板41的两侧。
5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板41相对间隔设置有一对,第一驱动缸11的输出端插设于一对连接板41内。
5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杆12的上端和第三连接杆31用于与第二驱动缸32相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铰接组件50,具体的,铰接组件50包括安装板51以及突出安装板51设置的连接耳板52,连接耳板52在安装板51上相对间隔设置有一对,连接耳板52上设置有铰接孔,铰接轴可以插设于一对铰接孔内,一对连接耳板52相互背离的一面与安装板5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58.如图3至图5所示的工程机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臂架20以及上述的防倾装置。具体的,臂架20的下节臂上设置有两个支板,两个支板用于与第一连接杆12和第三连接杆31相铰接。
59.在本实施例中,该工程机械为起重机。当然,该工程机械还可以为其他具有臂架20的机械设备,例如强夯机。
60.在不使用防倾装置时,第一驱动缸11和第二驱动缸32缩回,防倾装置处于如图3所示的收回状态;在使用本实施例的防倾装置对臂架20进行支撑时,首先,通过液压系统控制第二驱动缸32伸出,以调节第一驱动缸11的倾斜角度,具体的,可以将第一驱动缸11调节为如图4所示的垂直于地面的状态,或者是如图5所示的倾斜状态,具体角度可以根据使用工况进行调节;然后,通过液压系统控制第一驱动缸11伸出,第一驱动缸11带动支撑板42与地面相接触,且支撑板42可通过连接板41与第一驱动缸11产生相对转动,以使支撑板42与地面完全相接。在工程机械移动作业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缸11缩回或者控制臂架20抬高,使得支撑板42脱离与地面的接触,即可对工程机械进行移动。
61.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倾装置,利用第二可伸缩结构调节第一可伸缩结构的伸出角度,并通过第一可伸缩结构伸出后与地面相抵接,以利用第一可伸缩结构和第二可伸缩结构对臂架进行支撑,保证了臂架在工作中不会倾翻,并且避免了设置龙门架,保证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进度。
6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