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装置,具体为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产品逐渐向多功能方向延伸,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大。医疗器械生产集中度逐渐提高,医疗器械行业经济规模逐渐扩大,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医疗器械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额已达548亿元,且以每年9%的速度不断增长。2006年,国内医疗器械的市场容量预计将超过600亿元。同时,现代医学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的诊断。临床给药装置是医疗器械中非常重要的装置,现有技术中的临床给药装置功能单一,不便于携带,不能完全的将给药装置内的药液排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叙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包括储药装置本体和进药管,所述储药装置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储药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温度计,所述储药装置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储药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进料口的侧面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上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储药装置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药管;
6.所述进药管的前面设置有流量控制器,所述进药管的前端设置有针头和喷头,所述针头和喷头的尾部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储药装置本体的底部侧面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储药装置本体的表面两侧设置有握手处。
7.优选的,所述储药装置本体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储药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均匀分布的散热片。
8.优选的,所述握手处设置有两个,所述握手处对称分布于储药装置本体的两侧。
9.优选的,所述储药装置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导通连接储药装置本体内部。
10.优选的,所述进药管的末端分别能够连接针头和喷头,所述进药管上面设置有流量控制器。
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通过温度计和液位刻度的设计,便于观察药液的温度和药量,通过散热翅片的设计,提高散热效率,通过握手处和支腿的设计,使得
装置便于携带,通过增大储药装置本体内部气压的方法,使药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进药管进入人体,喷头上均匀分布有圆孔,有助于分流降压,通过调节流量控制器来控制给药速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从而大大提升给药装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储药装置本体;2、支腿;3、支撑板;4、刻度;5、温度计;6、进料口;7、密封盖;8、气管;9、进气口;10、握手处;11、进药管;12、流量控制器;13、针头;14、连接螺纹;15、喷头;16、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一
18.请参阅图1~2,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包括储药装置本体1和进药管11,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均匀分布的散热片16,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计5,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4,所述握手处10设置有两个,所述握手处10对称分布于储药装置本体1的两侧,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6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7,所述进料口6的侧面设置有气管8,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气管8,所述气管8导通连接储药装置本体1内部,所述气管8上面设置有进气口9,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药管11,所述进药管11的前面设置有流量控制器12,所述进药管11的前端设置有针头13和喷头15,所述针头13和喷头15的尾部设置有连接螺纹14,所述进药管11的末端分别能够连接针头13和喷头15,所述进药管11上面设置有流量控制器12,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底部侧面设置有散热片16,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表面两侧设置有握手处10。
19.实施例二
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包括储药装置本体1和进药管11,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计5,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4,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6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7,所述进料口6的侧面设置有气管8,所述气管8上面设置有进气口9,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药管11;
21.所述进药管11的前面设置有流量控制器12,所述进药管11的前端设置有针头13和喷头15,所述针头13和喷头15的尾部设置有连接螺纹14,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底部侧面设
置有散热片16,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表面两侧设置有握手处10。
22.工作原理:当使用该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时,首先,将需要药配好放置好,通过进料口6注入到储药装置本体1的内部,其次,通过气管8增大其内部的压力,最终,利用进药管11将药送进患者需要的部位即可。
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包括储药装置本体(1)和进药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计(5),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4),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6)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7),所述进料口(6)的侧面设置有气管(8),所述气管(8)上面设置有进气口(9),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药管(11);所述进药管(11)的前面设置有流量控制器(12),所述进药管(11)的前端设置有针头(13)和喷头(15),所述针头(13)和喷头(15)的尾部设置有连接螺纹(14),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底部侧面设置有散热片(16),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表面两侧设置有握手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均匀分布的散热片(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手处(10)设置有两个,所述握手处(10)对称分布于储药装置本体(1)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气管(8),所述气管(8)导通连接储药装置本体(1)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管(11)的末端分别能够连接针头(13)和喷头(15),所述进药管(11)上面设置有流量控制器(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包括储药装置本体、支腿、支撑板、刻度、温度计、进料口、密封盖、气管、进气口、握手处、进药管、流量控制器、针头、连接螺纹、喷头和散热片。该多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给药装置,通过温度计和液位刻度的设计,便于观察药液的温度和药量,通过散热翅片的设计,提高散热效率,通过握手处和支腿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携带,通过增大储药装置本体内部气压的方法,使药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进药管进入人体,喷头上均匀分布有圆孔,有助于分流降压,通过调节流量控制器来控制给药速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从而大大提升给药装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适合广泛推广。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檀继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檀继坡
技术研发日:2021.07.2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