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绒样布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97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羊绒样布染色机。


背景技术:

2.羊绒是一种珍贵的纺织原料,具有优良的品质和特性,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现如今人们对各种物体的外观性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羊绒本身的颜色单一,因此在利用羊绒制作衣物时,通常需要对羊绒样布进行上色,而完成羊绒样布上色操作的设备为染色机,染色机的使用便于工作人员对羊绒样布进行上色,缩短了上色时间,便于使用,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羊绒样布染色机在使用时,现有的染色机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羊绒样布浸泡在染液中,利用染液实现对布料进行上色,而染液是染料和清水的混合物,因此染液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到布料的染色效果,现有的染色机不能使得染料与清水充分混合,从而导致在上色时可能使得布料表面的染色不均匀,其染色效果差,因此不便于使用;
4.2、现有的羊绒样布染色机在使用时,羊绒样布在存放过程中,其外界环境中的灰尘会粘附在其表面,而灰尘的存在会导致染色的效果降低,但现有的染色机无法除去样布表面的灰尘,因此不便于使用。
5.因此,现有的羊绒样布染色机,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羊绒样布染色机,通过利用搅拌组件和抖动组件,通过搅拌组件中的搅拌叶片对调配箱内的液体进行搅拌,使得染料与清水能够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染色效果,同时通过抖动组件中抖动辊带动布料进行抖动,从而除去布料表面粘附的灰尘,避免灰尘对染色的效果造成影响,便于使用。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羊绒样布染色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原料组件、抖动组件、染色箱和收卷组件,且染色箱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染色箱的上方中心位置设置有调配箱,且调配箱的内侧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五转轴和搅拌叶片,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调配箱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底端活动连接在调配箱的内侧底部,且第五转轴的外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抖动组件包括抖动辊、第三伺服电机和推杆,且抖动辊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在第三轴承座的内侧,且第三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通过限位板抵触连接有凸轮,且凸轮套设在第八转轴的外壁上,所述第八转轴的前端或后端贯穿安装板并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组件包括原料辊、第二轴承座和固定杆,且原料辊的前后端均
固定连接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轴承座的内侧,且第二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在使用过程中,第二轴承座和固定杆对原料辊起到了安装的作用。
10.进一步地,所述收卷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伺服电机和收卷辊,且第一伺服电机通过l型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外壁上套设有收卷辊,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板对第一伺服电机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第一伺服电机的设置实现了收卷辊和第二转轴的转动,通过收卷辊的转动对染好的布料进行收纳。
11.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辊、第一轴承座和连接杆,且加热辊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轴承座的内侧,且第一轴承座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染色箱一侧外壁的前后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热辊对布料进行加热,加快布料的干燥,第三转轴和第一轴承座的设置对加热辊起到了安装的作用,连接杆的设置对第一轴承座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u型板的内侧顶部,且第一u型板固定连接在调配箱的顶部,所述调配箱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液管,且调配箱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且支撑脚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表面,在使用过程中,第一u型板的设置对第二伺服电机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同时也减小了第二伺服电机与调配箱的接触面积,安装架与支撑脚的设置对调配箱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同时第二进液管的设置实现了向调配箱内添加清水和染料。
13.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染色箱的内侧上方,且顶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顶板上表面中心位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液管,且第一进液管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调配箱的底部两侧,所述染色箱内侧的中心位置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一导向辊,所述染色箱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向辊,在使用过程中,通槽的设置实现了布料进出染色箱,第一进液管的设置实现了将调配箱内的配置好的染料输送到染色箱内,第一转轴和第二导向辊的设置对布料的运动方向起到了限位作用。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辊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且第四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板的相向面上,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染色箱前后端面的上方两侧,在使用过程中,第二导向辊和第四转轴的设置对布料的运动起到了限位作用,连接板对第二导向辊和第四转轴起到了安装的作用。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第二u型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前端或后端,且安装板的后端面或前端面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且圆环套设在推杆的外壁上,所述圆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上表面,所述推杆位于复位弹簧的内侧,在使用过程中,第二u型板的设置对第三伺服电机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同时也减小了第三伺服电机与安装板的接触面积。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二进液管分别向
调配箱内添加清水和染料,接着启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五转轴进行转动,并由于第五转轴的外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第五转轴带动搅拌叶片进行旋转,通过搅拌叶片的转动带动调配箱内的清水和染料进行运动,从而使得染液混合的更加充分,进而使得染色的效果更理想,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抖动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八转轴进行旋转,通过第八转轴带动凸轮进行旋转,凸轮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推杆进行上下方向的线性运动,通过推杆的作用带动抖动辊进行上下方向的抖动,通过抖动辊带动布料进行抖动,从而使得布料上的灰尘脱离,达到了除去布料的表面沾附的灰尘,从而避免灰尘的存在影响到染色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染色箱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导向辊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配箱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抖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底板;2、染色箱;21、顶板;22、第一进液管;23、通槽;24、第一导向辊;25、第一转轴;3、收卷组件;31、固定板;32、l型板;33、第一伺服电机;34、收卷辊;35、第二转轴;4、加热组件;41、加热辊;42、第三转轴;43、第一轴承座;44、连接杆;5、第二导向辊;51、第四转轴;52、连接板;6、调配箱;61、安装架;62、支撑脚;63、第二进液管;7、搅拌组件;71、第二伺服电机;72、第一u型板;73、第五转轴;74、搅拌叶片;8、原料组件;81、原料辊;82、第六转轴;83、第二轴承座;84、固定杆;9、抖动组件;91、抖动辊;92、第七转轴;93、第三轴承座;94、安装板;95、第三伺服电机;96、第二u型板;97、第八转轴;98、凸轮;99、限位板;910、推杆;911、复位弹簧;912、圆环;913、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1.请参阅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羊绒样布染色机,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原料组件8、抖动组件9、染色箱2和收卷组件3,染色箱2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4,染色箱2的上方中心位置设置有调配箱6,调配箱6的内侧设置有搅拌
组件7;
32.搅拌组件7包括第二伺服电机71、第五转轴73和搅拌叶片74,第二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贯穿调配箱6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73,第五转轴73的底端活动连接在调配箱6的内侧底部,第五转轴73的外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74;
33.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二进液管63分别向调配箱6内添加清水和染料,接着启动第二伺服电机71,第二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第五转轴73进行转动,并由于第五转轴73的外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74,第五转轴73带动搅拌叶片74进行旋转,通过搅拌叶片74的转动带动调配箱6内的清水和染料进行运动,从而使得染液混合的更加充分,进而使得染色的效果更理想;
34.抖动组件9包括抖动辊91、第三伺服电机95和推杆910,抖动辊91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七转轴92,第七转轴92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在第三轴承座93的内侧,第三轴承座9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910,推杆910的底端通过限位板99抵触连接有凸轮98,凸轮98套设在第八转轴97的外壁上,第八转轴97的前端或后端贯穿安装板94并与第三伺服电机9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5.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第三伺服电机95,第三伺服电机95的输出轴带动第八转轴97进行旋转,通过第八转轴97带动凸轮98进行旋转,凸轮98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推杆910进行上下方向的线性运动,通过推杆910的作用带动抖动辊91进行上下方向的抖动,通过抖动辊91带动布料进行抖动,从而使得布料上的灰尘脱离,达到了除去布料的表面沾附的灰尘,从而避免灰尘的存在影响到染色的效果。
36.其中如图1所示,原料组件8包括原料辊81、第二轴承座83和固定杆84,原料辊81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六转轴82,第六转轴8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轴承座83的内侧,第二轴承座8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4,固定杆8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
37.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待染色的羊绒布料缠绕在原料辊81的外表面上,在并在收卷组件3的作用下使得羊绒布料与原料辊81脱离,从而实现了上料操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原料辊81上的重力通过第六转轴82传递到第二轴承座83上,并通过第二轴承座83传递到固定杆84上,从而实现了对原料辊81和羊绒布料的支撑。
38.其中如图3所示,收卷组件3包括固定板31、第一伺服电机33和收卷辊34,第一伺服电机33通过l型板32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1的后端面上,第一伺服电机33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31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5,第二转轴35的外壁上套设有收卷辊34,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
39.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第一伺服电机33,第一伺服电机33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3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收卷辊34进行转动,通过收卷辊34的转动使得染色完成的布料缠绕在收卷辊34的外表面上,从而实现了对羊绒布料的收纳。
40.其中如图4所示,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辊41、第一轴承座43和连接杆44,加热辊41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42,第三转轴4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轴承座43的内侧,第一轴承座4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4,连接杆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染色箱2一侧外壁的前后端;
41.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加热辊4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并通过对加热辊41内部的加热电阻丝通电,从而使得加热辊41的温度升高,进而在布料经过加热辊41时,利用加
热辊41的温度加快布料的干燥,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42.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伺服电机71固定连接在第一u型板72的内侧顶部,第一u型板72固定连接在调配箱6的顶部,调配箱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液管63,调配箱6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架61,安装架6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62,支撑脚6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板21的上表面;
43.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第二伺服电机7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u型板72的内侧顶部,且第一u型板7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调配箱6的顶部,安装架61焊接在调配箱6的外表面下方,且安装架6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支撑脚62,从而使得第二伺服电机71的重力传递到第一u型板72上,并通过第一u型板72传递到调配箱6上,调配箱6上的重力传递到安装架61,并通过支撑脚62传递到染色箱2上。
44.其中如图2所示,顶板21固定连接在染色箱2的内侧上方,顶板2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槽23,顶板21上表面中心位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液管22,第一进液管22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调配箱6的底部两侧,染色箱2内侧的中心位置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5,第一转轴25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第一导向辊24,染色箱2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向辊5;
45.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待染色的羊绒布料通过顶板21表面左侧的通槽23进入到染色箱2,并在染色箱2内通过第一导向辊24的导向作用,最终通过顶板21表面右侧的通槽23从染色箱2内出来,染色箱2内盛有染液,当布料在染色箱2内运动的过程,通过染液实现对布料的上色。
46.其中如图5所示,第二导向辊5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51,第四转轴5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板52的相向面上,连接板52分别固定连接在染色箱2前后端面的上方两侧;
47.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第二导向辊5分别位于染色箱2的上方两侧,在使用时,布料在左侧第二导向辊5的导向作用下通过通槽23进入到染色箱2内,并且从染色箱2内出来的布料通过右侧第二导向辊5的导向作用运动到加热辊41处,从而实现了对布料的运动导向。
48.其中如图8所示,第三伺服电机95通过第二u型板96固定连接在安装板94的前端或后端,安装板94的后端面或前端面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杆913,安装杆9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912,圆环912套设在推杆910的外壁上,圆环9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11,复位弹簧9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99的上表面,推杆910位于复位弹簧911的内侧;
49.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圆环912的内壁与推杆910的外壁抵触连接,同时圆环912的底部焊接有复位弹簧911,复位弹簧911的底端焊接在限位板99的上表面,且限位板99焊接在推杆910的底端,从而通过圆环912对推杆910起到了支撑固定的作用,同时在推杆910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限位板99进行运动,从而对复位弹簧911进行压缩或拉伸,并在复位弹簧911自身弹性形变复位的作用下使得推杆910向初始位置进行运动。
5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