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102



1.本技术涉及眼底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2.人眼的视网膜又称眼底,是人眼的重要组成部分,视网膜作为人体全身唯一可在活体、无创条件下观察血管以及血管分布状态的组织,成为了目前诊断眼病以及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窗口,不仅可以诊断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也可以作为高血压、糖尿病、血栓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依据。
3.目前最常用的观测人眼眼底的光学成像设备主要为眼底相机,并且由于人眼本身是不发光的,因此眼底相机包括照明系统,以在对眼底进行成像时,将人眼眼底照亮,便于对眼底进行成像。
4.然而,现有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通常包括多个镜组,并且每个镜组包括至少两个镜片,导致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结构复杂、尺寸大且成本较高。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相对较简单,且尺寸较小、成本较低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称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该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结构相对较简单,且尺寸较小、成本较低,有利于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实际应用。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包括:光学中心位于同一光轴上的光源、光源固定模块、反光杯、物镜组;
8.其中,所述光源发射初始光线,并且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
9.所述反光杯位于所述初始光线的传输光路上,以使得所述初始光线传输到所述反光杯中,并经所述反光杯反射形成照明光线;
10.所述物镜组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将所述照明光线传输到人眼,照亮所述人眼眼底。
11.可选的,还包括:光学中心位于所述光轴上的第一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位于所述反光杯与所述物镜组之间,且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将经过反光杯反射形成的所述照明光线传输至所述物镜组;
12.其中,所述第一分光器为中空反射镜或半透半反镜。
13.可选的,还包括:光学中心位于所述光轴上的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二分光器位于所述物镜组与所述人眼之间,且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将经过所述物镜组的所述照明光线传输至所述人眼;
14.其中,所述第二分光器为中空反射镜或半透半反镜。
15.可选的,还包括:光学中心位于所述光轴上的光阑,所述光阑位于所述光源固定模
块第二表面背离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的一侧,使得所述照明光线在所述人眼的角膜处形成环形光斑,其中,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二表面相对。
16.可选的,所述光阑为视场光阑。
17.可选的,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连接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与所述固定组件第二表面,使得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二表面能够通过所述伸缩组件沿所述光轴移动。
18.可选的,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反光杯曲面中心背离所述反光杯杯口一侧,与所述反光杯曲面中心之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r/2~r,不包括端点值,其中r为所述反光杯的曲率半径。
19.可选的,所述光源为led环形光源或led面光源,其中,所述led环形光源包括多个led灯珠,所述led环形光源的多个灯珠为可见光led灯珠和红外光led灯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led面光源包括多个led灯珠,所述led面光源的多个led灯珠为可见光led灯珠和红外led灯珠中的至少一种。
20.可选的,所述led环形光源中的多个led灯珠发光中心出光方向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不垂直且不平行。
21.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2.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光学中心位于同一光轴上的光源、光源固定模块、反光杯、物镜组;其中,所述光源用于发射初始光线,并且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所述反光杯位于所述初始光线的传输光路上,以使得所述初始光线能够传输到所述反光杯中,并经所述反光杯反射形成照明光线;所述物镜组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将所述照明光线汇聚到人眼,从而将人眼眼底照亮,以能够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
23.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包括多个镜组,所述多个镜组用于对光源发射的光线的传输路径进行折转,将光源发射的光线传输到物镜组,再通过物镜组将光线汇聚到人眼,照亮眼底。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利用反光杯对光源发射的初始光线进行折转,形成照明光线,再通过所述物镜组将照明光线汇聚到人眼,照亮眼底。由此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利用反光杯代替了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多个镜组,省去了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中的多个镜组,使得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相比于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结构相对简单且尺寸较小,并且由于反光杯成本通常低于多个镜组的成本,还使得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成本较低,有利于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现有的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再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源为环形光源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在角膜处形成的环形光斑的示意图;
31.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源为环形光源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在眼底形成的光斑的示意图;
32.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源为面光源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在角膜处形成的环形光斑的示意图;
33.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源为面光源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在眼底形成的光斑的示意图;
34.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光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7.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38.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提供一种结构相对较简单,且尺寸较小、成本较低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称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
39.由于人眼本身不发光,为了能够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眼底相机包括照明系统,用于照亮眼底,以便于对眼底进行成像。其中,眼底相机照明系统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内部照明系统和外部照明系统,两种照明系统的区别在于内部照明系统与成像系统共用物镜组,外部照明系统与成像系统不共用物镜组。具体的,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现有眼底相机的结构图,该眼底相机的照明系统为内部照明系统,01为该现有眼底相机内部照明系统的结构图,02为该现有眼底相机成像系统结构图,其中,20为光源,21为集光镜组,22为环形光阑,23为前聚光镜组,24为光阑,25为后聚光镜组,26为中空反射镜,27为物镜组,28为人眼,29成像组镜,111为相面;如图2所示,图2为一种现有眼底相机的结构图,该眼底相机的照明系统为外部照明系统,03为该眼底相机外部照明系统的结构图,04为该现有眼底相机成像系统结构图,其中,30为光源,31为聚光镜组,32环形光阑,33为聚光镜组,34为半透半反镜,35为人眼,36为物镜组,37为光阑,38成像镜组,112为相面。根据图1和图2可知,现有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包括集光镜组、聚光镜组等多个镜组,导致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结构复杂、尺寸大且成本较高。
40.并且,由于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包括集光镜组、聚光镜组等多个镜组,还会导致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装调较困难,容易出现装调精度不够的情况,眼底相机对人眼眼底的成像。
41.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如图3所示,该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包括:光学中心位于同一光轴上的光源10、光源固定模块11、反光杯12、物镜组13;
42.其中,所述光源10发射初始光线,并且所述光源10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11第一表面,;
43.所述反光杯12位于所述初始光线的传输光路上,以使得所述光源10发射的初始光线能够传输到所述反光杯12中,并经过所述反光杯12反射形成照明光线;
44.所述物镜组13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用于将所述照明光线传输到人眼16,照亮人眼眼底,以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
45.具体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利用反光杯对光源发射的初始光线进行折转,形成照明光线,所述物镜组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通过物镜组将照明光线传输到人眼,以照亮眼底。而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包括多个镜组,所述多个镜组用于对光源发射的光线的传输光路进行折转,将光源发射的光线传输到物镜组,再通过物镜组将光线汇聚到人眼,照亮眼底。由此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利用反光杯代替了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多个镜组,省去了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中的多个镜组,从而使得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相比于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结构相对简单且尺寸较小,并且由于反光杯成本通常低于多个镜组的成本,还使得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成本较低,进而有利于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实际应用。需要说明的是,眼底相机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时,人眼会处于某一固定位置,从而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将照明光线传输到人眼,即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将所述照明光线传输至人眼所处的位置,以照亮人眼眼底。
46.为了使得所述初始光线传输到所述反光杯中,并经所述反光杯反射形成照明光线,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与所述反光杯杯口相对,即使得所述光源与所述反光杯杯口相对,使得所述光源发射的所述初始光线能够经过所述反光杯杯口,入射到所述反光杯中,被所述反光杯反射形成照明光线,从而实现使得所述初始光线传输到所述反光杯中,并经所述反光杯反射形成照明光线。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光源10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11第一表面,所述光源固定模块11第一表面位于所述反光杯12内,与所述反光杯12杯底不接触,且具有一定的距离,即所述光源10能够位于所述反光杯12内,且与所述反光杯12杯底不接触,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所述光源10发射的所述初始光线位于所述反光杯12中,从而实现使得所述初始光线传输到所述反光杯12中,并经所述反光杯12反射形成照明光线。但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只要能够使得所述初始光线传输到所述反光杯中,并被所述反光杯反射形成照明光线即可,具体视情况而定。并且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位于所述反光杯内时,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与所述反光杯杯底之间的距离的具体值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4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源固定模块通常为不透光模块,并且所述光源固定模块与
所述反光杯杯口相对,使得所述照明光线会经过所述光源固定模块,从而会使得经所述反光杯反射形成的照明光线照射到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的部分,会被所述光源固定模块遮挡。已知所述光源、所述反光杯以及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的光学中心位于同一光轴,且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的尺寸小于所述反光杯杯口的尺寸,使得所述光源固定模块能够遮挡所述照明光线位于所述光轴附近的部分,由于照明光线位于光轴附近的部分通常会照射在人眼角膜中心处,在角膜中心处形成光斑,导致成像系统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时形成鬼像。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中的所述光源固定模块会遮挡所述照明光线位于所述光轴附近的部分,使得所述照明光线在角膜处形成环形光斑,防止照明光线在角膜中心处形成光斑,该环形光斑再经过人眼瞳孔发散开,在眼底形成较均匀的光斑,抑制成像系统对眼底进行成像时鬼像的形成,有利于对人眼眼底的成像。
4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反光杯的加工以及安装,所述反光杯底部可以具有开口,可以通过所述反光杯底部的开口将所述反光杯安装在光路的相应位置,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并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的面型可以为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4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所示,该眼底相机照明系统还包括:光学中心位于所述光轴上的第一分光器14,所述第一分光器14位于所述反光杯12与所述物镜组之间,且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用于将经过所述反光杯12形成的所述照明光线传输至所述物镜组13。其中,所述第一分光器可以为中空反射镜或半透半反镜,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50.具体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光镜位于所述反光杯与所述物镜组之间,且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能够折转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将所述照明光线反射至所述物镜组,再通过物镜组将所述照明光线汇聚至人眼处,照亮人眼眼底,以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
51.需要说明的是,人眼眼底被所述照明光线照亮之后,会从人眼眼底反射出用于成像的成像光线,由于所述物镜组将所述照明光线汇聚到人眼,由于通常情况下所述照明光线近乎垂直地入射到人眼眼底,从而人眼眼底反射出的成像光线会经过所述物镜组,并在经过所述物镜组后,经过所述第一分光器,若所述第一分光镜为半透半反镜,所述成像光线将被所述第一分光器透射,进入眼底相机的成像系统,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若所述第一分光镜为中空反射镜,所述成像光线将通过所述中空反射镜中间的孔进入到成像系统,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并且当所述第一分光器为中空反射镜时,所述照明光线经过所述中空反射镜时,所述照明光线的一部分被所述中空反射镜反射,传输至人眼,还有一部分会通过所述中空反射镜中间的孔继续传输,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还包括沿该传输光路设置的光学元件,所述照明光线通过所述中空反射镜中间的孔继续传输的部分会被所述光学元件的机械表面吸收,从而所述照明光线通过所述中空反射镜中间的孔继续传输的部分不会影响照明系统照明,也不会影响成像系统成像。
52.并且,根据上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与成像系统共用物镜组,从而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为内部照明系统,适用于需要内部照明系统的眼底相机。
53.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示眼底相机照明系统还包括:光学中心位于所述光轴上的第二分光器15,所述第二分光器15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且位于所述物镜组13与所述人眼16之间,将经过所述物镜组13的所述照明光线传输到人眼16处,照亮人眼眼底,以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其中,所述第二分光器为中空反射镜或半透半反镜,但本技术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54.具体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光器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并且还位于所述物镜组和所述人眼处,用于折转经过所述物镜组的照明光线,将所述照明光线反射到所述人眼处,用于照亮人眼眼底,以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
55.需要说明的是,已知人眼眼底被所述照明光线照亮之后,会从人眼眼底反射出用于成像的成像光线。由于通常情况下所述照明光线近乎垂直地入射到人眼眼底,从而从所述人眼眼底反射出的成像光线会经过所述第二分光器,若所述第二分光镜为半透半反镜,则所述成像光线将被所述第二分光器透射,进入眼底相机的成像系统,以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若所述第二分光镜为中空反射镜,则所述成像光线将通过所述中空反射镜中间的孔进入到成像系统,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并且所述第二分光器为中空反射镜时,所述照明光线经过所述中空反射镜,所述照明光线的一部分会被所述中空反射镜反射,传输到人眼,还有一部分会通过所述中空反射镜中间的孔继续传输,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还包括沿该传输光路设置的光学元件,所述照明光线通过所述中空反射镜中间的孔继续传输的部分会被所述光学元件的机械表面吸收,从而所述照明光线通过所述中空反射镜中间的孔继续传输的部分不会影响照明系统照明,也不会影响成像系统成像。
56.根据上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没有与成像系统共用物镜组,从而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为外部照明系统,适用于需要外部照明系统的眼底相机。并且,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为外部照明系统时,由于成像光线不会再经过所述第一分光器,从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分光器可以不存在,也可以存在,若所述第一分光器存在,则所述第一分光器为反射镜,仅用于折转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路径,具体视情况而定。
57.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还包括:光学中心位于所述光轴上的光阑17,所述光阑17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11第二表面背离所述光源固定模块11第一表面的一侧,用于使得所述照明光线在所述人眼的角膜处形成环形光斑,防止所述照明光线在角膜中心处形成光斑,进而抑制成像系统对眼底进行成像时鬼像的形成,有利于对人眼眼底的成像。其中,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二表面相对。
58.需要说明的是,已知照明光线位于光轴附近的部分通常会照射在人眼角膜中心处,导致成像系统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时形成鬼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阑通过遮挡所述照明光线位于所述光轴附近的部分,使得所述照明光线在所述人眼的角膜处形成环形光斑,抑制成像系统对眼底进行成像时鬼像的形成,有利于对人眼眼底的成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阑遮挡所述照明光线位于所述光轴附近部分的具体范围,与所述光阑的参数有关,本技术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5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阑为视场光阑,以使得所述照明光线在所述人眼的角膜处形成环形光斑,抑制成像系统对眼底进行成像时鬼像的形成,但本技术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阑还可以为其他能够使得所述照明光
线在所述人眼的角膜处形成环形光斑的光阑,具体视情况而定。
6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连接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与所述固定组件第二表面,用于使得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二表面能够通过所述伸缩组件沿所述光轴移动,使得在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沿所述光轴方向调节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二表面所在的位置,能够遮挡杂散光,抑制杂散光进入光学系统,从而有助于抑制由于杂散光导致的鬼像的形成。
61.需要说明的时,由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以及所述光阑的存在已经能够抑制鬼像的形成,从而为了简化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制作难度,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也可以不包括所述伸缩组件,即所述光源固定模块不沿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包括所述伸缩组件时,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二表面能够通过所述伸缩组件沿所述光轴移动,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固定不动,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62.优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反光杯曲面中心背离所述反光杯杯口一侧,且与所述反光杯曲面中心之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r/2~r,不包括端点值,其中r为所述反光杯的曲率半径,以使得基于所述光源发射的初始光线形成的照明光线的光束孔径能够大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的尺寸,从而使得所述照明光线能够经过所述光源固定模块,并进入后续光路,照亮人眼眼底。
6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为led环形光源或led面光源,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其中,所述led环形光源包括多个led灯珠,所述led环形光源的多个灯珠为可见光led灯珠和红外光led灯珠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当所述led环形光源包括多个灯珠时,该多个可见光led灯珠和多个红外光led交错排布,所述led面光源包括多个led灯珠,所述led面光源的多个led灯珠为可见光led灯珠和红外led灯珠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当所述led面光源包括多个灯珠时,所述多个可见光led灯珠和多个红外光led交错排布。
64.具体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其中,图6为所述光源为led环形光源时,照明光线在角膜处形成的环形光斑,图7为角膜处形成的环形光斑经人眼瞳孔发散后,在眼底形成的光斑,由图6~图7可以看出,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在人眼角膜处形成了环形光斑,并没有在角膜中心处形成光斑,并且在角膜处形成的环形光斑经人眼瞳孔发散后,在眼底形成了较均匀的光斑,使得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有助于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如图8~图9所示,其中,图8为所述光源为led面光源时,照明光线在角膜处形成的环形光斑,图9为角膜处形成的环形光斑经人眼瞳孔发散后,在眼底形成的光斑,由图8~图9可以看出,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在人眼角膜处形成了环形光斑,并没有在角膜中心处形成光斑,并且在角膜处形成的环形光斑经人眼瞳孔发散后,在眼底形成了较均匀的光斑,使得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有助于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
6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中的光源为led面光源时,为了降低led面光源的加工及装配难度,所述led面光源中的多个led灯珠发光中心出光方向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所在平面垂直。
6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已知所述照明光线位于所述光轴附件的部分会被遮挡,从而为了增大光源发射的初始光线的光能利用率,减少所述照明光线位于光轴附近的部分,当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光源为环形光源时,如图10所示,所述led环形光源中的多个led灯珠发光中心出光方向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不垂直且不平行。由于led发光中心发射的光线的强度最高,所述led环形光源中的多个led灯珠发光中心出光方向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不垂直且不平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led发光最强的部分被所述反光杯反射进入人眼,有助于增大光源发射的初始光线的光能利用率。
67.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该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包括:光学中心位于同一光轴上的光源、光源固定模块、反光杯、物镜组;其中,所述光源用于发射初始光线,并且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模块第一表面;所述反光杯位于所述初始光线的传输光路上,以使得所述初始光线能够传输到所述反光杯中,并经所述反光杯反射形成照明光线;所述物镜组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将所述照明光线汇聚到人眼,从而将人眼眼底照亮,以能够对人眼眼底进行成像。相比于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包括多个镜组,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利用反光杯对光源发射的初始光线进行折转,形成照明光线,再通过所述物镜组将照明光线汇聚到人眼,照亮眼底。由此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利用反光杯代替了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多个镜组,省去了眼底相机照明系统中的多个镜组,使得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相比于现有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结构相对简单且尺寸较小,并且由于反光杯成本通常低于多个镜组的成本,还使得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成本较低,有利于所述眼底相机照明系统的实际应用。
68.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并列和递进相结合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