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跳槽装置和起重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1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跳槽装置和起重设备。


背景技术:

2.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物料搬运,起重机通过电机等动力源驱动卷筒转动,从而带动绕设于卷筒的钢丝绳、电缆等线体材料沿卷筒的圆周方向或线体材料与卷筒的交点切线方向移动,从而完成连接于线体材料的相关机构的传动或连接于线体材料的物料的搬运。
3.部分类型的起重机如抓斗起重机需要绕设的钢丝绳或电缆等线体的匝数较多,卷筒与线体的接触面较大,抓具姿态控制难度较大,上述因素导致起升钢丝绳和抓斗电缆的跳槽趋势明显,即线体容易发生偏移,钢丝绳跳槽后极易引发钢丝绳磨损加剧,破坏毗邻零部件,钢丝绳跳槽甚至引发钢丝绳断裂的情况,可能发生坠斗等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跳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绕设于滚筒的线体容易发生跳槽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跳槽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检测件、报警单元、连接件和限位组件,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检测件电性连接,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绕设于卷筒组件的线体组件沿跳槽方向的移动起限位作用,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连接件受力断裂后通过发生位移使所述检测件响应,具体地,在所述连接件受力断裂后,所述限位组件的用于与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与所述支撑组件分离,所述限位组件的至少一处向靠近所述检测件的方向移动。
6.进一步地,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卷筒组件的周向,所述凹槽用于配合绕设于所述卷筒组件的所述线体组件。
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凹槽和所述限位组件分别与绕设于所述卷筒组件的所述线体组件的两侧抵接。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和第一托辊,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托辊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第一托辊与绕设于所述卷筒组件的所述线体组件滑动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销轴,所述销轴贯穿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销轴受力断裂后,所述限位组件的用于连接所述销轴的位置与所述支撑组件分离,所述限位组件的至少一处向靠近所述检测件的方向移动。
10.进一步地,还包括铰接件,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铰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连接件受力断裂后沿所述铰接件转动并向靠近所述检测件的方向移动。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托辊与绕设于所述卷筒组件的所述线体组件抵接,所述第二托辊的转轴平行于所述卷筒组件
的转轴。
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包括卷筒组件和第一方面提供的防跳槽装置,所述卷筒组件绕设有线体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线体组件沿跳槽方向的移动起限位作用。
13.进一步地,所述线体组件包括钢丝绳和电缆,所述卷筒组件包括分别用于绕设所述钢丝绳和所述电缆的第一卷筒组件和第二卷筒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连接件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用于对所述钢丝绳和所述电缆沿跳槽方向的移动起限位作用。
14.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件设有多个,每个所述检测件与一个所述连接件对应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防跳槽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6.当绕设于卷筒组件的线体组件存在跳槽趋势,沿跳槽方向移动时,通过限位组件线体组件沿跳槽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起到了防止线体组件跳槽的效果,当线体组件因跳槽趋势产生的对限位组件的作用力过大时,连接件会发生断裂,限位组件失去连接件的连接作用后,限位组件用于连接连接件的位置与支撑组件发生分离,产生的位移信号使检测件得到响应,检测件向报警单元发送信号,使报警单元产生报警信号,有助于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避免持续产生跳槽趋势的线体组件因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实施例一的防跳槽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实施例一的防跳槽装置的凹槽的截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实施例二的防跳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1、支撑组件;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三支撑杆;14、第四支撑杆;15、第五支撑杆;16、第六支撑杆;17、车体;2、检测件;3、报警单元;4、连接件;41、销轴;5、限位组件;51、限位杆;511、拨杆;52、第一托辊;53、第一限位杆;54、第二限位杆;6、凹槽;7、铰接件;8、第二托辊;9、卷筒组件;91、线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
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第一方面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7.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跳槽装置和起重设备。
2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包括卷筒组件9和防跳槽装置,卷筒组件9绕设有线体组件91,防跳槽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检测件2、报警单元3、连接件4和限位组件5,报警单元3与检测件2电性连接,限位组件5用于对绕设于卷筒组件9的线体组件91沿跳槽方向的移动起限位作用,通过连接件4连接于支撑组件1,限位组件5在连接件4受力断裂后通过发生位移使检测件2响应。
29.当绕设于卷筒组件9的线体组件91存在跳槽趋势,沿跳槽方向移动时,通过限位组件5线体组件91沿跳槽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起到了防止线体组件91跳槽的效果,限位组件5和连接件4可为支撑能力强的刚性材料件,当线体组件91因跳槽趋势产生的对限位组件5的作用力过大时,连接件4会发生断裂,限位组件5失去连接件4的连接作用后,限位组件5用于连接连接件4的位置与支撑组件1发生分离,产生的位移信号使检测件2得到响应,检测件2向报警单元3发送信号,使报警单元3产生报警信号,有助于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避免持续产生跳槽趋势的线体组件91因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裂。
30.具体地,检测件2可以为无需与限位组件5直接接触的光电传感器,当限位组件5移动至检测件2的检测范围或离开检测件2的监测范围即可使检测件2接收到信号,从而将信号反馈至报警单元3,也可以为需要进行触控的触控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件4受力断裂后,限位组件5的用于与连接件4连接的位置与支撑组件1分离,限位组件5的至少一处向靠近检测件2的方向移动,检测件2通过与检测件2触碰的方式得到信号,从而将信号反馈至
报警单元3。
31.具体地,线体组件91可以仅包括一组线体,也可以包括多组线体,卷筒组件9可以仅包括一个卷筒,也可以包括多个卷筒,可理解地,每组线体与一个卷筒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线体组件91包括电缆,在本实施例中,以下提到的线体组件91均可视为电缆,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线体组件91不局限于单指电缆。
32.具体地,报警单元3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连接于用于控制卷筒组件9启停的驱动件,在限位组件5触碰检测件2后,控制器接收到检测件2发送的信号后,控制器向用于控制卷筒组件9启停的驱动件发送信号,使驱动件作出让卷筒组件9暂停转动的指令,及时避免与限位组件5产生相互作用力的线体组件91持续磨损。
33.根据本实施例,还包括凹槽6,凹槽6设置于卷筒组件9的周向,凹槽6用于配合绕设于卷筒组件9的线体组件91,具体地,凹槽6为横截面为半径与线体组件91的半径配合的半圆形,通过卷筒组件9本身设置的凹槽6来对线体组件91产生限位作用,提高了对线体组件91的防跳槽效果。
34.根据本实施例,限位组件5与凹槽6相对设置,凹槽6和限位组件5分别抵接绕设于卷筒组件9的线体组件91的两侧抵接。如此设置,使线体组件91能够偏移空间更小,限位效果较好。
35.根据本实施例,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杆51和第一托辊52,限位杆51通过连接件4连接于支撑组件1,第一托辊52转动连接于限位杆51,限位杆51通过第一托辊52与绕设于卷筒组件9的线体组件91滑动配合。避免线体组件91在随卷筒正常输送的过程中与限位杆51发生直接摩擦,在起到了限位作用的同时,避免了线体组件91在正常传动时发生的磨损。
36.根据本实施例,连接件4包括销轴41,销轴41贯穿于支撑组件1与限位组件5,在销轴41受力断裂后,限位杆51的用于与连接件4连接的一端与支撑组件1分离,限位杆51的另一端向靠近检测件2的方向移动,可理解地,在限位组件5受到线体组件91因跳槽趋势产生的挤压力后,销轴41比线体组件91更早断裂。
37.根据本实施例,还包括铰接件7,限位组件5通过铰接件7可转动连接于支撑组件1,限位组件5在连接件4受力断裂后以铰接件7的铰接点为转轴沿a方向转动并向靠近检测件2的方向移动。销轴41受力断裂后,限位杆51在能向靠近检测件2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不与支撑组件1发生整体脱落分离,安全系数高。
38.根据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托辊8,第二托辊8转动连接于支撑组件1,第二托辊8与绕设于卷筒组件9的线体组件91抵接,第二托辊8的转轴平行于卷筒组件9的转轴,可理解地,该结构能使第二托辊8与线体组件91滑动配合。第二托辊8对线体组件91在跳槽方向上的移动进一步起到了限位作用,同时由于第二托辊8与线体组件91滑动配合而不与线体组件91发生相互摩擦。
39.具体地,支撑组件1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和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1的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第四支撑杆14和第五支撑杆15,第二支撑杆12的远离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通过竖直设置的第六支撑杆16转动连接于第二托辊8,第三托辊位于第二支撑杆12的下方,第三支撑杆13的远离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通过销轴41连接于限位杆51,其中,销轴41的轴向水平且与卷筒组件9的轴向垂直,第四支撑杆14的远离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通过铰接件7转动连接于限位杆51,铰接件7的转轴的轴向与卷筒组件9的轴向
平行,第五支撑杆15的远离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用于连接检测件2,限位杆51的下端设有用于触碰检测件2的拨杆511,检测件2位于拨杆511沿铰接件7的转轴转动的路径上,第一支撑杆11的底部连接于起重设备的车体17。
40.更具体地,第二托辊8位于卷筒组件9的上方,第一托辊52位于滚筒组件的侧方。第一托辊52和第二托辊8共同对线体组件91的至少两个方向起到了限位作用。
41.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线体组件91不仅只包括有电缆,还包括钢丝绳,且钢丝绳设有两组,卷筒组件9包括分别用于绕设钢丝绳和电缆的第一卷筒组件9和第二卷筒组件9,可理解地,第一卷筒组件9设有两组,两组第一卷筒组件9分别用于绕设两组钢丝绳,两组第一卷筒组件9在水平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二卷筒组件9的两侧,且第一卷筒组件9与第二卷筒组件9同轴,限位组件5包括第一限位杆53和第二限位杆54,其中第一限位杆53设有两个,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设有三个,每个限位杆51均对应一个连接件4,第一限位杆53和第二限位杆54分别用于对钢丝绳和电缆沿跳槽方向的移动起限位作用。本实施例的起重设备含有实施例一的所有技术效果,可对电缆及分布于电缆两侧的钢丝绳同时起到防跳槽效果,提高了起重设备的安全性。
42.根据本实施例,检测件2设有多个,每个检测件2与一个连接件4对应设置。通过不同的检测件2分别单独对应不同的限位杆51,从而实现了单独控制,工作人员能直接获知发生跳槽的钢丝绳或电缆,且避免单个钢丝绳或电缆发生跳槽后影响其他线体的正常工作。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