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


背景技术:

2.监控工程是通过光纤、光端机、无线网桥等传输视频信息进行监控的系统。能够实时对进行各类事物进行监控;监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监控摄像头安装的建筑物或者监控架上,因为摄像头的安装位置距离地面都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登高装置来将施工人员送到相应的高度,而现有的登高装置一般都采用梯子或者脚手架进行安装,这种登高装置在安装过程中调整位置和朝向时,需要施工人员从该登高装置上下来,然后移动登高装置再次爬上进行操作,这就影响安装时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5.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包括用于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用于施工时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升降机构下方,还包括用于施工靠近施工区域的调节机构和用于施工时进行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架、转动座、转动电机、滚珠、底座,所述转动座位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滚珠位于所述转动座边缘位置的下侧,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转动座顶部,所述转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内侧中心位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防护栏、防护门、调节架、升降架、调节丝杠、调节电机,所述升降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侧,所述调节架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一侧,所述防护栏安装在所述调节架顶部,所述防护门安装在所述防护栏靠近所述固定架一侧,所述调节丝杠安装在所述升降架中间位置,所述调节电机安装在所述调节丝杠端部且位于所述升降架底部。
6.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电机、移动架、驱动电机、移动轮,所述移动电机位于所述底座内侧边角位置,所述移动架位于所述底座底部且位于所述移动电机下方,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移动架下段侧面,所述移动轮安装在所述移动架下端内侧。
7.如此设置,利用四组所述移动架和所述移动轮来分别对所述底座底部的边角位置进行支撑,从而方便于所述底座的移动。
8.优选的:所述移动电机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移动架与所述底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移动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移动轮与所述移动架通过轴承连接。
9.如此设置,利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部带动所述移动轮进行转动,通过所述移动电机转动部带动所述移动架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本装置进行移动。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丝杠、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升降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下端顶部,所述升降丝杠上下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内侧且位于所述升降电机一侧,所述主动齿轮键连接在所述升降电机转动部,所述从动齿轮键连接在所述升降丝杠下端。
11.如此设置,利用所述升降电机转动部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的传动来带动所述升降丝杠进行转动。
12.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丝杠、链轮、链条,所述升降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下端顶部,所述升降丝杠上下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内侧且位于所述升降电机一侧,所述链轮键连接在所述升降电机转动部和所述升降丝杠下端,所述链轮和所述链条均位于所述固定架和所述转动座之间。
13.如此设置,利用所述升降电机转动部带动所述链轮进行转动,通过所述链轮和所述链条的传动来带动所述升降丝杠进行转动。
14.优选的:所述防护栏与所述调节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防护门与所述防护栏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调节架底部另一端开设有带螺纹孔的限位板。
15.如此设置,利用所述防护栏和所述防护门来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同时利用所述调节架来对操作人员进行支撑。
16.优选的:所述转动座中心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座边缘位置的下侧和所述底座顶部均开设有滚动槽,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转动座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
17.如此设置,利用所述转动电机转动部带动所述转动座中心的转动轴进行转动,同时利用所述滚珠来对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底座进行支撑。
18.优选的:所述升降架一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滑槽,同时所述升降架另一端的前后两侧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且位于所述升降架另一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孔。
19.如此设置,利用所述升降架一端的滑槽来方便于所述调节架进行移动,同时利用所述升降架的螺纹孔与所述升降机构进行配合。
20.优选的:所述升降架一端底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调节丝杠与所述升降架一端底侧的支撑架通过轴承连接。
21.如此设置,利用所述升降架一端底侧的支撑架来对所述调节丝杠和所述调节电机进行支撑。
22.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底部开始有方型凹槽。
23.如此设置,利用所述固定架底部的方型凹槽来对所述升降机构传动部件进行防护。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5.1、利用调节电机转动部带动调节丝杠进行转动,通过调节丝杠的转动来带动调节架在升降架一端进行移动,从而可以让施工人员快速的靠近建筑物需要安装监控的位置;
26.2、利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座进行转动,通过固定架和底座之间的滚珠来对转动座进行支撑,通过转动座的转动可以快速的调整安装监控时的方向和位置,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的剖视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的升降机构实施例1局部零件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的升降机构实施例2局部零件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的滚珠局部零件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的调节机构局部零件图;
34.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的移动机构局部零件图;
35.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的转动座局部零件图。
3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7.1、调节机构;2、转动机构;3、移动机构;4、升降机构;11、防护栏;12、防护门;13、调节架;14、升降架;15、调节丝杠;16、调节电机;21、固定架;22、转动座;23、转动电机;24、滚珠;25、底座;31、移动电机;32、移动架;33、驱动电机;34、移动轮;41、升降电机;42、升降丝杠;43、主动齿轮;44、从动齿轮;413、链轮;41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1.一种智慧社区监控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包括用于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3、用于施工时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4,移动机构3位于升降机构4下方,还包括用于施工靠近施工区域的调节机构1和用于施工时进行转动的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包括固定架21、转动座22、转动电机23、滚珠24、底座25,转动座22位于底座25顶部,滚珠24位于转动座22边缘位置的下侧,固定架21安装在转动座22顶部,转动电机23安装在底座25内侧中心位置;调节机构1包括防护栏11、防护门12、调节架13、升降架14、调节丝杠15、调节电机16,升降架14安装在固定架21内侧,调节架13设置在升降架14一侧,防护栏11安装在调节架13顶部,防护门12安装在防护栏11靠近固定架21一侧,调节丝杠15安装在升降架14中间位置,调节电机16安装在调节丝杠15端部且位于升降架14底部。
42.实施例1
43.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8所示,移动机构3包括移动电机31、移动架32、驱动电机33、移动轮34,移动电机31位于底座25内侧边角位置,移动架32位于底座25底部且位于移动电机31下方,驱动电机33安装在移动架32下段侧面,移动轮34安装在移动架32下端内侧,利用四组移动架32和移动轮34来分别对底座25底部的边角位置进行支撑,从而方便于底座25的移动;移动电机31与底座25通过螺栓连接,移动架32与底座25通过轴承连接,驱动电机33与移动架32通过螺栓连接,移动轮34与移动架32通过轴承连接,利用驱动电机33转动部带动移动轮34进行转动,通过移动电机31转动部带动移动架32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本装置进行移动;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电机41、升降丝杠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44,升降电机41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架21下端顶部,升降丝杠42上下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架21内侧且位于升降电机41一侧,主动齿轮43键连接在升降电机41转动部,从动齿轮44键连接在升降丝杠42下端,利用升降电机41转动部带动主动齿轮43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的传动来带动升降丝杠42进行转动;防护栏11与调节架13通过焊接连接,防护门12与防护栏11通过铰链连接,调节架13底部另一端开设有带螺纹孔的限位板,利用防护栏11和防护门12来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同时利用调节架13来对操作人员进行支撑;转动座22中心设置有转动轴,转动座22边缘位置的下侧和底座25顶部均开设有滚动槽,固定架21与转动座22通过焊接连接,转动电机23与底座25通过螺栓连接,利用转动电机23转动部带动转动座22中心的转动轴进行转动,同时利用滚珠24来对转动座22和底座25进行支撑;升降架14一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滑槽,同时升降架14另一端的前后两侧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且位于升降架14另一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孔,利用升降架14一端的滑槽来方便于调节架13进行移动,同时利用升降架14的螺纹孔与升降机构4进行配合;升降架14一端底侧设置有支撑架,调节丝杠15与升降架14一端底侧的支撑架通过轴承连接,利用升降架14一端底侧的支撑架来对调节丝杠15和调节电机16进行支撑;固定架21底部开始有方型凹槽,利用固定架21底部的方型凹槽来对升降机构4传动部件进行防护。
44.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防护门12位置进入到防护栏11内部,随后利用驱动电机33转动部带动移动轮34进行转动,通过移动轮34的转动来带动底座25进行移动,在底座25移动的同时利用移动电机31来带动移动架32进行转动,从而在整个底座25的移动过程中进行原地转向,继而方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当到达需要施工位置后,升降电机41转动部带动主动齿轮43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的传动来带动升降
丝杠42进行转动,通过升降丝杠42的转动来带动升降架14向上移动,当升降架14到达相应的高度后,可以通过调节电机16转动部带动调节丝杠15进行转动,通过调节丝杠15来带动调节架13在升降架14顶部进行两侧移动,从而方便于让调节架13内的施工人员调整到距离安装位置合适的距离,同时利用转动电机23转动带动转动座22在底座25顶部进行转动,通过滚珠24来对转动座22进行支撑,从而来方便于施工人员来调整不同的角度,继而无需人工推动整个登高装置移动。
45.实施例2
46.如图4所示,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电机41、升降丝杠42、链轮413、链条414,升降电机41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架21下端顶部,升降丝杠42上下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架21内侧且位于升降电机41一侧,链轮413键连接在升降电机41转动部和升降丝杠42下端,链轮413和链条414均位于固定架21和转动座22之间,利用升降电机41转动部带动链轮413进行转动,通过链轮413和链条414的传动来带动升降丝杠42进行转动。
4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