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数控转台式拉弯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4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拉弯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好的数控转台式拉弯机。


背景技术:

2.拉弯机可分为转台式拉弯机和双转臂式拉弯机以及各种专用拉弯机,如淋浴房专用拉弯机、火车顶梁专用拉弯机、电梯专用拉弯机,拉弯机采用全液压控制,可冷弯500mm以下断面的各种钢管、方管、h型钢、工字钢、槽钢、角铁、扁铁和铝型材。
3.目前,拉完机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都是将工件一端固定在液压力臂中,再用转台从工件的另一端进行拉弯工作,但是液压力臂一般只是对工件的左右两面进行夹持固定,在转台松开对工件进行继续拉弯时,由于工件较长,容易使工件上下固定的位置产生偏移,导致后续需要人工进行调整,也容易使拉弯的工件成品不符合标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稳定性好的数控转台式拉弯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数控转台式拉弯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好的数控转台式拉弯机,包括:拉弯机本体,所述拉弯机本体上设置有液压力臂;设置于所述拉弯机本体一侧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轴,所述螺纹轴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开设有与螺纹轴相适配的限位槽,且转动连接有与拉弯机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与所述拉弯机本体相连接的升降组件;设置于固定板上并与连接轴相连接的限位组件,解决了原本拉弯机只对工件左右进行固定,而导致工件进行加工时,上下位置容易产生偏移的问题。
6.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所述拉弯机本体上设置有多组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拉弯机本体滑动连接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下方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与所述拉弯机本体转动连接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有利于配合夹合组件进行运作。
7.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轴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架,且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的平齿轮,所述平齿轮连接有与固定板相连接的夹合机构,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实用性。
8.优选的,所述夹合机构包括两组设置于固定板上并与其滑动连接的齿条板,两组所述齿条板均与平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条板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滑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滚动轮,两组所述夹持块呈相对设置,有利于保证工件加工时不会产生偏移。
9.优选的,所述伸缩杆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支撑台下方四角处,有利于支撑台的升降更加稳定。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所述齿条板相适配的滑动槽,有利于保证两组齿条板的滑动更加稳定。
11.优选的,多组所述滚动轮在所述夹持块上呈均匀设置,有利于液压力臂带动工件通过滚动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组件和限位组件的配合运作,解决了原本拉弯机只对工件左右进行固定,而导致工件进行加工时,上下位置容易产生偏移的问题,先通过升降组件将支撑台移动至限位组件下方,并对其进行一定支撑,使整体更加稳定,并同时通过限位组件对工件上下进行夹持,让工件上下位置不会产生偏移,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16.图3为图1中b区域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4中c区域放大图。
19.图中:1-拉弯机本体;2-液压力臂;3-固定台;4-固定板;5-安装座;6-电动机;7-连接轴;8-螺纹轴;9-第一转轴;10-限位槽;11-固定块;12-升降组件;13-限位组件;14-第一锥齿轮;15-伸缩杆;16-支撑台;17-螺纹杆;18-螺纹套筒;19-第二锥齿轮;20-主动轮;21-皮带;22-从动轮;23-第二转轴;24-连接架;25-平齿轮;26-夹合机构;27-齿条板;28-连接板;29-夹持块;30-滚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好的数控转台式拉弯机,包括:拉弯机本体1,拉弯机本体1上设置有液压力臂2;设置于拉弯机本体1一侧的固定台3,固定台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6,电动机6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轴7,连接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4螺纹连接的螺纹轴8,螺纹轴8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上开设有与螺纹
轴8相适配的限位槽10,且转动连接有与拉弯机本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1,第一转轴9连接有与拉弯机本体1相连接的升降组件12;设置于固定板4上并与连接轴7相连接的限位组件13。
23.请参阅图1-图5,图示中升降组件12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9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4,拉弯机本体1上设置有多组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拉弯机本体1滑动连接的支撑台16,支撑台16下方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螺纹连接有与拉弯机本体1转动连接的螺纹套筒18,螺纹套筒18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4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9,其中,为了使伸缩杆15更好地配合带动支撑台16进行升降,伸缩杆15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支撑台16下方四角处。
24.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拉弯时,首先将工件的一端用液压力臂2固定住,再将另一端与转台进行连接,为了防止工件在加工的过程中产生偏移,运作安装座5上的电动机6,电动机6带动连接轴7进转动,连接轴7进而带动螺纹轴8进行转动,螺纹轴8在转动的同时通过限位槽10带动第一转轴9在固定块11中进行转动,第一转轴9随即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4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9的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19带动螺纹套筒18在拉弯机本体1上进行转动,再通过螺纹套筒18与螺纹杆17的螺纹连接,同时由于多组伸缩杆15的配合,螺纹杆17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台16进行上升,对限位组件13进行一定支撑,在电动机6运作时,同时带动限位组件13进行运作,限位组件13对工件上下进行夹持后,停止转动电动机6,由于螺纹轴8与固定板4的螺纹连接,当电动机6停止转动后,支撑台16停留在当前位置,使整体更加稳定。
25.实施例2
26.参考图1-图3说明实施例2,此实施例对实施例1作进一步说明,限位组件13包括设置于连接轴7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轮20,主动轮20传动连接有皮带21,皮带21传动连接有从动轮22,从动轮22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4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23,第二转轴23转动连接有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的连接架24,且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4转动连接的平齿轮25,平齿轮25连接有与固定板4相连接的夹合机构26。
27.当电动机6进行运作并带动连接轴7进行转动时,连接轴7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轮20进行转动,通过皮带21的传动连接,进一步带动从动轮22进行转动,从动轮22随即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23在固定板4上和连接架24中进行转动,第二转轴23进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平齿轮25在固定板4上进行转动,并通过与夹合机构26的连接,使工件的上下夹持更加稳定,不会产生偏移。
28.实施例3
29.参考图1和图3-图5说明实施例3,此实施例对实施例2作进一步说明,夹合机构26包括两组设置于固定板4上并与其滑动连接的齿条板27,两组齿条板27均与平齿轮25啮合连接,齿条板27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4滑动连接的连接板28,连接板28固定连接有夹持块29,夹持块29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滚动轮30,两组夹持块29呈相对设置,其中,为了使两组齿条板27在固定板4上的滑动更加稳定,固定板4上开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齿条板27相适配的滑动槽,另外,为了使液压力臂2带动工件进行拉弯工作时更加便捷稳定,多组滚动轮30在夹持块29上呈均匀设置。
30.当第二转轴23带动平齿轮25在固定板4上进行转动时,通过平齿轮25与齿条板27
的啮合连接,分别带动两组齿条板27在固定板4上往相对方向滑动,齿条板27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夹持块29往工件方向移动,直至上下夹持块29中的滚动轮30将工件夹住,使工件不会上下产生偏移。
31.本方案中,电动机6优选y80m1-2型号,电动机6的供电接口通过开关连接供电系统,电动机6运行电路为常规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电路运行为现有常规电路,本方案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