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复合井盖。
背景技术:
2.井盖包括用于市政水利、电力系统等领域的井盖,不同的领域的井盖有着对载荷、强度、隔热等不同需求。对于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井盖,井内通常设置电缆等电力设备,为电力设备的可靠安全性能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着想,其有着较为严格的防水防潮要求。现有技术中,井盖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积水情况,存在倒灌进入井体内腔中的现象,造成电力设备的受潮损坏,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井盖密封防水能力差,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复合井盖,可避免连接处发生积水现象,其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能力。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防水复合井盖,包括井盖本体与井座,所述井盖本体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接部以及下凸缘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下凸缘部之间设有限位槽,所述井座上端设有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设有上凸缘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插合相接,所述限位槽与所述上凸缘部卡合连接,所述下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卡合连接,所述上凸缘部与所述插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上凸缘部与所述限位槽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凹陷部底部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底部连通有设置在所述井座内的疏水孔,所述疏水孔密封连接有排水管。
6.优选地,所述插接部内侧面设有内槽体,所述上凸缘部外侧面设有外槽体,所述第一密封圈填充设置在所述内槽体与所述外槽体形成的空间间隙内。
7.优选地,所述内槽体底部设有引流部与阻水带,所述引流部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阻水带底端。
8.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内设有下槽体,所述上凸缘部上端面设有上槽体,所述第二密封圈填充设置在所述下槽体与所述上槽体形成的空间间隙内。
9.优选地,所述井座内设有用于形成通道的中空腔体。
10.优选地,所述疏水孔通过密封接口连通所述排水管。
11.优选地,所述排水管输入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疏水孔输入端的高度。
12.优选地,所述上凸缘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井座外侧端面的水平高度。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井盖本体与井座之间的相互连接构成有效的防水防潮结构,插接部与第一凹陷部匹配插接,限位槽匹配上凸缘部连接,下凸缘部卡合匹配第二凹陷部,内槽体与外槽体之间填充设置第一密封圈,下槽体与上槽体之间填充设置第二密封圈,并可利用井盖本体自重加强连接处的密封,可有效阻水、隔离水汽,避免其进入井座内的中空腔体中,具
有良好的密封防水能力;
15.(2):利用集水腔收集插接部与第一凹陷部连接处的积水,并导入疏水孔与排水管以排出至外界,避免连接处发生积水现象。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21.图中标记:100-井盖本体;110-插接部;111-内槽体;112-引流部;113-阻水带;120-限位槽;121-下槽体;130-下凸缘部;200-井座;210-第一凹陷部;211-集水腔;212-疏水孔;213-密封接口;214-排水管;220-第二凹陷部;230-上凸缘部;231-外槽体;232-上槽体;240-中空腔体;300-第一密封圈;400-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3.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
24.一种防水复合井盖,包括井盖本体100与井座200,所述井盖本体100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接部110以及下凸缘部130,所述插接部110与所述下凸缘部130之间设有限位槽120,所述井座200上端设有第一凹陷部210以及第二凹陷部220,所述第一凹陷部210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20之间设有上凸缘部230,所述插接部110与所述第一凹陷部210插合相接,所述限位槽120与所述上凸缘部230卡合连接,所述下凸缘部130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20卡合连接,所述上凸缘部230与所述插接部1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00,所述上凸缘部230与所述限位槽120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400,所述第一凹陷部210底部设有集水腔211,所述集水腔211底部连通有设置在所述井座200内的疏水孔212,所述疏水孔212密封连接有排水管214,所述井座200内设有用于形成通道的中空腔体240。
25.其中,所述插接部110内侧面设有内槽体111,所述上凸缘部230外侧面设有外槽体231,所述第一密封圈300填充设置在所述内槽体111与所述外槽体231形成的空间间隙内,所述限位槽120内设有下槽体121,所述上凸缘部230上端面设有上槽体232,所述第二密封圈400填充设置在所述下槽体121与所述上槽体232形成的空间间隙内。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槽体111底部设有引流部112与阻水带113,所述引流部112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阻水带113底端,阻水带113用于阻隔水汽渗透,水汽蒸发会逐渐沉积在阻水带113的底面,汇聚成水滴后滴落,利用引流部112加快水滴的下降过程,减少水汽渗入第一密封圈300的防水结构内。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疏水孔212通过密封接口213连通所述排水管214,通过排水管214将疏水孔212内流通的积水导致外界环境中,密封接口2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井座200外侧的疏水孔212输出端以及排水管214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排水管214输入端的高度低
于所述疏水孔212输入端的高度,以保证积水具有高度差的势能,从疏水孔212处流入排水管214内。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凸缘部230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井座200外侧端面的水平高度,可防止积水加压倒灌,当插接部110与第一凹陷部210积水过多时或排水管214与疏水孔212的导流通道发生堵塞时,积水直接通过井座200外侧端面上端流向外界环境。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通过井盖本体100与井座200之间的相互连接构成有效的防水防潮结构,其中,插接部110与第一凹陷部210匹配插接,限位槽120匹配上凸缘部230连接,下凸缘部130卡合匹配第二凹陷部220,内槽体111与外槽体231之间填充设置第一密封圈300,下槽体121与上槽体232之间填充设置第二密封圈400,第一密封圈300与第二密封圈400为井盖100与井座200之间的连接提供双层密封环境,并可利用井盖本体100自重加强连接处的密封,可有效阻水、隔离水汽,避免其进入井座200内的中空腔体240中,复合井盖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能力;可利用集水腔211收集插接部110与第一凹陷部210连接处的积水,并导入疏水孔212与排水管214以排出至外界,可避免连接处发生积水现象。
30.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