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环境粒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泵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洁净环境主流悬浮粒子计数器是通过内置激光采样器将被测试气体吸入设备中,利用空气中的微粒在激光的照射下会发生散射的物理现象,通过测定散射光的强度来测定微粒的大小,并利用流量计计算出通过仪器的气体体积,获得空气中的悬浮粒子的浓度。
3.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通常由采样装置、光源、测量腔、光检测器和电路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有台式或手持式,大多内置了独立激光采样器及其附件、大容量可充电泵;配备热敏打印机和大尺寸高清触摸显示屏;另外,还提供适配器来延长仪器的工作时间,价格昂贵、体积大、监测布点不便,但是电子行业、食品、化妆品、制药车间、半导体、光学或精密机械加工等洁净环境中需要多点持续测量单位体积内悬浮粒子数和粒径分布的在线监测仪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泵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泵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价格昂贵、体积大、监测布点不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泵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包括光电转换模块、泵控制模块、数据通信模块、数据储存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输出模块、mcu控制模块、指示模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连接在泵控制模块上,泵控制模块连接在数据通信模块上,数据通信模块连接在数据储存模块上,数据储存模块连接在继电器控制模块上,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在电源控制模块上,电源控制模块连接在输出模块上,输出模块连接在mcu控制模块上,mcu控制模块连接在指示模块上,指示模块上安装有上壳体。
6.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活动安装有下壳体,下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泵安装架,泵安装架上活动安装有泵,泵安装架上连接有激光采样器模块,激光采样器模块上固定安装有激光采样器,激光采样器上固定安装有采样管。
7.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采样管的一端贯穿安装孔。
8.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固定孔。
9.优选的,所述泵安装架上开设有连接孔,激光采样器模块上开设有契合孔,连接孔和契合孔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l型板,l型板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悬浮粒子计数器系统,具有与服务器通信功能,将检测
数据实时上传,可以实现仪器实时在线检测被测环境状况,对异常情况及时响应,降低潜在风险和损失;通过直流电源模块集中供电,能够实现强弱电分离,增加安全等级,大大延长了内置泵的使用寿命,支持生产中各种统计数据的输出,使用更方便。
13.本实用新型中,取消了打印机、触摸显示屏、可充电泵和独立激光采样器等设备,减轻系统的整体体积和重量,降低了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带泵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带泵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带泵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带泵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18.图中:1、光电转换模块;2、泵控制模块;3、数据通信模块;4、数据储存模块;5、继电器控制模块;6、电源控制模块;7、输出模块;8、mcu控制模块;9、指示模块;10、上壳体;11、下壳体;12、安装孔;13、泵安装架;14、泵;15、激光采样器模块;16、激光采样器;17、连接孔;18、采样管;19、契合孔;20、连接块;21、固定孔;22、l型板;2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4,一种自带泵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包括光电转换模块1、泵控制模块2、数据通信模块3、数据储存模块4、继电器控制模块5、电源控制模块6、输出模块7、mcu控制模块8、指示模块9,光电转换模块1连接在泵控制模块上2,泵控制模块2连接在数据通信模块上3,数据通信模块3连接在数据储存模块4上,数据储存模块4连接在继电器控制模块5上,继电器控制模块5连接在电源控制模块6上,电源控制模块6连接在输出模块7 上,输出模块7连接在mcu控制模块8上,mcu控制模块8连接在指示模块9 上,指示模块9上安装有上壳体10,识别出各个粒径数量,由mcu控制模块 8上的数据通信模块3读取数据,进行存储,通过输出模块7,上位机将数据采集走,通过运行指示模块9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指示,如电源、运行、采样和声光告警指示等根据设定,支持周期性工作:工作一段时间,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再工作再休息,可以延长泵的寿命一倍以上。
21.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10上活动安装有下壳体11,下壳体1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泵安装架13,泵安装架13上活动安装有泵14,泵安装架13上连接有激光采样器模块15,激光采样器模块15上固定安装有激光采样器16,激光采样器16上固定安装有采样管18,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可以通过泵安装架13和将相应的部件卸下,以及利用激光采样器16和采样管18进行采样。
22.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11上开设有安装孔12,采样管18的一端贯穿安装孔12,使得采样管18通过下壳体11上的安装孔12来到外部进行采样工作。
23.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10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0,连接块20上开设有固定孔21,上壳体10通过连接块20上的固定孔21连接在下壳体11上。
24.本实用新型中,泵安装架13上开设有连接孔17,激光采样器模块15上开设有契合孔19,连接孔17和契合孔19相适配,泵安装架13和激光采样器模块15通过连接孔17与契合孔19连接在一起。
25.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1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l型板22,l型板22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23,下壳体11通过l型板22上的两个通孔23与螺栓的配合,将下壳体11和上壳体10的顶部连接。
2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7.直流电源模块为直流电压输入和直流电压输出,直流电压24v输入,直流电源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微控制单元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电连接,并对传感器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微控制单元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供电,保证各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电压,其中,24v电压输入 tps5430提供5v电压,5v电压输入a0512s-2wr2模块提供
±
12v电压,24v 电压输入78l12g提供给流量传感器12v电压,5v电压输入ams1117提供mcu 单元3.3v电压,传感器模块包括激光悬浮粒子传感器,通过激光悬浮粒子传感器对不同粒径粒子进行初步分类检测,激光悬浮粒子传感器可以选用 2.83l/min尘埃粒子计数器,12v/24v和5v工作电压,为了对气体流量进行检测,传感器模块还包括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与数据转换模块电连接,流量传感器可以选用fs4008气体流量传感器,其工作电压为12v,数据转换模块与传感器模块电连接,数据转换模块中包括运算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运算放大器可以选用lf356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可以选用lm311电压比较器,采用lf356和lm311对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转换,工作电压
±
12v,通过电阻分压原理对流量传感器数据进行转换,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转换为微控制单元模块能够处理的数据,微控制单元模块(简称mcu) 与数据转换模块电连接,微控制单元模块采用mt7688系列处理器,工作电压 5v,微控制单元模块控制整个系统运行,接收数据转换模块的数据并处理,传送至输入输出模块,并实现与服务器通信,输入输出模块与微控制单元模块电连接,服务器与输入输出模块通rs485或者tcp/ip电连接,输入输出模块实现计数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同时还可以做为烧录、调试接口和屏幕显示接口使用,该悬浮粒子计数器系统还包括采集探头,采集探头与传感器模块连接,采集探头设置为漏斗状的结构,其材质采用金属材质,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采集探头,例如型号为210-01a的采集探头,该悬浮粒子计数器系统还包括运行指示模块9,运行指示模块9与直流电源模块电连接,通过直流电源模块对运行指示模块9供电,运行指示模块9与微控制单元模块电连接,通过运行指示模块9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指示,如电源、运行、采样和声光告警指示等,该悬浮粒子计数器的气流流向为:采集探头-进气口-传感器(激光悬浮粒子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出气口,在出气口再连接调节阀和激光采样器,采集探头经过软管接进气口,提供采集通道;出气口经调节阀接至激光采样器,获得特定的气体流速,如2.83l/min,该悬浮粒子计数器通电启动后,按照设定的程序工作,激光悬浮粒子传感器将所通过气体中不同粒径粒子转换成对应的脉冲电压波形数量;同时,流量传感器检测所流过气体的体积,这些采集到的数据经过转换模块转换成mcu能够处理的数据并传送至mcu,mcu将数据处理后得到不同粒径粒子数量通过输入输出模块上传至外部服务器,同时输出相关运行状态指示到运行指示模块9,输入输出模块也可用于程序的烧录接口以及调试接口,外部服务器也可通过输入输出模块控制计数器的运行,运行指示模块9包括多路led指示灯和一路蜂鸣器,其中,led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
运行指示灯、采样指示灯和警告指示灯, led指示灯通过3.3v供电,蜂鸣器通过5v供电,运行指示模块9的工作状态为:供电正常时,电源指示灯常亮,断电后指示灯熄灭;仪器运行时,运行指示灯常亮;采样流量正常时,采样指示灯常亮;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时,警告指示灯闪烁,同时蜂鸣器可报警。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