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折叠并保持站立的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0  169



1.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折叠并保持站立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2.儿童推车主要用于儿童户外乘坐使用,为了方便收纳,儿童推车能够折叠。
3.例如公开号为cn 109720395 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键自动收车的童车车架,其座位组前包括与前脚组转动连接的前座位杆,所述座位组后包括与后脚组转动连接的后座位杆,前座位杆和后座位杆之间连接第二弹性件。该推车虽然解决了自动折叠的问题,但折叠过程中车身会往前或往后倾倒,容易将布套和车架弄脏,且使用者需要弯腰拾取,使用费力,尤其是单人看护儿童的情况下,需要照顾儿童的同时,时刻提拿儿童推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折叠并保持站立的儿童推车,解决了现有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容易倾倒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折叠并保持站立的儿童推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儿童推车包括带前轮的前脚组件、带后轮的后脚组件、手把组件、侧扶组件以及保持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一锁定机构和驱动所述儿童推车自动发生折叠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扶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侧扶杆和第一连杆,所述手把组件、后脚组件和侧扶组件依次铰接构成一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
6.折叠过程中,所述手把组件和前脚组件一同向后脚组件转动靠拢,完成折叠时所述前脚组件、后脚组件和手把组件中的至少两个组件着地,保持车身处于站立状态。
7.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8.本技术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所述涉及的部件位置关系是指在展开状态下,折叠状态一般指完全折叠状态,如有中间状态也将特殊说明。在结合实物考量时,各种状态并非特指当前状态,而应理解为具备切换至所述各状态的可能或能力。
9.可选的,折叠完成时所述后脚组件和手把组件着地,保持车身站立,所述前脚组件具有离地间隙。
10.可选的,在折叠状态下,所述前脚组件、后脚组件和手把组件的最高点基本上处于同一高度。
11.可选的,展开状态下,所述侧扶杆遮盖所述第一连杆。
12.可选的,所述手把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上手把杆和下手把杆,下手把杆的底部与后脚组件转动连接,折叠时两手把杆对折并释锁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容许手把组件和前脚组件向后脚转动靠拢。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
14.锁止槽,设置在第一连杆上;
15.锁止销,滑动设置在下手把杆,并凸出所述下手把杆伸入所述锁止槽,限制所述第一连杆相对手把组件转动。
16.可选的,折叠状态下,所述锁止槽的开口偏移所述锁止销的滑动路径。
17.可选的,所述手把组件的底部向前脚组件所在位置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通过第二连杆与前脚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脚组件和手把组件转动连接。
18.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设置在第二连杆和延伸段之间的拉簧,拉簧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和延伸段连接;
19.所述弹性件位于第二连杆和延伸段之间的铰接点的上方,第二连杆和延伸段之间开口朝向的夹角小于180度,折叠时所述第二连杆和延伸段之间的铰接点向上运动,越过死点位置后,拉簧驱动儿童推车自动收折。
20.可选的,在儿童推车展开状态,所述第二连杆大致为水平状态,它与延伸段之间的铰接点靠近后脚杆,用于形成儿童推车的座位。
21.本技术的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释锁后,手把组件和前脚组件依靠四连杆机构联动折叠靠拢后脚组件,折叠状态下,手把组件、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三者中至少两者能够抵靠地面,完成站立,方便提拿且保持外观整洁。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儿童推车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简图;
23.图2为图1中儿童推车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简图;
25.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儿童推车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视图;
26.图5为图4中手把组件对折的结构视图;
27.图6为图5中手把组件和前脚组件转动折叠过程的结构视图;
28.图7为图4中儿童推车在折叠状态的结构视图;
29.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儿童推车在折叠状态下站立的侧视图;
30.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儿童推车中侧扶组件的爆炸视图;
31.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儿童推车中第一锁定机构锁定状态下的剖视图;
32.图11为图10中第一锁定机构释锁状态下的剖视图;
33.图12为图11中第一锁定机构释锁后第一连杆转动剖视图;
34.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儿童推车中下手把杆半剖后的内部结构视图;
35.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儿童推车中第二锁定机构的爆炸视图;
36.图15为图14另一角度的爆炸视图。
3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8.1、前脚组件;10、前轮;
39.2、后脚组件;20、后轮;
40.3、手把组件;31、上手把杆;32、下手把杆;33、延伸段;34、棘轮;
41.35、滑块;36、拉线;37、支撑耳;
42.311、第一锁槽;321、第二锁槽;
43.4、侧扶组件;40、侧扶杆;41、第一连杆;
44.51、锁止槽;52、锁止销;511、开口;
45.6、弹性件;
46.71、靠背;72、座位;73、横杆;74、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49.本技术中,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顶端”、“底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某些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亦或基于产品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空间姿态,当然也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1.请参阅图1~图9,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儿童推车(各图省略布套)。其中折叠状态在未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指完全折叠状态。
52.在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包括前脚组件1、后脚组件2、手把组件3、侧扶组件4以及保持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一锁定机构和驱动儿童推车自动发生折叠的弹性件6,其中侧扶组件4包括相互铰接的侧扶杆40和第一连杆41,手把组件3、后脚组件2和侧扶组件4依次铰接构成一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前脚组件1的顶部与后脚组件2的顶部铰接于第一铰接部位,手把组件3与后脚组件2铰接于第二铰接部位,侧扶组件4与后脚组件2铰接于第三铰接部位,第一铰接部位可以与另外两铰接部位的其中一者相重合,也可以均不重合。
53.前脚组件1的底部安装有前轮10,后脚组件2的底部安装有后轮20,在展开状态下并水平放置于地面时,前轮10和后轮20着地,同时儿童推车的重心处在两着地点的垂线(垂直地面)之间,保持推车稳定。因前后轮之间有间距,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必然是倾斜的,并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三角形。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手把组件3为倾斜设置的。如果没有其它部件支撑或牵拉,它会由于重力作用自然下摆。
54.该类型儿童推车其折叠过程一般如下:第一锁定机构解锁后,借助重力作用(没有借助外力),当然也可以给予一定作用力,触发后续自动折叠。手把组件3会自动向后脚组件2转动靠拢,另外通过四连杆机构也可以驱使前脚组件1向后脚组件2转动靠拢,因为前、后
轮始终着地,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会逐渐站立起来,折叠完成时,前脚组件1、后脚组件2和手把组件3中的至少两个组件着地并形成新的着地点,保持车身处于站立状态,同时其他组件基本保持直立,保持重心处于上述两着地点之间。
55.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可以是拉簧或者扭簧,以拉簧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展开状态下,拉簧在整个折叠过程中,在展开状态下处于最大拉伸状态,一旦第一锁定机构释锁,拉簧提供额外的作用力加速手把组件3转动靠拢于后脚组件2。在另一实施例中,拉簧在折叠过程中会达到最大拉伸状态(对应具有一死点位置),则手把组件3在展开状态下除了受到第一锁定机构的限制外,还受到拉簧的牵拉,在释锁后,手把组件3无法因重力作用而收折,需要人为提供作用力驱使拉簧越过死点,而后藉由拉簧牵拉使得手把组件3转动靠拢于后脚组件2,避免释锁后,推车突然折叠,引起惊吓。上述两种弹性件6的设置均为自动折叠方式。
5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完成折叠时,后脚组件2和手把组件3着地,保持车身站立,前脚组件1具有离地间隙。随着折叠的进行,前脚组件1会逐渐向后脚组件2靠拢,重心也会逐渐接近后脚组件2,如果手把组件3下摆的力量足够,重心在即将折叠完成时越过后脚组件,会存在前脚组件1和手把组件3同时悬空的瞬间,促使儿童推车此刻进一步收拢,完成折叠,重心越过后脚组件2后,手把组件3着地,前脚组件1悬空,可以避免推车自动展开。优选的,前脚组件1的离地间隙在<15mm,使得折叠状态下,推车在受到外力朝向前脚组件1倾倒时,依靠前脚组件1的抵靠,放置完全倾倒,最后依靠重心复位。
5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折叠状态下,前脚组件1、后脚组件2和手把组件3的最高点基本上处于同一高度。
58.四连杆机构在展开状态下,侧扶杆40的部分弯折遮盖第一连杆41,使得整体接近一三角框架,外观更加简洁。框架遮挡退车的侧面,提高儿童乘坐安全性。并且四连杆机构使得手把组件3可以是伸缩结构或二折杆结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手把组件3为二折杆结构,其包括转动连接的上手把杆31和下手把杆32,下手把杆32的底部与后脚组件2转动连接,折叠时两手把杆对折并释锁第一锁定机构,容许手把组件3和前脚组件1向后脚转动靠拢。四连杆结构容许两手把杆的铰接部位位于侧扶组件4与手把组件3的铰接部位的上方,对应侧扶组件4铰接在下手把杆32上,在同样结构、同样长度的手把组件,铰接部位上移,在移动推车时,降低了铰接部位的力矩,相应的提高了手把组件的结构强度。为了实现手把杆转动折叠完成释锁操作,可以在下手把杆32内设置与第一锁定机构连动的传动件,该传动件与上手把杆31的转动动作联动。
59.请重点参阅图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手把杆32在与下手把杆31的铰接部位背向自身延伸方向凸设有支撑耳37,两手把杆对折后,支撑耳37代替铰接部位抵靠地面,保持手把组件3的转动流畅性,并且避免铰接部位磨损,优选的,支撑耳37在展开状态下处于手把组件3的相对内侧,并被下手把杆32所遮挡,外观更加简洁。
6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手把组件3的底部具有越过手把组件3和后脚组件2之间的铰接点,且向前脚组件1所在位置延伸的延伸段33,延伸段33通过第二连杆74与前脚组件1连接,第二连杆74的两端分别与前脚组件1和手把组件3转动连接。在手把组件3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二连杆74能够拉动前脚组件1向后脚组件2靠拢。
61.为了车架结构更加紧凑,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延伸段33与手把组件3的主体部分以
手把组件3与后脚组件2之间的铰接点为分界点,且两者为非共线设置。
6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手把组件3的底部向前脚组件1所在位置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通过第二连杆与前脚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脚组件和手把组件转动连接。
6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为设置在第二连杆74和延伸段33之间的拉簧,拉簧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74和延伸段33固定连接。
64.在儿童推车解锁后,儿童推车在拉簧驱动下会马上自动收折,给操作者反应时间过短,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拉簧位于第二连杆74和延伸段33之间的铰接点的上方,第二连杆74和延伸段33之间开口朝向的夹角小于180度。
65.收车时第二连杆74和延伸段33之间的铰接点向上运动,拉簧被拉伸,铰接点越过死点位置后,拉簧才驱动儿童推车自动收折,也就是说需要人为操作参与,儿童推车才能自动收折,不至于收车过于突然。死点位置为拉簧被拉伸最长时第二连杆74和延伸段33之间的铰接点的位置。
66.在儿童推车展开状态,第二连杆74大致为水平状态,它与延伸段33之间的铰接点靠近后脚组件2,两个第二连杆74之间设置有多根横杆73,第二连杆74与横杆73形成座位72,儿童推车还包括与座位72铰接的靠背71。结合上述,上手把杆31折叠后,靠背71处于上手把杆31和下手把杆32之间,则在后续自动折叠下,靠背71随手把组件3转动靠拢于后脚组件2,完成折叠,无需单独对靠背71进行折叠操作,操作方便。
67.请参阅图9~图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41上的锁止槽51和滑动设置在下手把杆32,并凸出下手把杆32伸入锁止槽51的锁止销52,下手把杆32为中空结构,内部滑动设置有一滑块35,锁止销52固定设置在滑块35上。锁定状态下,限制第一连杆41相对手把组件3转动,进而使得四连杆机构的各组件和杆件相对固定,保持展开状态。请再次参阅图10~图12,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槽51具有开口511,展开状态下,开口511朝向上手把杆31设置,两手把杆对折时,锁止销52朝向上手把杆31滑动退出锁止槽51,容许第一连杆41相对手把组件3转动,则四连杆机构中的各组件和杆件能够转动进行折叠。
6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折叠状态下,锁止槽51的开口511偏移锁止销52的滑动路径,使得先完成四连杆机构的展开,待开口511处于锁止销52的滑动路径后,再进行手把组件3的展开;且折叠操作时,先对折手把组件3,再进行四连杆机构的折叠操作,符合操作习惯。
6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锁止销52的滑动方向上,锁止销52的滑动行程大于锁止槽51在该滑动方向上的长度,则上手把杆31在折叠靠拢下手把杆32时或折叠过程中,使得锁止销52能够脱离锁止槽51,完成释锁。
70.请参阅图13和图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下手把杆的铰接部位设置有第二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手把杆31的第一锁槽311、下手把杆32上的第二锁槽321,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一锁槽311和第二锁槽321之间的棘轮34,棘轮34与两锁槽相互配合,第二锁定机构具有:
71.锁定态,棘轮34处于第一锁槽311和第二锁槽321之间,限制两手把杆对折;
72.解锁态,棘轮34滑动退出第二锁槽321,容许两手把杆对折,同时伸入第一锁槽311内,并随上手把杆31转动。结合前述,传动件为拉线,与一端与滑块35相连接,另一端与棘轮
34固定连接,棘轮34转动,收卷拉线36驱使滑块35滑动,释锁第一锁定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手把组件3上设置有用于解锁第二锁定机构的释锁组件。
73.本技术的儿童推车解锁后能够自动折叠,并且在折叠状态下能够处于站立姿态,避免倾倒污染车架和布套,同样减少弯腰提拿的动作。四连杆机构在展开状态下,接近一三角框架,套设布套后能够封闭侧面,提高儿童乘坐安全性。
7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7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