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焊接强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推力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快速发展,手机作为通讯和娱乐于一体的智能工具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手机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内部精密零部件在焊接完成以后,需要使用一种推力机构对零部件的焊接强度进行检测。
3.现有的手机某高精度焊接零件的加工过程中,推力机构在对零件焊接的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存在工作效率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力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推力机构,包括料带,还包括:
7.限位组件,用于将料带上的零件限位;以及
8.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用于验证产品强度。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带上放置有焊接主料和焊接副料。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流动上板、流动下板和第一压紧气缸,所述料带位于流动上板和流动下板之间,所述第一压紧气缸与所述焊接主料接触,用于对料带上的焊接主料定位压紧。
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压紧气缸、伸缩构件和第二下压紧顶块,所述第二压紧气缸通过伸缩构件连接第二下压紧顶块,用于带动第二下压紧顶块运动,进而用于将焊接主料定位压紧。
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力测试推送气缸和销轴,所述推送气缸与销轴连接,用于带动销轴运动,进而用于带动焊接副料运动。
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推力测试浮动块和弹簧,所述浮动块用于承受焊接副料的压力以压缩弹簧,进而用于验证产品强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推力机构中的限位组件和推动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快速将料带上的零件限位固定、强度验证和将零件从料带上分离,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现有的推力机构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推力机构的第一立体图。
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料带上的焊接主料和焊接副料的平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推力机构的第二立体图。
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推力机构的侧视图。
20.图中:1-机构连接底板,2-主安装板,3-加强板,4-机构后加强板,5-第一压紧气缸, 6-第一下压紧顶块,7-导轨,8-下压紧顶块盖板,9-流动上板,10-流动下板,11-伸缩构件, 12-推力测试推送气缸,13-压紧上压气缸,14-料带;15-焊接主料,16-焊接副料,17-第一气缸浮动接头,18-第二气缸浮动接头,19-导轨,20-第三气缸浮动接头,21-第二下压紧顶块,22-定位销钉,23-弹簧,24-推力测试浮动块,2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2.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力机构,包括料带14,还包括:
23.限位组件,用于将料带14上的零件限位;以及
24.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用于验证产品强度。
25.请参阅图1,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推力机构的前一工站为送料机构,焊接后的料带14由前端的送料机构自动送入推力机构中。
26.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所述推力机构还包括机构连接底板1和位于机构连接底板1 上的主安装板2,机构连接底板1主要起到固定推力机构的作用,各部件均安装在主安装板2上,起到提供支撑的作用。
27.请参阅图1,优选的,所述推力机构还包括加强板3和机构后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3 主要起到加强推力机构刚性的作用,机构后加强板4主要起到加强机构刚性和提高运行稳定性的作用。
28.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所述料带14上放置有焊接主料15和焊接副料16。
29.请参阅图1、图2,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流动上板 9、流动下板10和第一压紧气缸5,所述料带14位于流动上板9和流动下板10之间,所述第一压紧气缸5与所述焊接主料15接触,用于对料带14上的焊接主料15定位压紧。
30.请参阅图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压紧气缸13、伸缩构件11和第二下压紧顶块21,所述第二压紧气缸13通过伸缩构件11连接第二下压紧顶块21,用于带动第二下压紧顶块21运动,进而用于将焊接主料15定位压紧。
31.请参阅图1、图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下压紧顶块6、导轨7、下压紧顶块盖板8和定位销钉22。
32.请参阅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焊接后的料带14由前端的送料机构自动送入推力机构中从流动上板9和流动10下板中穿过,料带14在推力测试时,第一压紧气缸5向下顶升,主要起从上方压紧料带14的作用,第一压紧气缸5与焊接主料15 接触并将其精确定位压紧,推力机构中第二压紧气缸13顶升,伸缩构件11将第二下压紧顶块21从底部托起,此时轨道中的产品被精确的压紧并定位,料带14在机构内运动时,第一下压紧顶
块6能够压紧料带14,起固定作用,在推力测试时,导轨7为压紧机构起到导向作用,下压紧顶块盖板8将定位销钉22固定于下压紧顶块8中,流动上板9在料带14 流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料带抖动,料带14从流动上板9和流动下板10中间穿过,流动下板10对料带14起导向支撑作用。
33.请参阅图1、图4,作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力测试推送气缸12 和销轴25,所述推送气缸12与销轴25连接,用于带动销轴25运动,进而用于带动焊接副料16运动。
34.请参阅图1、图4,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推力测试浮动块24和弹簧23,所述浮动块24用于承受焊接副料16的压力以压缩弹簧23,进而用于验证产品强度。
35.请参阅图3,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气缸浮动接头17、第二气缸浮动接头18、第三气缸浮动接头20和导轨19。
36.请参阅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在推力测试时,推送气缸12为推力测试提供动力,机构连接板1为导轨19和压紧构件起到连接作用,在推力测试时,压紧上压气缸13向上顶升,主要为从料带14下方压紧料带14提供动力,料带14、焊接主料15、焊接副料16和第一气缸浮动接头17连接气缸气杆与其他构件,起到柔性连接的作用,在推力测试时,导轨19为压紧机构起到导向作用,第三气缸浮动接头20连接气缸气杆与其他构件,起到柔性连接的作用,第二下压紧顶块21内装有定位销钉22,下压时带动定位销钉22对料带14进行限位,定位销钉22对料带进行定位,弹簧23为推力测试完成后提供复位的动力,推力测试浮动块24与推力测试点直接接触,销轴25使推力测试浮动块24一端固定于一点,可绕其转动,推送气缸12通气带动销轴25前推,将焊接副料16 以预设推力推动,推动时推力测试浮动块24转动压缩弹簧23,所述弹簧23内置于伸缩构件11内;验证焊接强度是否足够,完成动作后,推力测试推送气缸12回缩带动伸缩构件 11后撤;推力机构中第一压紧气缸5上升,定位销钉22与焊接主料15分离,推力机构中压紧上压气缸13下降,第二下压紧顶块21将均匀放置在料带14上的产品分离,料带14 向下一工站流动。
37.本技术使用时,焊接后的料带14由前端的送料机构自动送入推力机构中从流动上板9 和流动10下板中穿过,料带14在推力测试时,第一压紧气缸5向下顶升,主要起从上方压紧料带14的作用,第一压紧气缸5与焊接主料15接触并将其精确定位压紧,推力机构中第二压紧气缸13顶升,伸缩构件11将第二下压紧顶块21从底部托起,此时轨道中的产品被精确的压紧并定位,料带14在机构内运动时,第一下压紧顶块6能够压紧料带14,起固定作用,在推力测试时,导轨7为压紧机构起到导向作用,下压紧顶块盖板8将定位销钉22固定于下压紧顶块8中,流动上板9在料带14流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料带抖动,料带14 从流动上板9和流动下板10中间穿过,流动下板10对料带14起导向支撑作用,压紧上压气缸13向上顶升,主要为从料带14下方压紧料带14提供动力,料带14、焊接主料15、焊接副料16和第一气缸浮动接头17连接气缸气杆与其他构件,起到柔性连接的作用,在推力测试时,导轨19为压紧机构起到导向作用,第三气缸浮动接头20连接气缸气杆与其他构件,起到柔性连接的作用,第二下压紧顶块21内装有定位销钉22,下压时带动定位销钉22对料带 14进行限位,定位销钉22对料带进行定位,弹簧23为推力测试完成后提供复位的动力,推力测试浮动块24与推力测试点直接接触,销轴25使推力测试浮动块24一端固定于一点,可绕其转动,推送气缸12通气带动销轴25前推,将焊接副料16以预设推力推动,推动时推力测试浮动块24
转动压缩弹簧23,所述弹簧23内置于伸缩构件11内;验证焊接强度是否足够,完成动作后,推力测试推送气缸12回缩带动伸缩构件11后撤;推力机构中第一压紧气缸5 上升,定位销钉22与焊接主料15分离,推力机构中压紧上压气缸13下降,第二下压紧顶块 21将均匀放置在料带14上的产品分离,料带14向下一工站流动。
38.综上所述,限位组件和推动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快速将料带14上的零件限位固定、强度验证和将零件从料带14上分离,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现有的推力机构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39.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性、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