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0  16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


背景技术:

2.模架即模具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和座板组成。在模具注塑完成后,需要将模具取出,即使得模架与模具分离开,取出成型的产品,但是在模具注塑完成需要对其分离时,比较麻烦,不能够快速方便的取出模具成型后的产品,模架的分离和安装都比较浪费时间,无形中降低了模具成型的效率。
3.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10587094u公开了一种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包括下模架、上模架和模具,所述下模架的上方安装有上模架,所述上模架和的下模架之间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且所述模具的下方设置有压板,所述下模架的侧板内壁开设有与导块匹配的导槽,所述导槽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竖向弹簧。
4.改本实用新型中的模架,通过设置压板和模具,然后通过改变压板的高度即可完成对模具的分离,节约了模架的分离和安装的时间,提高了模具成型的效率但是仍存在缺陷,在成型工作完成后,需要手动拧松下模架侧壁的定位杆,然后再向下调节压板使模架与模具分离,这样不仅不够安全,而且直接分离容易造成成型的产品被模具带起无法正常脱模而造成刮痕。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需要手动对模具进行分离,可以使模具进行自动分离,且不会造成成型产品被模具带起造成刮痕的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包括:下模架,所述下模架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模板;
8.上模架,所述下模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上模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顶部,所述上模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动模板;
9.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安装在下模架与压板之间;
10.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安装在压板的顶部。
11.优选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下模架的内顶壁上,所述第二推杆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推杆的顶部与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分离组件还包括曲杆、压块和压力传感器开关,所述曲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动模板的侧壁上,所述压块与曲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开关固定安装在压板的顶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开关与第二气缸信号相连。
13.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滑动框、滑块、第一弹簧、滑杆和夹板,两组所述滑动框通过连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压板的顶部,且两组所述滑动框位于定模板的两侧,所述滑动框的内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与滑杆,所述滑块与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滑动框的内壁相抵,所述滑杆穿过滑动框与定模板的侧壁上,所述滑杆位于动模板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下模架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推进组件。
14.优选的,所述推进组件包括支撑筒、顶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筒固定安装在下模架的内顶壁上,所述顶杆滑动连接在支撑筒的内部,所述滑动框的侧壁上设有与顶杆相配合的槽口,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安装在支撑筒的内底壁与顶杆的底部之间。
15.优选的,所述顶杆的顶部与滑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为相互配合的三角结构。
16.优选的,所述动模板的内部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制冷器和冷凝管,所述制冷器固定安装在冷却腔的内壁上,所述冷凝管与制冷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凝管为蛇形结构。
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动模板向下移动对产品进行挤压成型工作,当挤压成型结束后,通过分离组件会自动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置于定模板内部的成型产品向下移动与动模板分离,从而可以方便对成型产品进行取出,并且在分离时可以通过推进组件挤压夹紧组件,对定模板内部的产品进行压紧,防止产品在与动模板分离时被动模板带起而造成刮痕。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所示的动模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所示的夹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2所示的推进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下模架;11、支撑杆;2、上模架;3、压板;4、定模板;5、第一气缸;51、第一推杆;6、动模板;61、冷却腔;7、分离组件;71、第二气缸;72、第二推杆;73、曲杆;74、压块;75、压力传感器开关;8、夹紧组件;81、滑动框;811、槽口;82、滑块;83、第一弹簧;84、滑杆;85、夹板;9、推进组件;91、支撑筒;92、顶杆;93、第二弹簧;9a、冷却组件;9a1、制冷器;9a2、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结构示意图;图3图1所示的动模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夹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推进组件结构示意图。包括:下模架1、上模架2、分离组件7和夹紧组件8,下模架1
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压板3,压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模板4,分离组件7安装在下模架1与压板3之间,夹紧组件8安装在压板3的顶部。
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下模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1,上模架2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1的顶部,上模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推杆51,第一推杆5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动模板6,分离组件7包括第二气缸71和第二推杆72,第二气缸71固定安装在下模架1的内顶壁上,第二推杆72与第二气缸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第二推杆72的顶部与压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28.分离组件7还包括曲杆73、压块74和压力传感器开关75,曲杆7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动模板6的侧壁上,压块74与曲杆73的底部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开关75固定安装在压板3的顶部,且压力传感器开关75与第二气缸71信号相连。
29.需要说明的是:将需要挤压成型的产品置于定模板4的内部,然后启动第一气缸5工作带动通过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推杆51带动动模板6向下移动与定模板4接触相抵,对产品进行挤压成型,而在动模板6与定模板4相接触时,动模板6侧壁上的曲杆73会带动压块74挤压压力传感器开关75,当压力传感器开关75检测到有压力时,会控制与其信号连接的第二气缸71工作,第二气缸71则会通过第二推杆72带动压板3向下移动,并使定模板4与动模板6分离,从而可以使产品与动模板6分离开来,便于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取出,进而不需要通过人为的对压板3进行向下调节分离,节省时间并提高安全性。
30.参考图1、图4和图5所示,夹紧组件8包括滑动框81、滑块82、第一弹簧83、滑杆84和夹板85,两组滑动框81通过连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压板3的顶部,且两组滑动框81位于定模板4的两侧,滑动框81的内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82与滑杆84,滑块82与滑杆8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3,滑块82的一端与滑动框81的内壁相抵,滑杆84穿过滑动框81与定模板4的侧壁上,滑杆84位于动模板6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85,下模架1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推进组件9。
31.推进组件9包括支撑筒91、顶杆92和第二弹簧93,支撑筒91固定安装在下模架1的内顶壁上,顶杆92滑动连接在支撑筒91的内部,滑动框81的侧壁上设有与顶杆92相配合的槽口811,第二弹簧93固定安装在支撑筒91的内底壁与顶杆92的底部之间。
32.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气缸71带动压板3向下移动时,顶杆92会穿过滑动框81侧壁上的槽口811,因为第二弹簧93的劲度系数比第一弹簧83的劲度系数大,所以顶杆92会将滑块82顶着向滑杆84的方向滑动,从而可以使第一弹簧83受力压缩并挤压滑杆84向滑动框81的外侧滑动,从而能够带动夹板85紧紧的与位于定模板4内侧的产品侧壁相抵,进而能够有一个对产品进行夹紧的力,防止在压板3带动定模板4向下移动,产品与动模板6分离时被向上带起而造成刮痕,当压板3带动定模板4和产品与动模板6分离后,再向下按压顶杆92向支撑筒91中滑动,从而可以使顶杆92脱离滑动框81上的槽口811,此时第一弹簧83受力解除便会带动滑杆84反向移动并使夹板85失去夹持产品的力,所以便可以将产品取出。
33.其中,顶杆92的顶部与滑块82远离第一弹簧83的一端为相互配合的三角结构;在顶杆92穿过滑动框81上的槽口811时,同为三角结构的顶杆92可以轻松的将滑块82向滑杆的方向挤压。
34.参考图3所示,动模板6的内部设有冷却腔61,冷却腔61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组件9a,冷却组件9a包括制冷器9a1和冷凝管9a2,制冷器9a1固定安装在冷却腔61的内壁上,冷凝管
9a2与制冷器9a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冷凝管9a2为蛇形结构。
35.需要说明的是:在动模板6与定模板4相抵对产品进行挤压成型时,可以启动制冷器9a1工作对冷凝管9a2进行制冷,从而可以使蛇形结构的冷凝管9a2对动模板6的内表面进行降温冷却,防止产品被挤压温度升高而与动模板6的内壁相黏在一起,便于产品与动模板6分离。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与模具分离的模架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需要挤压成型的产品置于定模板4的内部,然后启动第一气缸5工作带动通过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推杆51带动动模板6向下移动与定模板4接触相抵,对产品进行挤压成型,而在动模板6与定模板4相接触时,动模板6侧壁上的曲杆73会带动压块74挤压压力传感器开关75,当压力传感器开关75检测到有压力时,会控制与其信号连接的第二气缸71工作,第二气缸71则会通过第二推杆72带动压板3向下移动,并使定模板4与动模板6分离,从而可以使产品与动模板6分离开来,且在动模板6与定模板4相抵对产品进行挤压成型时,可以启动制冷器9a1工作对冷凝管9a2进行制冷,从而可以使蛇形结构的冷凝管9a2对动模板6的内表面进行降温冷却,防止产品被挤压温度升高而与动模板6的内壁相黏在一起,便于产品与动模板6分离,便于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取出,进而不需要通过人为的对压板3进行向下调节分离,节省时间并提高安全性,并且第二气缸71带动压板3向下移动时,顶杆92会穿过滑动框81侧壁上的槽口811,因为第二弹簧93的劲度系数比第一弹簧83的劲度系数大,所以同为三角结构的顶杆92可以轻松的将滑块82向滑杆的方向挤压,从而可以使第一弹簧83受力压缩并挤压滑杆84向滑动框81的外侧滑动,从而能够带动夹板85紧紧的与位于定模板4内侧的产品侧壁相抵,进而能够有一个对产品进行夹紧的力,防止在压板3带动定模板4向下移动,产品与动模板6分离时被向上带起而造成刮痕,当压板3带动定模板4和产品与动模板6分离后,再向下按压顶杆92向支撑筒91中滑动,从而可以使顶杆92脱离滑动框81上的槽口811,此时第一弹簧83受力解除便会带动滑杆84反向移动并使夹板85失去夹持产品的力,所以便可以将产品取出,从而不需要手动对模具进行分离,可以使模具进行自动分离,且不会造成成型产品被模具带起造成刮痕。
37.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