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下部防护装置

专利查询2022-5-10  172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下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保障安全,车辆前、后以及侧下部一般都需要安装防护装置。对于家用轿车而言,防护装置为前后保险杠;对于货车和挂车而言,其前部为保险杠,后下部及侧下部防护装置一般为防撞护栏。现有的防撞护栏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焊接式,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但是稳定性不足,轻微碰撞即可造成防护栏破损;二、悬挂式,其在焊接式的基础上做了结构改进,可以拆卸更换,但是成本较高,操作也非常复杂;三、平面机构式,其主要为改善碰撞防护性能而做的结构改进,虽然防护性能得到了提升,但是结构非常复杂,制造、安装、维护均不方便。
3.并且,下部防护装置需满足gb 11567-2017,其中对下边缘离地高度、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以及安装位置均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就使得现有的下部防护装置在安装之后还存在以下问题:
4.1、不利于货车、挂车靠近卸货平台,极易发生剐蹭。
5.2、安装后,货车尾部离去角变小,容易剐蹭。
6.3、离地间隙变小,影响通过性。
7.4、安装的后防护栏刚度、强度过大,虽然能起到防止钻入碰撞的作用,但吸收的碰撞能量相对较少,同样不利于后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8.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下部防护装置。
9.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辆下部防护装置,包括连接架、触发板和主推板;所述连接架安装于车辆的后下部和/或车辆的侧下部,其具有连接销轴;所述触发板和所述主推板均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连接销轴上,所述触发板位于所述主推板的内侧下部且两者互成夹角;当所述触发板围绕所述连接销轴向车辆的内侧旋转时,所述主推板能够响应所述触发板的旋转而与其以一固定夹角同步旋转。
10.工作原理:该装置安装在货车/挂车的后下部和/或侧下部,其触发板在主推板的内侧下部且两者互成夹角,使得当遭受轿车撞击时,轿车车头先触碰到触发板,使其向被撞货车/挂车的内侧旋转,进而带动主推板以一固定的夹角同步旋转。旋转至触发板和主推板均接触轿车时,主推板被抵住不再能继续转动,此时形成旋转的死点,阻止撞击车辆避免其钻入货车/挂车底部。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发板和主推板可以为一体成型的构件。具体的,所述触发板和所述主推板侧边沿连接成一体,且在两者连接处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销孔,通过该销孔将所述触发板和所述主推板安装于所述连接销轴上。
12.其中,所述触发板的重量较所述主推板重。从而在正常状态时,触发板受重力作用处于下垂状态,并将主推板翘起。此时即能够满足gb 11567-2017对于离地高度的要求,又能够使触发板裸露出足够的接触面,从而在碰撞时增大触发板先被触碰到的几率,保证触发板和主推板成功翻转形成死点阻止撞击车辆。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发板和主推板可以为相对独立的两个构件。具体的,所述触发板和所述主推板的侧边沿均设置有销孔,两者通过各自的所述销孔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接销轴上。在该实施方式中,触发板和主推板大致形成铰链式构造,两者夹角的变换相对自由,使触发板具有更灵活的摆动空间,有利于增大离去角。
14.其中,还包括配重传动块,所述配重传动块连接在所述主推板开设所述销孔的侧边沿,以所述连接销轴为支点将所述主推板翘起。通过配重传动块翘起主推板,使自然下垂的触发板在碰撞路径上处于裸露状态,增大触发板先被触碰到的几率。
15.具体的,所述触发板上设置触发杆,当所述触发板围绕所述连接销轴向车辆的内侧旋转时,所述触发杆拨动所述配重传动块,使得所述主推板与所述触发板以一固定夹角同步旋转。通过触发杆拨动配重传动块带动主推板旋转,保证触发板和主推板能够同步转动形成死点阻止撞击车辆。
1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护装置的结构简单,工作方式灵活多变。在遇到撞击时,触发板和主推板能够迅速翻转形成死点,从而高效阻止钻入式碰撞的发生;在正常状态下,触发板和主推板有一定的摆动空间,减少硬磕碰,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车辆的离去角,提升了车辆的通过性能。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实施例1的触发板和主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实施例1的触发板和主推板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实施例1的触发板和主推板的主视图;
23.图7是图6中的触发板和主推板沿a-a线的剖视图;
24.图8是实施例1在碰撞时的受力分解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实施例2的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实施例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8.图12是实施例2的触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3是实施例2的触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14是实施例2的主推板和配重传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5是实施例2的主推板和配重传动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2.图16是实施例2的碰撞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车辆下部防护装置针对的车辆是货车/挂车,并具体安装于货车/挂车的后下部或者侧下部。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后下部”特指车辆的尾部靠下的位置,“侧下部”指车厢两侧下方位置,执行gb 11567-2017的方位描述;“内侧”指车辆的竖直投影范围内更靠近投影中心的位置;“下部”指竖直方向上高度更靠下的位置。
35.该车辆下部防护装置包括连接架1、触发板2和主推板3。
36.如图3所示,该连接架1包括连接销轴11和位于连接销轴11两端的连接部12。连接部12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车辆,也可如附图所示,开设螺栓孔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进行连接。连接销轴11与连接部12可采用图示的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将连接部12设置成轴承座,使连接销轴11能够在连接部12中转动。连接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触发板2和主推板3与连接销轴11是否为固定连接,当为固定连接时,则连接销轴11设置成可在连接部12中转动,当可以旋转时,则连接销轴11固定连接在连接部12中不可转动。
37.本实用新型的关键部分为触发板2和主推板3的构造方式。
38.如图1-图7所示的实施例1中,触发板2和主推板3为一体成型的构件。具体可采用长方形钢板沿短边中线弯折,弯折后的两个侧下部板分别作为触发板2和主推板3。并在弯折处,沿长度方向开设销孔,安装至连接销轴11上,使其截面呈倒“v”字形。
39.为了保证在常态下,触发板2下垂,主推板3翘起,使触发板2能够更多的裸露于碰撞路线上。可将触发板2的重量设置的较主推板3更重,利用跷跷板原理,将主推板3翘起。本实施例中,采用在触发板2和主推板3的板面上均开设镂空槽4的手段即可实现。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4、图5和图7,主推板3的镂空槽4较触发板2的镂空槽4更长,体积更大,也即主推板3去掉的材料更多,使主推板3的自重较触发板2更轻,从而在常态下,触发板2能够将主推板3翘起。
40.进一步的,将触发板2和主推板3的夹角设置成小于90
°
,从而,当该装置安装于车辆上时,主推板3有向外侧上方翻转的空间。从而在车辆离开诸如卸货平台等时,如果发生剐蹭,触发板2和主推板3能够向外侧翻转,有效避免硬磕碰,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车辆的离去角,提升车辆通过性。
41.当遭受轿车撞击时,轿车将先触碰到触发板2,带动主推板3旋转,当主推板3也触碰倒轿车时,形成死点,此时力的分解如图8所示,一方面、触发板2和主推板3向下压轿车,另一方面主推板3向外侧分解的止进力更大,使得轿车停止前进,避免钻入式碰撞。
42.如图9-图15所示的实施例2中,触发板2和主推板3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构件。触发板2和主推板3大致呈铰链式,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触发板2向外侧旋转的空间较实施例1更大更灵活,进一步增大了车辆的离去角,也更近一步的减少了剐蹭时的硬碰撞。
43.其中,如图12、图13所示,触发板2大致呈“凹”字形,其上部边沿设置销孔,通过销孔将其安装在连接销轴11上,并且在触发板2的“凹”字形结构的开口位置设置触发杆21。
44.如图14和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主推板3和配重传动块5属于一体成型的一个构件,在两者的连接处沿长度方向开设销孔,通过销孔将该构件安装在连接销轴11上,并位于触发板2的开口之间。其主推板3呈“口”字形,设置成该形状主要是为了调节重量,使主推板3较配重传动块5轻,从而配重传动块5能够将主推板3翘起。
45.在常态时,触发板2由于自身重量处于自然下垂状态,主推板3处于翘起状态,同样的保证了触发板2能够更多的裸露于碰撞路线上。当遭受轿车撞击时,触发板2先被碰触向车辆内侧旋转,其触发杆21拨动配重传动块5,进而使主推板3与触发板2以一固定夹角同步旋转,旋转至图16状态时形成死点,阻止轿车进一步向车辆内侧钻入,避免钻入式碰撞。作为优选,上述固定夹角小于90
°
,以确保达到更好的阻止效果。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