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组竹-铝板组合梁。
背景技术:
2.ꢀ“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以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为方向,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推动绿色建筑事业发展对于节能减排,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梁施工周期长,抗震性能弱,针对这一问题,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重组竹-铝板组合梁,具有实新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强,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重组竹-铝板组合梁。
5.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重组竹-铝板组合梁,包括复合竹梁,所述复合竹梁外包覆有铝板,所述复合竹梁包括若干板层,所述板层的板面相互贴合固定,所述板层的板面呈水平横向或水平纵向设置,所述复合竹梁上侧板面或下侧板面覆盖铝板。
6.进一步的,所述板层的板面呈水平横向设置,所述复合竹梁包括由上至下设置三层板层,所述三层板层包括顶梁板、中梁板、底梁板,所述底梁板的上板面上交错间隔分布有矩形通槽a、矩形凸块a,所述顶梁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与底梁板上的矩形通槽a、矩形凸块a一一对应的矩形通槽b、矩形凸块b。
7.进一步的,所述中梁板包括至少一个的粱板,所述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顶梁板的下板面上的矩形通槽b、矩形凸块b一一对应的矩形通槽a、矩形凸块a,所述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底梁板的上板面上的矩形通槽a、矩形凸块a一一对应的矩形通槽b、矩形凸块b。
8.进一步的,所述顶梁板的下板面与中梁板的上板面贴合对接,中梁板的下板面与底梁板的上板面贴合对接,顶梁板、中梁板、底梁板的对接面通过胶水粘合,所述铝板的内板面与对应的复合竹梁的顶面或底面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铝板的内板面贴附与对应的复合竹梁的顶面或底面并通过胶水粘固与自攻螺钉锁固。
10.进一步的,所述铝板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均向上或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铝板的板面覆盖复合竹梁的顶面或底面,复合竹梁上表面或下表面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包覆于对应的铝板的弯折部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上间隔分布有若干锯齿。
12.进一步的,所述板层的板面呈水平纵向设置,复合竹梁包括若干水平纵向板,相邻的水平纵向板的板面相互贴合并通过胶水粘固与自攻螺钉锁固,所述铝板的内板面与对应的复合竹梁的顶面或底面固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设计合理,具有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优势,抗拉抗弯性好,同时通过三根预制变截面梁胶合而成,既避免重组竹梁胶合
部位处于梁剪力最大处,又能通过变截面的咬合有效防止重组竹梁的层间滑移,耐腐蚀性好、不易生锈、环保。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1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1底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1中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1顶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1铝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1采用一字型铝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1铝板带有锯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复合竹梁;2-铝板;3-顶梁板;4-中梁板;5-底梁板;6-矩形通槽a;7-矩形凸块a;8-矩形通槽b;9-矩形凸块b;10-胶水;11-一字型铝板;12-弯折部;13-锯齿;14-水平纵向板;15-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2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7.如图1-8所示,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竹-铝板组合梁,包括复合竹梁1,所述复合竹梁外覆盖有铝板2,所述复合竹梁包括若干板层,所述板层的板面相互贴合固定,所述板层的板面呈水平横向设置,所述复合竹梁上侧板面或下侧板面覆盖铝板,铝板与重组竹的弹性模量更为接近,选用铝板作为组合梁的底部,可以有效保证铝板与重组竹梁共同受力,共同变形,重组竹梁与底部铝板同时采用胶结与打入自攻螺钉对的方式能够形成更加可靠的连接。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层的板面呈水平横向设置,所述复合竹梁包括由上至下设置三层板层,所述三层板层包括顶梁板3、中梁板4、底梁板5,所述底梁板的上板面上交错间隔分布有矩形通槽a6、矩形凸块a7,即一个矩形通槽a、一个矩形凸块a,这样交叉间隔排布,所述顶梁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与底梁板上的矩形通槽a、矩形凸块a一一对应的矩形通槽b8、矩形凸块b9。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梁板包括至少一个的粱板,所述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顶梁板的下板面上的矩形通槽b、矩形凸块b一一对应的矩形通槽a、矩形凸块a,所述梁板的下
表面设置有与底梁板的上板面上的矩形通槽a、矩形凸块a一一对应的矩形通槽b、矩形凸块b,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梁板,顶梁板、底梁板的尺寸为b
×h×
l=110mm
×
70mm
×
1850mm,中梁板的尺寸为b
×h×
l=110mm
×
80mm
×
1850mm,本实施例里面说的所有矩形通槽a结构尺寸相同、所有矩形通槽a结构尺寸相同、所有矩形通槽b结构尺寸相同、所有矩形凸块b结构尺寸相同。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梁板的下板面与中梁板的上板面贴合对接,中梁板的下板面与底梁板的上板面贴合对接,顶梁板、中梁板、底梁板的对接面通过胶水10粘合,所述铝板的内板面与对应的复合竹梁的顶面或底面固定,铝板可以是一字型铝板11直接固定于底面或顶面,见说明书附图7,铝板也可以呈u字型具体结构如下述。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板的内板面贴附与对应的复合竹梁的顶面或底面并通过胶水粘固与自攻螺钉15锁固。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板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均向上或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12,铝板的板面覆盖复合竹梁的顶面或底面,复合竹梁上表面或下表面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包覆于对应的铝板的弯折部之间。
33.在本实施例中,当然,所述弯折部上可以间隔分布有若干锯齿13,见说明书附图8。
34.如图9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区别点在于复合竹梁所述板层的板面呈水平纵向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便不再赘述其他结构,复合竹梁包括若干水平纵向板14,相邻的水平纵向板的板面相互贴合并通过胶水粘固与自攻螺钉锁固,所述铝板的内板面与对应的复合竹梁的顶面或底面固定。
35.在上述两个实施中,重组竹-铝板组合梁:
36.1.制作重组竹梁:预制的变截面板层,通过打磨、涂胶、复压的形式上下粘结形成咬合紧密的矩形截面重组竹梁,其中胶黏剂选用将环氧树脂a、b胶按照1:1的比例配合成的胶水;
37.2. 制作铝板:将铝板两侧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如果采用一字型,就跳过本步骤;
38.3. 组合梁制作:先使用砂纸、酒精和棉签对重组竹与铝板表面进行打磨清理,再将环氧树脂a、b胶按照1:1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使用刮板将配合好的环氧树脂胶均匀涂抹在铝板的粘胶面,涂胶后立即叠合、定位、固化,环氧树脂胶的剪切强度为16mpa。使用重物将铝板与重组竹梁加压固化,静置养护7天,形成初步组合梁,最后使用螺旋钻将自攻螺钉由组合梁底部的铝板垂直打入组合梁内,进行二次加固,螺钉选用m6mm
×
50mm圆形自攻螺钉。螺钉具体分布为:距离梁两端325mm处各布置一列,向梁中段布置,下一列布置距离上一列100mm,剩下部分间距为200mm,合计两行八列,16个螺钉,两行螺钉的间距为50mm,对称分布,距离梁边缘各30mm。
39.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40.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
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1.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自攻螺钉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42.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例如“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且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形状。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4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