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高度调节的滚压掰边下托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10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便于高度调节的滚压掰边下托轮机构。


背景技术:

2.老式的滚压掰边装置主要由辊道下部的顶升装置和上部的压轮辅助掰断装置组成,工作时操作人员根据不同的板厚调节下部的托轮到适当位置并固定,当玻璃板经过托轮时,上部的辅助掰断装置由输入电信号控制气缸动作,带动辅助轮进行下压动作,从而实现玻璃板的纵向掰断。
3.由于升降调节采用的是丝杠转动带动斜铁左右移动,通过斜坡相对运动,形成高度差,从而达到托轮的升降,实现托轮高度的调节,托轮的调节量较小,导致调节高度不够而无法完成较厚玻璃板的掰断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高度调节的滚压掰边下托轮机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托轮的调节量较小,导致调节高度不够而无法完成较厚玻璃板的掰断动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高度调节的滚压掰边下托轮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和托轮,关键在于:所述下托轮机构还包括框形架,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架设在框形架上的蜗轮蜗杆升降机、与蜗轮蜗杆升降机的水平输入轴固定连接的水平调节杆、以及固定在框形架上方的第一支撑架,水平调节杆架设在第一支撑架上并与第一支撑架形成转动配合,托轮架设在轮架上,轮架的底部与蜗轮蜗杆升降机的竖向输出轴的上端连接,托轮借助水平调节杆的旋转具有升降自由度。
6.所述下托轮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框形架上方的第二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螺纹连接且位于水平调节杆下方的丝杆、以及固定在蜗轮蜗杆升降机底部的移动座,丝杆的长度方向与水平调节杆的长度方向相同且与移动座螺纹连接,蜗轮蜗杆升降机借助丝杆的旋转具有水平移动自由度。
7.在框形架顶部固定有导轨,移动座下端面固定有滑块,滑块与导轨形成滑动配合,水平调节杆为伸缩杆,包括固定套和活动杆,固定套架设在第一支撑架上并与第一支撑架形成转动配合,活动杆的活动端与固定套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活动杆的固定端与蜗轮蜗杆升降机的水平输入轴固定连接,活动杆与固定套具有同步的旋转自由度。
8.在固定套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孔,在活动杆的活动端连接有拨块,拨块与长条孔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活动杆与固定套借助拨块与长条孔的插接配合具有同步的旋转自由度。
9.在水平调节杆的端部固定有第一手轮。
10.所述下托轮机构还包括套装在水平调节杆远离蜗轮蜗杆升降机一端的定位板、以及固定在定位板上的计数器,计数器位于定位板与第一手轮之间,水平调节杆与定位板形
成转动配合。
11.在丝杆的端部固定有第二手轮。
12.所述下托轮机构还包括下板体、上板体、下端与下板体固定连接且上端贯穿上板体的一组竖向螺杆、以及与竖向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上端面与上板体的下端面接触,上板体位于框形架的支腿下方并与框形架的支腿固定连接,上板体与竖向螺杆形成滑动配合,框形架和上板体借助调节螺母的旋转具有升降自由度。
13.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与框形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上方的轴承,轴承套装在水平调节杆上。
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蜗轮蜗杆升降机架设在框形架上,利用水平调节杆的旋转带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的水平输入轴旋转,从而使蜗轮蜗杆升降机的竖向输出轴升降,蜗轮蜗杆升降机的竖向输出轴通过轮架带动托轮升降,调节量大,可以完成较厚玻璃板的掰断动作,而且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座与导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托轮,2、框形架,3、蜗轮蜗杆升降机,4、水平调节杆,4-1、固定套,4-2、活动杆,5、第一支撑架,5-1、支撑板,5-2、轴承,6、轮架,7、第二支撑架,8、丝杆,9、移动座,10、导轨,11、滑块,12、长条孔,13、支撑套,14、第一手轮,15、定位板,16、计数器,17、第二手轮,18、下板体,19、上板体,20、竖向螺杆,21、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便于高度调节的滚压掰边下托轮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和托轮1,所述下托轮机构还包括框形架2,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架设在框形架2上的蜗轮蜗杆升降机3、与蜗轮蜗杆升降机3的水平输入轴固定连接的水平调节杆4、以及固定在框形架2上方的第一支撑架5,水平调节杆4架设在第一支撑架5上并与第一支撑架5形成转动配合,托轮1架设在轮架6上,轮架6的底部与蜗轮蜗杆升降机3的竖向输出轴的上端连接,托轮1借助水平调节杆4的旋转具有升降自由度。
2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托轮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框形架2上方的第二支撑架7、与第二支撑架7螺纹连接且位于水平调节杆4下方的丝杆8、以及固定在蜗轮蜗杆升降机3底部的移动座9,丝杆8的长度方向与水平调节杆4的长度方向相同且与移动座9螺纹连接,蜗轮蜗杆升降机3借助丝杆8的旋转具有水平移动自由度。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丝杆8即可调节移动座9的左右位置,从而调节蜗轮蜗杆升降机3和托轮1的左右位置,满足不
同宽度玻璃板的掰边需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框形架2顶部固定有导轨10,移动座9下端面固定有滑块11,滑块11与导轨10形成滑动配合,水平调节杆4为伸缩杆,包括固定套4-1和活动杆4-2,固定套4-1架设在第一支撑架5上并与第一支撑架5形成转动配合,活动杆4-2的活动端与固定套4-1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活动杆4-2的固定端与蜗轮蜗杆升降机3的水平输入轴固定连接,活动杆4-2与固定套4-1具有同步的旋转自由度。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活动杆4-2与固定套4-1配合,在确保能够实现托轮1高度调节的前提下,可以改变托轮1的左右位置,从而满足不同宽度玻璃板的掰边需求,滑块11与导轨10配合使得蜗轮蜗杆升降机3能够平稳移动,而且可以避免蜗轮蜗杆升降机3发生偏移。
2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固定套4-1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孔12,在活动杆4-2的活动端连接有拨块,拨块与长条孔12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活动杆4-2与固定套4-1借助拨块与长条孔12的插接配合具有同步的旋转自由度。如图2所示,在滑块11带动蜗轮蜗杆升降机3水平移动过程中,固定套4-1固定不动,活动杆4-2水平移动,与活动杆4-2连接的拨块沿着长条孔12水平移动,需要调节托轮1高度时,在拨块的作用下,活动杆4-2与固定套4-1能够同步旋转,水平调节杆4不用整个移动,可以降低对水平调节杆4长度的要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活动杆4-2上开设螺孔,在拨块上开设过孔,利用穿过过孔与螺孔螺纹连接的通丝,将拨块与活动杆4-2连接在一起,连接牢固可靠,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2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水平调节杆4的端部固定有第一手轮14,如图2所示,手握第一手轮14转动水平调节杆4,操作更加方便。
2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托轮机构还包括套装在水平调节杆4远离蜗轮蜗杆升降机3一端的定位板15、以及固定在定位板15上的计数器16,计数器16位于定位板15与第一手轮14之间,水平调节杆4与定位板15形成转动配合。如图2所示,利用计数器16来记录第一手轮14和水平调节杆4的旋转圈数,可以实现托轮1高度的精准调节,避免左右两侧的托轮1高度偏差太大而造成掰边质量不一。
2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丝杆8的端部固定有第二手轮17,如图2所示,手握第二手轮17转动丝杆8,操作更加方便。
2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托轮机构还包括下板体18、上板体19、下端与下板体18固定连接且上端贯穿上板体19的一组竖向螺杆20、以及与竖向螺杆20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21,调节螺母21的上端面与上板体19的下端面接触,上板体19位于框形架2的支腿下方并与框形架2的支腿固定连接,上板体19与竖向螺杆形成滑动配合,框形架2和上板体19借助调节螺母21的旋转具有升降自由度。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改变调节螺母21的上下位置,即可调节上板体19的上下位置,从而改变框形架2的高度,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2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支撑架5包括与框形架2固定连接的支撑板5-1、以及固定在支撑板5-1上方的轴承5-2,轴承5-2套装在水平调节杆4上。如图2所示,利用轴承5-2可以减小水平调节杆4在旋转时受到的摩擦力。
30.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将蜗轮蜗杆升降机3架设在框形架2上,手握第一手轮14,利用第一手轮14带动水平调节杆4旋转,水平调节杆4带动蜗轮蜗杆升
降机3的水平输入轴旋转,从而使蜗轮蜗杆升降机3的竖向输出轴升降,蜗轮蜗杆升降机3的竖向输出轴通过轮架6带动托轮1升降,通过给蜗轮蜗杆升降机3选择合适长度的竖向输出轴,即可使托轮1具有足够大的调节量,可以完成较厚玻璃板的掰断动作,而且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31.水平调节杆4和丝杆8远离蜗轮蜗杆升降机3的一端都套装有支撑套13,支撑套13位于框形架2上方并与框形架2固定连接,支撑套13的顶部都开设有螺孔,螺孔处螺纹连接有尼龙锁紧螺钉,需要转动水平调节杆4和丝杆8时,将尼龙锁紧螺钉与水平调节杆4、丝杆8分离,调节好后,使尼龙锁紧螺钉与水平调节杆4、丝杆8紧密接触,将水平调节杆4与支撑套13锁紧、丝杆8与支撑套13锁紧,可以防止水平调节杆4和丝杆8受到外力碰撞而产生误操作,更加安全可靠。第一手轮14和第二手轮17都位于框形架2外部同时也位于输送辊道外侧,转动水平调节杆4和丝杆8时操作人员不需要钻入输送辊道下部,省时省力,安全可靠。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