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减少锡灰产生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光伏焊带又称镀锡铜带或涂锡铜带,分汇流带和互连条,应用于光伏组件电池片之间的连接,发挥导电聚电的重要作用;光伏焊带是由铜丝经拉拔、压延、退火和涂锡等工序后制成的,涂锡工序在锡炉中进行;现有锡炉的顶部开口处始终处于敞开状态,锡炉中的锡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很容易因氧化而产生锡灰,进而需要人工频繁的刮除锡灰以确保铜丝涂锡的质量,而且离开锡液的铜丝与空气接触后,其表面的锡液也会产生锡灰并下落到锡炉中,导致锡炉中的锡灰进一步增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幅锡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显著减少锡灰的产生量,而且还能防止从铜丝上掉落的锡灰进入到锡炉中的能减少锡灰产生的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减少锡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左前侧转角处开设有第一缺口,对应地,所述第二盖板的右后侧转角处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第二缺口与第一缺口之间形成了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二缺口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四缺口,所述第四缺口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五缺口,所述第五缺口与第一缺口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与第一活动孔相互配合;所述第一盖板的前侧右端开设有第六缺口和第七缺口,对应地,所述第二盖板的后侧右端开设有第八缺口和第九缺口,所述第六缺口设于第七缺口的右侧,所述第八缺口设于第九缺口右侧,所述第六缺口与第八缺口之间形成了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七缺口与第九缺口之间形成了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与第二活动孔相互配合。
5.优选地,所述第二盖板的左侧还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
6.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右侧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
7.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顶部还均固定有一个把手。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减小锡炉中的锡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显著减少锡灰的产生量,从而有效降低了人工刮除锡灰的频率,而且还能防止从铜丝上掉落的锡灰进入到锡炉中以进一步减少锡炉中的锡灰量。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结构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12.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13.如图1~2所示,一种能减少锡灰产生的装置,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第一盖板1的左前侧转角处开设有第一缺口11,对应地,第二盖板2的右后侧转角处开设有第二缺口21,第一缺口11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缺口12,第三缺口12、第二缺口21与第一缺口11之间形成了第一活动孔3,第二缺口21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四缺口22,第四缺口22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五缺口23,第五缺口23与第一缺口11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过线孔4,第一过线孔4与第一活动孔3相互配合;第一盖板1的前侧右端开设有第六缺口13和第七缺口14,对应地,第二盖板2的后侧右端开设有第八缺口24和第九缺口25,第六缺口13设于第七缺口14的右侧,第八缺口24设于第九缺口25右侧,第六缺口13与第八缺口24之间形成了第二活动孔5,第七缺口14与第九缺口25之间形成了第二过线孔6,第二过线孔6与第二活动孔5相互配合。
14.第二盖板2的左侧还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7。
15.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右侧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8。
16.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顶部还均固定有一个把手9。
17.工作原理:将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一起放置在锡炉的顶部开口处上方,并使两个第一挡板7均贴合在锡炉的左侧,同时使两个第二挡板8均贴合在锡炉的右侧,进而防止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发生移位;取一条铜丝并将其一端经由第一过线孔4伸入到锡炉中,而导向机构则活动设于第一活动孔3中,伸入到锡炉中的铜丝在绕经导向机构后经由第一活动孔3向上穿出;取另一条铜丝并按照相同原理使其穿插设置在第二过线孔6与第二活动孔5之间。
18.由于锡炉中含有熔融的锡液,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设置,可有效减少锡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锡灰的产生;此外,流经锡液后的铜丝在离开锡炉时,其表面仍残留一定的锡液,在铜丝的移动过程中,残留的锡液在空气中产生锡灰并且会不可避免的向下掉落到锡炉中,而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设置,能有效防止下落的锡灰直接进入到锡炉中,从而有效减少了锡炉中的锡灰的含量。
19.此外,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相互拼合,如需将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移除时,只需手握对应的一个把手9并向上提起即可,使用灵活方便。
20.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减小锡炉中的锡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显著减少锡灰的产生量,从而有效降低了人工刮除锡灰的频率,而且还能防止从铜丝上掉落的锡灰进入到锡
炉中以进一步减少锡炉中的锡灰量。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减少锡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左前侧转角处开设有第一缺口,对应地,所述第二盖板的右后侧转角处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第二缺口与第一缺口之间形成了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二缺口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四缺口,所述第四缺口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五缺口,所述第五缺口与第一缺口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与第一活动孔相互配合;所述第一盖板的前侧右端开设有第六缺口和第七缺口,对应地,所述第二盖板的后侧右端开设有第八缺口和第九缺口,所述第六缺口设于第七缺口的右侧,所述第八缺口设于第九缺口右侧,所述第六缺口与第八缺口之间形成了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七缺口与第九缺口之间形成了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与第二活动孔相互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少锡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的左侧还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少锡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右侧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少锡灰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顶部还均固定有一个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减少锡灰产生的装置,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的左前侧转角处开设有第一缺口,对应地,第二盖板的右后侧转角处开设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缺口,第三缺口、第二缺口与第一缺口之间形成了第一活动孔,第二缺口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四缺口,第四缺口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五缺口,第五缺口与第一缺口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过线孔,第一过线孔与第一活动孔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减小锡炉中的锡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显著减少锡灰的产生量,从而有效降低了人工刮除锡灰的频率,而且还能防止从铜丝上掉落的锡灰进入到锡炉中以进一步减少锡炉中的锡灰量。入到锡炉中以进一步减少锡炉中的锡灰量。入到锡炉中以进一步减少锡炉中的锡灰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 王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蓝慧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5
技术公布日:2022/3/8